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知秋

2020-08-08 10:50:42 来源:  作者: 孟祥宾

  节气的变化就是那么执拗,炽热的中伏还没走,转眼间已迎来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是仲夏大暑之后,秋季节气的开头。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酷暑慢慢退走。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吼。”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早晚亦感觉有点凉飕飕。而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露水,亦挂上小草的梢头。这意味着秋天的来临。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就有了成语“一叶知秋”。这不禁使我想起人们常说的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其意思是说立秋时间早(于午时12点之前),立秋天气就比较凉爽,反之如果较晚(于午时12时之后),接下来的天气就比较热。今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农历六月十八)上午8时49分,按此说法为早立秋,立秋后的天气一定会很凉快了,但笔者却不敢恭苟,原因是今年的立秋之时恰恰处在中伏,即使到了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也仍然没能“出伏”。这就意味着今年立秋后肯定会遭遇“秋老虎”,从而使今年的最高气温处于立秋后的十天左右。当然,估计也不会太热,毕竟立秋后早晚温差大,正所谓“白天热汗流,晚上凉飕飕,秋露草上留。”

  还有一句俗语不得不提,那就是“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其寓意是农历七月立秋,就会迎来秋季大丰收,而在农历六月立秋就相反。由此也引发了立秋演变为重要的岁时节日。

  早在周代,每逢立秋这一日,天子就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到殿内,等“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来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二来品尝新秋收获的米谷,以示庆祝。足见古代先民是多么看重立秋。之后,立秋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气,进而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岁时节日。民间至今还流行着“贴秋膘”、“啃秋”等习俗。当然,经过一个盛夏的消耗,人们确需在立秋这个岁时节日里“贴膘”、“啃秋”。

  记得小时候每到立秋后,老家的亲戚总会送来刚打的谷子、玉米等新粮,讲究“贴秋膘”的母亲,亦择日用新粮给我们熬小米粥、做发糕等好吃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啃秋”吧。

  立秋由于是初秋,虽然看不到树叶泛着新绿如同抹了一层油,但它是五彩斑斓的季节,是农家人丰收的日子,也是古代诗人名作频出的源头。立秋这一天,多少诗人借此吟诗寄怀。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立秋日曲江忆元九》一诗中,其“故人千万里,新蝉两三声”,就表达了他在立秋日对远方朋友元稹的惦念。清代乔崇烈在《立秋日枕上》里的“新凉涤残暑,细雨作秋声”,是对立秋之景的生动描写,尤其突出了节候变凉的景象。

  在古代的诗词中,节令之秋往往隐喻着人生之秋,有的显现一种苍凉之态,有的透着一种凄美意蕴,还有的表露出一种颂秋情怀。如晚唐诗人令狐楚的“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再如元代周德清的“千山落叶岩岩瘦,百结柔肠丈丈愁”;还如北宋诗人宋祁的“白发光阴诚可惜,五年骚首问长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谁念西风独自凉,潇潇黄叶闭疏窗”,而最令人激情燃烧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其一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首首诗作,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活脱脱一部永不落幕的人生之秋长剧也!

  然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和刘禹锡的《秋词》二首。前者诗云:“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作者联系自己一生为官,现如今两鬓如雪,感慨系之,无限悲思。起句感叹人生世事如过往云烟,承句感怀镜中之我已老态龙钟,转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鬓上白发,结句惜时怜己,岁将暮矣,人将老至。后者刘禹锡的《秋词》一反往昔悲秋文人之时尚,独树一帜地表达了爱秋喜秋颂秋的崭新意境。其诗独辟蹊径,气势豪放,立意深刻,令人叫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中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