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拼了 盼了十多年 济南创城终于迎来关键时刻

2017-07-18 11:34: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张九龙

  4月28日下午,济南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决战100天,以创则必成的信心、务实高效的举措、决战决胜的姿态,全面夺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后胜利。十余载风雨创城路,今年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让市民生活更美好,为了实现古城蝶变,济南拿出了战则必胜的决心。

  盼了十多年,这次志在必得

  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动员大会上,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对今年创建工作的形势用四个“十分”进行了概括:意义十分重大、形势十分严峻、竞争十分激烈、时间十分紧迫。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号召,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必胜的信心,决战的雄心,临战的姿态,扎实的举措,奋力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终目标。

  “志在必得,势在必行,今年的创城工作上升到了空前高度,也下定了空前的决心。”亲身经历过多轮创文明城工作的基层街道工作人员田先生感触颇深。

  近年来,济南积极开展了“六城联创”工作,在国家卫生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成功的过程中,城区环境面貌、交通秩序、管理水平、绿化美化、文明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市民切实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变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疑是“六城联创”的重头戏,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社会也最为关注。

  对济南来说,创城早已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创建工作。2004年9月,中央文明委印发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试行)》,并于2005年9月命名、表彰了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济南的创城之路从那时就开始了。

  每三年一个周期,这是对一座城市文明指数的大考。济南已历经五届、前后十多年,虽然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与这块“金字招牌”失之交臂,可以说是“屡败屡战”。时至今日,创城已不单是一项工作,更寄托着全市上下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的梦想,也关系着这座城市和民众的尊严与荣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次,梦想距离照进现实只差最后一步。据了解,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周期为2015—2017年,前两年进行年度测评,第三年进行综合测评,三年成绩按一定比例相加得出总成绩,依据总成绩确定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在过去两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济南市综合成绩位于9个参与创建的省会城市第二名,抢占了先机。

  “今年初,市委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纳入‘453’工作体系,并签订了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也明确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这是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责任书、军令状、必须兑现、庄严承诺……动员誓师大会上,王文涛口中这几个沉甸甸的关键词,道出了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创城的决心和信心。

  指标全面更新,不容丝毫懈怠

  放眼各地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群众称赞的声音是主流,可也不乏形式主义的微词。这固然与各地创建的方法手段瑕疵有关,但亦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关。

  创城走到了第五届,人们对全国文明城市的认识更加深刻。今年4月初,中央文明委在张家港召开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中央文明委主任刘奇葆指出,创建文明城市不单是整治环境的“脏乱差”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而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全面推进,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城市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目标的全面达成。

  创城的内涵更加深化,目标更高了,本轮《测评体系》也进行了全方位修订。测评体系围绕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社会文化、市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设置了8大测评项目,测评内容突出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标准更加简明扼要,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因此,今年的创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老办法、老经验已经不能照搬照套。对济南而言,尽管前两年底子不错,但是变数依然存在,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不合时宜的标准改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来了,想要摘得这块牌子,越发困难。从创建任务看,新的《测评体系》包括3大版块、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试标准,标准更细致、内容更具体。同时,测评体系还列出了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特大环境事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等30条负面清单,创建的“底线”和“红线”不但更高,而且比以往更多。

  创城绝对不是听听汇报、突击布置就可以过关。从考核方式上看,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取消了往届测评中整体观察和听取汇报两种方式,同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占到了整体测评赋分的60%以上。特别是在实地考察中,将以暗访为主要方式,在问卷调查中,主要是随机入户和街头访问,比重也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20%,测评的随机性、偶然性因素更多,难度大。

  临门一脚,济南丝毫没有可以放松的资格。表面看,在前两年的测评中,济南取得了省会城市综合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比第一名的乌鲁木齐仅少0.2分,确实可喜可贺。但根据创建规则,前年和去年的成绩仅分别占15%和25%的比重,今年的成绩则占到了60%的比重。可以说成绩的大头是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今年,今年的成绩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创建的成功与否。

  问责机制启动,加速城市蝶变

  去虚、向实,这是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一大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会更加关注公平、正义、安全和文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创建文明城市无疑是将济南市的发展视角,从效率发展到了追求公平、正义、安全、文明的视角,这符合全世界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红凤分析。

