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提起书院,大家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书院都多有耳闻。其实,在济南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书院。书院产生于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
闵子书院
建于元代天历年间,为济南创建最早的书院。以孔子弟子闵子骞德行与颜回并称,又因书院建于闵子墓旁,故名。明学者刘敕曾任山长。
白鹤书院
建于明代,其前身为洪武八年历城知县建立的白鹤书社。到明嘉靖四年,辞官的历城人周居岐将书社改名为白鹤书院。该书院至清朝废弃,民国后成为著名的革命圣地济南乡师。
至道书院
创建于明朝嘉靖十六年,原名为“湖南书院”。到了嘉靖末年,提学副使邹善改湖南书院为“至道书院”,成了学政衙门。“ 历下四诗人”之一殷士儋曾在书院学习,后官居内阁大学士,人称“殷阁老”。
历山书院
建于明万历年间。这家书院规模较大,是明朝济南最大的书院。后来由于明朝腐败,加上天灾人祸,书院走向衰败。
白雪书院
建于清朝顺治年间。书院由当时的山东布政使的张缙彦设立,主要是为了纪念李攀龙。白雪书院当时比较兴盛,康熙曾去过三次并为书院题字:“学宗洙泗”。但是后来随着泺源书院建立,这里逐渐衰败,后来被改为义学。
泺源书院
建于清雍正年间。当时雍正皇帝下令各省省会要建书院,于是当时的山东巡抚就在今省府前街和芙蓉街之间建立了泺源书院。乾隆年间济南著名学者周永年曾在书院读过书,咸丰年间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曾担任过书院山长,被慈禧罢官的“顾命八大臣”之一匡源也在这担任过山长。到光绪二十七年,泺源书院被废,但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山东大学堂,这就是山东大学的前身。
济南书院
建于清嘉庆年间。当时的巡抚铁保将原先的一座园林改为济南书院,面积比较大。到光绪年间,该书院与景贤书院一起改为中学堂,称济南学堂。1914年并入省立济南第一中学,迁址贡院墙根街,与山左公学一起,成为名校济南一中的前身之一。
尚志书院
建于清同治年间。由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建立,内设“尚志堂”。现在,趵突泉内还有书院遗留的建筑。
景贤书院
建于清康熙年间。原名为振英书院,乾隆年间改为蒿庵书院,道光年间重修后才名为景贤书院。清朝末年,书院又改为东运学堂。
杨凡、徐红梅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张帆
林场森林面积3万多亩,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以生态防护林为主,现有树种27科80余种,主要树种有侧柏、松类、刺槐和麻栎。在他看来,生态林既然是发挥水源涵养、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功能,从植树角度来说,就要遵循三大原则。[详细]
10日晚8点,工业北路济钢东门附近一施工工地突然塌方,事发时两名工人正在清理管道口渣土,一人腿部被埋,另一人头部以下被埋。由于沟槽内空间受限,无法采用机械救援,消防官兵只能跳进去徒手挖掘。[详细]
2016年6月,随着执法力量撤出,大集迅速回潮,开始出现所谓的标山大集,标山社区居委会公开收费,默许摊贩占道。天桥区城管执法局介绍,问题应由北园街办主导解决,区城管只协助执法。[详细]
近日,济南市中交警大队民警在对抓拍到的车辆照片进行分析时,发现号牌为鲁A3U***白色轿车在辖区舜耕路、二环南路、103省道等路段通行,存在伪造编造号牌的嫌疑,将鲁A3U***号牌输入系统查询不到对应车辆信息。[详细]
“我很荣幸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能配型成功就是缘份。”10日上午,青岛市第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武玉明启程前往济南,为一名青岛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详细]
记者来到项目部时,见他是个身材魁梧,容易害羞的大男孩,身边的同事都打趣说:“高迪之前在广州修地铁站,差点跟他女朋友分手。”未来,高迪这对小情侣,还有项目上的诸多人,宋曾亮、张爽、郑存普......都将坐上他们参与施工的济南地铁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