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方“转基因”之争折射科普推广亟待加强
来源:中国网 2013-09-17 16:49:00
7日上午,方舟子发起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此番辩论,方舟子认为转基因很安全,崔永元却担心不安全,双方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化了大众对专家公信力的怀疑态度。
原标题:崔方之争折射科普推广亟待加强
7日上午,方舟子发起活动鼓励网友品尝转基因玉米,称应当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此举激起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强烈回应,并质问方舟子“懂不懂科学”。随后,两人在腾讯微博上就转基因食品问题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唇枪舌战”。
转基因食品已经争论多年。总体而言,科学界一般都倾向于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普及,而公众对这种新生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心理,之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谈“转”色变的恐慌,正是因为目前相关问题没有达成科学的结论和共识。也就是说,目前既没有结论表明人类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具有危害,但也没有结论表明它没有危害。因此,谨慎看待转基因食品,在眼下便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既然尚无确切定论,因此存在争议也是合理必要的。崔永元方舟子此番辩论,受名人效应影响,转基因话题迅速引发几十万网民参与讨论,这种广泛争论,一方面促使科学家更加谨慎地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更严格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公众更好普及转基因知识。
转基因食品安全之争,关注火热的背后,折射大众对健康安全的忧虑。崔永元方舟子都非科研出身,对转基因的探究也无法从科学规律的本身给出确切的定性,某种意义上,两者论战反而扩大了大众的隐忧。如何化解担忧,普及科普知识最显情急。
毫无疑问科普知识的推广,科研工作者是最佳合适人选。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曾表示,“科学家不应该把科学当成仅供自己欣赏的花瓶,而要让更多的公众理解,走进他们自己的科学,改变他们的未来,改变他们的生活,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 事实上,当下社会科普知识的推广正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尴尬问题,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限于精力、经费等问题困扰,无心从事科普推广。
从政府层面看,科普知识宣传推广的组织管理存在明显滞后,以至于导致“伪科学”事件频频上演。 “王林大师”、“神医张悟本”、“神医张必清”等案的发生,正是因为大众对科普、医学等知识的欠缺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也暴露出,有关部门在科普知识推广上工作不到位,现实中,寄希望于地方科协或博物馆甚至使一些科普杂志很难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效果。科学的普及,要灵敏地反应,快速关注社会的热点,真正把科学的知识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大家,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调整科普知识宣传推广的策略方式,适时制定符合当前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科普推广计划,更多的引导和鼓励民众参与科普知识的传播,让科普精神同大众生活紧密相连。
换个角度看,方舟子和崔永元的论战核心焦点远不止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那么简单。
名人掐架并不新鲜。方与崔的论战为何关注如此之高?本质上源于大众对专家公信力的信任充满焦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也曾就就“专家信任度”通过网络等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却是只有6.5%的人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而39.5%的人认为专家言论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20.4%的人认为专家言论根本不值得相信;31.9%的人觉得专家言论需要根据情况判断辨别。
此番辩论,方舟子认为转基因很安全,崔永元却担心不安全,双方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化了大众对专家公信力的怀疑态度。一时间信任选择陷入纠结。矛盾中人们看重的是,专家公众人物如何在事关大众健康安全的问题上表态发声,更希望借助名人辩论形成强大舆论倒逼政府就转基因以及大众关切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给大众营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存环境。
责任编辑:孙海燕
更多新闻
- 怎样才能让国人接受转基因食品
- 崔方“转基因”之争折射科普推广亟待加强
- 崔永元PK方舟子 背后的转基因焦虑
- 一直在争论从未见分晓 如何终结转基因争论
- 在发展转基因食品的道路上小心求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