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大观园,咱泉城商场的老字辈
来源:齐鲁晚报 2013-09-06 14:10:00
□今昔对比 解放初期的大观园北门。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观园商场北门。据市民姜女士回忆,在凭票供给的年代,虽然各家商场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大观园仍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计划经济年代的大观园商场盛极一时。
谁说男同志不爱逛商场。上世纪80年代初,大观园小百货商场现购物热潮。那时候算账还得用算盘。
上世纪90年代初,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同志(中)视察商场。
□今昔对比 解放初期的大观园北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观园商场北门。
1949年·人民商场
1949年·中国百货公司济南市公司
一进腊月门,人们就开始忙年了。买年货,买新衣,即便是在生活困难时期,人们也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在过年的时候能够尽量风光一些。在那些没有大型超市、没有现代化的百货商场的日子里,人们过年“血拼”的心情并无二异。而80多年来,一直坚持走平民路线的大观园曾经是很多老济南人忙年、购物的不二选择。
【上世纪初诞生了一批商场】
坚持到现在的却没有几个
如今,除非是“业内人士”,否则没有几个人能清楚地说出济南到底有多少百货商场、大型超市。可是,如果上数30年,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发生。那时候凭票供给的制度还未取消,济南的大型商场就是有数的几家,除了大观园、百货大楼、人民商场等大型综合百货商店外,济南人购物没有更多的选择。
这其中,建成于1931年的大观园绝对算得上是老大哥。如此评价并不是给大观园戴高帽。根据文献记载,上世纪初期,在济南成长起一批商场。其中最早的是1905年建立的新市场。此外,还有万紫巷商场、萃卖场、劝业场、东安市场等,这些商场大多建在济南老城外的西关和商埠地区,成为开埠后济南商业中心西迁的表现之一。
当年的大观园商场只是这一“群”商场中规模比较大的一个。谁知道经过几十年风雨变迁,这些商场有的关门大吉,有的改弦更张。到解放以后,还保持着百货商场模样的已经寥寥无几。
上世纪80年代,百货大楼,服务大楼、人民商场、第一百货公司等解放后兴起的大型百货商场各领风骚。在这其中,大观园资历毋庸置疑。
【凭票供给的年代大观园货很全】
各种年货在这里可以“一站式”购齐
说起大观园的建立,多少有些“指东打西”般的黑色幽默意味。1931年建立时,始建者原本打算模仿上海大世界的创意和形式兴建,以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命名,经营一所以游乐为主体的商场。按照最初的想法,大观园将被创建为一个“销金窝”,专供有钱人在此吃喝玩乐,定位基本相当于如今的“恒隆”,没想到一不小心却成为了一个平民购物消闲的娱乐场所。而这样的“平民”路线一走就是几十年。
据市民姜女士回忆,在凭票供给的年代,虽然各家商场卖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大观园仍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也使得姜女士在那个年代忙年的时候,对大观园情有独钟。“那时候去大观园办年货,最大的好处就在于甭管是吃的还是穿的,都可以办齐。”在姜女士看来,大观园在当时,绝对是济南“一站式”购物的楷模。
“比如副食品吧,当时万紫巷的副食也很丰富,但是其他百货商品就不如大观园了。百货大楼百货商品也很多,但是副食品比大观园就差一些。”不仅如此,在姜女士看来,大观园除了常规的衣服鞋帽等商品非常丰富外,很多针头线脑这样的小物件在这里也能淘到。“像过去过年,有些人给孩子或者小脚的老人做鞋子,做鞋用的鞋沿条在大观园都能买到。”
【平民路线一走就是80多年】
如今很多济南人忙年仍少不了大观园
1990年,随着新营业楼的落成,大观园商场也迎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在1991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上,记者查到了当年大观园经销的主要商品。不少当年的名牌产品,在大观园商场都占有一席之地。
其中,在大观园商场一层有“大明湖”牌的保温瓶,“三角”牌的电饭锅,“奇士美”化妆品,“活力28”洗衣粉。二层有“黑牡丹”牌印花毛毯,“双喜”牌绣花床罩。三层有“桑那特”牌运动鞋、南京产的“万里”皮鞋。四层家电部销售“泰山”电视机、远销东欧的“星球”牌系列音响、“钻石”牌闹钟。如今这些人们曾经耳熟能详的牌子不少已经没落。80多岁的大观园“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名牌产品,只留下这样一份记录,让人感慨时代的变迁。
目前,在众多商业新生代的挤压下,拥有80多年历史的大观园虽然已经没有当年独步天下的辉煌,但是仍坚持着货品齐全、经济实惠、服务大众的“平民”定位。近日,在大观园商场里记者看到山东大枣、周村烧饼、德州扒鸡、平阴玫瑰酱等山东特产悉数亮相,麻鸭、腊肉、腊肠、金华火腿等全国各地特产也齐聚一堂。正在购物的“老济南”张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家门口就是大超市,但是如果想买些地道的特色食品,还得到“老字号”大观园。
(注:本版资料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济南欧亚大观园商场提供,特此鸣谢。)
◎往事重读
买“精贵”菜就去新兴自由市场 买烟酒糖茶 老百姓还是认“公家”
在买啥都得用票用证的年代,人们置办年货时没有多少选择。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票证逐渐被取消,人们的忙年生活才越来越精彩。
75岁的“老济南”周琦女士告诉记者,随着票证远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自由市场发展起来。这让市民在春节副食产品的选购上,有了更多的选择。“那时候济南有不少比较有名气的集贸市场。在南边有自由大街和民族大街,西边有五里牌坊自由市场,东边燕山小区的自由市场也非常有名。”据周琦女士介绍,当时冬天人们常吃的蔬菜不过是萝卜白菜。而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些规模较大的市场上就会出现一些比较“精贵”的蔬菜,比如黄瓜、西红柿、茄子、菠菜等。而除了货品齐全外,这些市场还各具特色。“民族大街市场卖牛羊肉的比较多,自由大街市场水产品比较丰富,五里牌坊市场卖干货和菌类的比较多。”
市场虽然丰富了,但购买糖果烟酒糕点,人们往往还是愿意到“公家”的百货商店购买。一是买着放心,同时,也是因为百货商场货品齐全。据了解,那时候一到快过年了,一大食物店、泰康食物店都会有很多购买糖果糕点的市民。
在服装鞋帽方面,人们仍然习惯去百货大楼、人民商场、服务大楼等综合性商场购买。当然,由于当时商品品种有限,尺码也没有现在这样丰富,身材稍微不合“规格”也许就很难买到中意的衣服了,这时候人们也会选择去“隆祥”、“瑞蚨祥”量体裁衣。“当年要是能穿上个小花呢的大衣,就很‘洋活’呢。”70多岁的市民邢政华笑着说。
大观园商场、人民商场、济南第一百货、济南百货大楼、山东华联商厦,并称为济南传统商业史的“五朵金花”。来自济南市财贸办的信息显示,当年“五朵金花”的主营业态全都是综合商业。鼎盛时期,“五朵金花”的市场份额曾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王亚男
更多新闻
- 近百年的老济南火车站
- 芙蓉街的玉谦旗袍 始于清代同治年间
- 八旬大观园,咱泉城商场的老字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