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下旬,滨州市邮政分公司收到省公司转来的一封表扬信,就是这封表扬信在滨州邮政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时间人们的目光集中到一名普普通通的投递员张强强身上。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2月8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李国华总经理收到滨州一用户的表扬信,表扬滨州市分公司宣家投递部投递员张强强热心服务的事迹。李国华总经理阅后批转山东省邮政公司并作出批示:请马志民同志阅处,如属实,给予奖励。那么张强强乃何许人也,一封表扬信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细心 把工作做到极致
张强强,滨州市分公司宣家投递部投递员,参加邮政投递工作已十几个年头,每天往返投递70公里,这些年已累计奔波投递40万公里,投递的工具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现在的电动车,先后用坏了四辆自行车、四辆电动车、两辆摩托车。他立足本职岗位,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别人能做到的,要求自己做的更好,每天风雨无阻,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深得用户的信赖。
张强强负责滨州市区第十一投递段道,区域内多是新建小区,用户网上购物较多,去年“双十一”、“双十二”业务繁忙阶段,投递压力巨大,张强强加班投递,每日工作十多个小时,及时将信件、报刊交送至客户手中,没有产生一起误投、漏投邮件现象发生。特别是“双十一”期间,他投递的快递包裹从日常的每天四、五十件猛增到二百多件。在将报刊投递到位的同时,为了确保每天的快递包裹按时投递到户,常常投递到晚上十点钟,也不能让一个邮件积压在手里。用张强强的话说:“有一个邮件在手里投不出去,就像一件大“心事”,睡觉都睡不踏实”。他所投递的御景园小区有一位大姨,腊月二十七晚上9:20张强强上门投递,由于时间较晚怕用户休息有所介意,但当把邮件送交这位大姨手中时,大姨对他的服务竖起大拇指“点赞”,一个劲的说:“已经腊月二十七了,原以为只能春节后收到就不错了,真的谢谢你,谢谢邮政局”。
由于张强强工作认真、仔细,服务热情,参加工作以来,不仅没有收到一起客户有理由申告,而且为邮政业务积攒下了大量的忠实客户,在平凡的岗位上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双十一”期间,张强强在投递邮件的时候,住在朝阳小区的一位用户手机一直无法打通,为了把邮件及时投递到用户手中,连续五天他就不停的拨打用户电话,竟打了400多次,最后才通过小区物业多方查找到这位用户的家人,把邮件顺利送了出去。
张强强在分拣报刊
爱心 让服务进一步升华
张强强有一份爱心,乐于助人,在他服务的小区群众中是有口皆碑。他在投递过程中,看到客户不在家中,就先绕小区转一遍,看服务对象在小区内活动,就直接将报刊或信件送到客户手中;投递过程中看到客户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热心帮忙,搭把手。住在格林春天小区的李金先大爷从教委退休,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两个孩子都在外省工作,张强强就经常去询问李大爷有没有需要帮着做的,隔三差五帮他楼上楼下搬个花盆或提个重物。这本是一个邮政投递员分外的事,让李大爷非常感动,才有了前面他向集团公司李国华总经理写表扬信的事。
2016年4月的一天,一位大爷在遛弯时昏倒,正在小区投递的张强强看到,认出是小区报刊订户刘大爷,他赶紧放好电动车,把刘大爷扶起来,迅速到其家中将大爷的老伴叫来,并协助拨打120急救电话。等着刘大爷康复出院了,大爷和家人对张强强非常感激,逢人就夸。
人们都知道,干投递工作最难熬的冬季严寒与夏季的酷暑,但这一切对张强强来说已习以为常。冬天雪天路滑,骑车摔难免跟头,摔倒了他爬起来继续去投递;夏天酷暑,特别是碰上大雨天气,他首先想到的是用雨布先把车上的报刊、邮件封好,等着投递下来,报刊、邮件完好无损,他已变成了“落汤鸡”。
张强强在接卸邮车
用心 使其成为业绩佼佼者
张强强在细微的服务过程中,时刻为客户着想,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向客户推荐刊物或其他邮政业务,并尽一切可能为客户提供方便,赢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去年初,一位开装饰公司的马先生联系张强强安装了信报箱,订了报刊,张强强一直对他细心服务,还不忘经常帮着干这干那,有时赶上马先生正在装卸装饰材料,就主动上去帮他卸车,一来二去和马先生熟悉了,对张强强的工作更加认可,马先生也就成为了邮政的忠实客户。
张强强服务的段道上还有防空办、规划局等单位,他就利用上门投递报刊、信件的机会,经常询问各单位的用邮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因此和很多单位的收发员、员工成为了朋友。不管是订报刊还是发邮件,“找邮政小张”成为他们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
参加工作以来,张强强在做好投递服务履行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良好的人脉积极推介宣传邮政业务。2013年以来,张强强业绩每年都在市公司投递人员中名列前茅。
(通讯员 王诗坤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