  “创建是为民、创建要靠民、创建不能扰民”,说到底,创城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创城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当前的拆违拆临、建绿透绿、杆线整治、老旧小区整治、治霾治堵和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实施、齐头并进,最终是为了城市更美好。”历下区姚家街道党工委书记冯毅说。

  面对非常的创建,济南推出了非常的手段。在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动员大会上,王文涛从压实责任、密切配合、严格奖惩、做好全民创建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随后各区、街道也迅速落地,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创建措施。

  道路上有没有占道经营、违规停车?社区楼道里是否张贴有小广告?行人是否闯红灯?交通是否有秩序?近期,济南将组织首次创城模拟考试。

  与以往不同,这次“一模”考试是真刀真枪、见肉见血。“一模”的测评对象为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高新区、南部山区所辖全部85个街道办事处(乡镇)以及长清区、章丘区。

  模拟考试还不仅仅是排排名次而已。根据通知要求,在各区测评排名中,将对排名位列第一位的进行奖励,对排名末位的约谈主要领导;在城区街道办事处测评排名中,对排名位列前三位的进行奖励,对排名末两位的约谈主要领导;对城乡结合部地区乡镇测评排名中,对排名位列前两位的进行奖励,对排名末两位的约谈主要领导。

  不仅市里有模拟考试,各区也要层层摸底落实。以历下区为例,6月份,历下区文明办要针对全区开展模拟测评工作,测评排名结果在全区公布,成绩计入年终重点工作考核。“要严格奖惩,对落实措施有力,完成任务较好的单位,进行大力表彰;对工作落后,特别是在最后的测评中丢分、丢丑且影响重大的单位,要严肃问责,并取消年底各项评优评先资格。”历下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兆村表示。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拆违拆临、治堵、交通秩序整治……济南这些事儿全国叫得响!

    1623182894967900745.jpg

    纬六路高架桥北段桥下原本是一处违建的汽修商铺,近期违建拆除后腾出来的空间作为停车场于近日投入使用。7月4日下午,2017全国百家网媒济南行采访团来到历下区经十路舜耕路路口,察看路口交通通行,观察交通参与者的文明行为,体验“人脸识别”等信息技术在文明交通...[详细]

    07-18 08-07济南日报
  • 高铁外卖济南西站首日订单量破百 至少提前2小时下单

    1708003573762494662.jpg

    配送员与车上工作人员交接餐品。”  十多分钟后,送餐员将套餐送到配餐中心,待确认订单无误后,配送员小米带上套餐进入站台。例如,G1228次列车在济南西站的停靠时间是3分钟,这就需要小米提前在对接好的车厢外站台等候。[详细]

    07-18 08-07济南时报
  • 零沉降!地铁R1线成功下穿京沪高铁

    2329394773346178635.jpg

    据悉,京沪高铁是我国高铁运营线南北主动脉,每日运行动车组200余次,施工线路与京沪高铁四条正线交汇,施工风险极高。前期,济南轨道交通R1线地下段施工多次成功下穿一级风险源。[详细]

    07-18 08-07舜网
  • 王忠林调研社区治理 让济南成为充满温暖和活力之城

    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调研社区治理工作。王忠林首先来到历下区文东街道办事处中创开元山庄社区,察看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情况,听取社区居委会负责人情况介绍,并和居民深入交流。[详细]

    07-18 08-07济南日报
  • 越来越环保了!济南今冬供暖将告别燃煤小锅炉

    近日,济南热电公司正在拆除热源厂的小煤炉烟囱和南郊热电厂最后的3台燃煤小锅炉。”  据了解,除了正在拆除的西八热源厂烟囱,济南热电所辖的南郊热电厂、岔路街锅炉房等也将实施烟囱拆除作业。[详细]

    07-18 11-07齐鲁壹点
  • 济南华山湿地公园初显型 有山有水有美景

    位于华山脚下的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中,目前已经初显芳容。济南华山湿地公园初显型 有山有水有美景 记者 王媛 摄  济南华山湿地公园初显型 有山有水有美景 记者 王媛 摄[详细]

    07-18 08-07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