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苑文飒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苑文飒 济南报道
近日,“济南黄河隧道工程关键技术总结暨北延隧道建设方案专家咨询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担任组长,专家组一致认为,济南黄河隧道是一座以科技为支撑的高质量工程,是国内首次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地上悬河的成功案例,并认为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工程总体建设方案可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李术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袁大军、长安大学教授陈建勋、济南大学教授刘俊岩、山东大学教授李利平组成的专家组通过实地查看、观看宣传片、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济南黄河隧道工程关键技术、北延隧道项目建设方案进行深入了解,并对质询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专家组认为济南黄河隧道工程是国内首次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地上悬河的成功案例,工程地域条件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差异性大,不确定因素多,设计和施工面临的挑战多,项目的成功建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通道建设方案选线提供了有力依据和成功案例,形成的超大直径盾构适应性选型配置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施工单位精心施工,科技研发有力支撑,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建造水平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专家组还为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工程建设进行了“把脉”,从地质勘察、施工方案细化、施工经验借鉴等方面为北延工程施工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助力工程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指明了前进方向。
钱七虎表示,参建团队通过一系列科技创新,攻克黏土质、钙质结核等困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首个穿越悬河的大断面工程,这是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隧道。他表示,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的建设要加强地质勘探,借鉴成功穿越黏土地层、运营高铁等已有经验,以“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心态高质量推进北延隧道工程建设,确保隧道成功穿越。济南黄河隧道工程全长4.76公里,其中盾构段长2519米,主线段采用双洞隧道,公轨合建,双向六车道布置。该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直径最大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也是黄河流域超大直径盾构机首次穿越地上悬河,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2021年1月23日,济南黄河隧道工程双线贯通。是实现济南新一轮规划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标志性工程,对解决跨河瓶颈,引领城市发展,完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苑文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