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社区“单元工作法”推行范围更大了、60岁街道文艺队的歌声更响亮了、政务中心文明窗口更有效率了、交警治理文明路口更智能化了、小学生街头维持交通秩序更规范了、“黑脸哥”在街头清理垃圾更忙碌了……创城检查结束快一个月了,但济南各行各业始终以创城标准甚至高于创城的标准投入到城市文明建设中,塑造城市文明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一种长效的文明机制。在越来越美丽的泉城,创城一直在路上,文明一直在心中。
乐山小区整改前商铺林立,货品堆放杂乱
乐山小区整改后道路宽阔,路面整洁
饮虎池街小花园整治前路面拥堵
饮虎池街小花园整治后美观大方
大众网济南10月24日讯(记者 王亚男 通讯员 申娜)大众网记者今天从市中区城管局环卫科获悉,市中区在创城环卫工作中通过实施提高标准控扬尘、深度保洁见本色、完善综合考核等措施而成绩斐然。而在“创城后时代”,该区仍在按照创城期间的标准甚至提高标准严格落实环卫工作,并努力向精细化发展、向理论化上升。
为全方位提高市中区道路保洁作业机械化水平,该区去年投入2000余万元,增购清雪车2部、洒水车28部、10部高压清洗车、11部高温高压清洗车、机扫车4部、雾炮车4部、吸扫车1部、四轮八桶收集车15部、小型机扫车4部、11部电动高压清洗车。
随着创城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严峻形势,市中区采取超常规举措,严格按照最高要求的作业频次进行机械化作业,频次由“一冲五扫五洒”提升为“两冲七扫七洒”,重要路段、国控点周边区域全天保持路面湿润,冲刷、洒水、洗扫、吸尘、雾炮降尘多管齐下。同时,为全方位提高道路保洁作业机械化水平,今年还购置无尘洗扫车3部、护栏清洗车2部、垃圾桶清洗车1部,20吨位洒水车6部,大小机械全上阵,标准精细再提升,充分展示市中环卫作业新形象。今年创城以来,市中日出动道路保洁机械作业频次:洒水车58部354车次1492公里用水5749吨,高压清洗车31部90车次800公里用水582吨,机扫车18部44车次783公里用水118吨,护栏清洗车3车次用水9吨。机械作业全天用水量6500吨左右,比两年前增加近一倍。
今年以来,市中区主打“以洗代扫”,主次道路辅道、人行道的冲洗工作常态化落实,由每半月冲刷一遍提高到每周,全覆盖再到精细化刷洗,扫、冲、刷、洗的深度保洁模式把路见本色提升到路露底色。以洗代扫工作中,日出动20吨位水车17部次,日用水量400吨,路面的洁净水平不断提升、精细和做实。同时,完善综合考核,严抠细查,绩效奖惩。其中,徒步严抠细纠、早岗科所协同,用脚步丈量、深挖保洁盲点;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要求,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规范车辆管理,协调解决集中问题,排除安全隐患、提升规范管理水平。
市中区环卫部门认识到,文明的改善与延续才是创城的最终目标。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应仅仅表现在创城迎查、创城验收工作期间,而是应该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因此,进入“创城后时代”,市中区的环卫工作标准一点也不会降低。无论是机械作业、人工保洁、早岗巡查、日常考核,仍在按照创城期间的标准甚至提高标准严格落实,继续强基固本,同时对市场化保洁、垃圾收集等工作提出专题性研究,把市中区环卫工作向精细化发展、向理论化上升,为品质市中营造整洁美丽环境。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11月1日上午,济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演播室,济南烧烫伤公益基金揭牌成立,并将首份公益基金20万元的支票授予烧伤患者刘丽。如果您或身边也有这样需要帮助的人,可拨打济南烧烫伤公益基金的救治专线0531-58186697/85653065。[详细]
近日,工业北快速路、二环东高架、二环西高架南延相继 通车,济南的高快一体路网格局基本已经形成。济南高速交警支队副支队长杨茂盛介绍,绕城高速外,封 闭施工也将对市区高架路产生重大影响。[详细]
地点:绿地国际花都东侧 2017.10 “豪华”钢混桥 本版照片均由首席记者王锋 摄 槐荫区绿地国际花都小区东侧,刘长山路以南,一座15米宽、横跨陡沟河新建设的新桥拔地而起。[详细]
11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几位中老年市民跟老师学习萨克斯,从音调和节奏听,他们已经初步入门,吹出来的曲调比较优美。据了解,这些萨克斯爱好者大多是退休老人,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色彩,各自花了一万元左右购买乐器。[详细]
1日,灿烂的秋阳照亮了济南泉城公园的红叶树,片片红叶犹如红宝石一般靓丽。泉城公园位于市中心,有不少红叶树种,例如槭树和黄栌。虽然面积不大,但也能描绘如诗的秋季。齐鲁晚报记者周青先 摄[详细]
2017年11月1日04时56分,济南市公安消防支队市中区大队白马山中队接到119指挥中心命令,在济南市市中区机某单位食堂内,一女子被和面机卡手,需要紧急救援。中队指挥员迅速命令战斗员用螺丝刀,断电剪,撬棍等工具进行破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