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产业能否驱动济南智能制造?

2017-11-12 09:00: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盖幸福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又一重大发明。历经半世纪发展,激光正从军工走向民用,并处在产业即将全面爆发的黎明。

  在“歪打正着”中,济南形成相对完整的激光产业链条。在“野蛮生长”中,取得让济南人惊讶、令外地人羡慕的产业基础——激光雕刻机出口量全国第一。

  产业基础有、市场份额高、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这样的产业,具备济南梦寐以求的“千亿级”产业基础,也正是十九大报告中鼓励发展的先进制造业。

  激光这把“利刃”,会不会成为济南智能制造的“光驱”动能?未来充满想象。

  冷思考 产业园要不要上马?

  10月11日至15日,本报开辟“产业之光——济南激光产业调查”专栏,连续刊发4篇报道和1篇评论,探讨济南激光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

  报道的刊发,犹如一道强光,将一直处在“灯下黑”的产业板块照亮。

  首篇报道刊发后,就有济南的区县及产业园区发声,欢迎激光企业到此投资考察,商讨兴建激光产业园的事宜。

  10月19日,济南市经信委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摸底并报送各自辖区内激光企业的情况,汇总发展问题和困难以及对推动激光产业发展的意见。

  10月28日,济南高新区对外发布消息,表示将拿出1200亩土地,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激光产业园,做好新旧动能转换文章。

  正在全市上下掀起一股关注激光产业发展热潮的时候,牵头做上述“济南激光产业调查”报道的济南报业集团负责人反而觉得,“越是关注点焦灼时,我们的思维越应冷静”,“越应该理性思考,激光产业要摆在什么层次发展,如何发展得长远问题。”

  济南激光该不该上升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激光产业园能不能解决激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要建激光产业园,应该建在什么地方?产业园里,研发和生产要不要高度集中?

  产业发展需要科学调研,深入论证,长远规划。期待这些问题在理性思考中得到解答。

  新定位 激光是不是新动能?

  激光是新动能!毋庸置疑。目前在应用领域,激光设备正在颠覆着传统制造业:激光切割、焊接、熔覆、打标等应用,不仅取代人工,更取代传统机器,甚至在人工和传统机器在极致能力范围内仍无法企及的领域内轻易实现。

  在济南耐刻激光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宋贵亮眼中,激光会在让人无法想象的领域应用。激光应用广泛到只能用“天马行空”联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激光打标应用。很难想象,在太阳能双层玻璃管上,激光实现“隔空打标”,外层玻璃管完好无损,内层玻璃管打上商标,且不留任何残渣。

  激光加工机床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正是济南的长处。凭借激光设备的内销和出口,济南将新动能向外输送。济南激光产业之所以取得令武汉光谷羡慕的成绩,主要在于济南在激光加工制造设备领域极高的出口份额和市场占有率。

  世界知名激光学者,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表示,对于激光制造这个行业来讲,中国已经和世界上其他科研组织的科研水平相近,有的领域甚至已经超出。从应用上,中国比国外的应用做得还好,因为中国市场很大。今后的二三十年应该是中国激光产业崛起重要的二三十年。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激光产业,不管从发展新动能角度,还是从提升制造业角度来说,都应被重视。

  找对标 对手能不能超越?

  11月初,湖北武汉,来自世界各地的激光产业代表云集——2017“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此举办,邀请演讲嘉宾近100人,其中院士等顶尖科技专家近40人,外籍专家20人……

  盛会规模庞大,让武汉光谷出尽风头。但是,这个从2000年开始打造的光谷,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论做市场,武汉光谷不如济南。湖北省激光协会秘书长童吉山表示,近年来阿里巴巴国际贸易平台的激光设备出口,济南一直是第1名,武汉只能排到第7名。前10名企业中,有七八个是济南的。

  而济南激光产业羡慕武汉光谷抢得“先手”:光谷之名称、产业之重视、科研之支撑、成果转化之顺畅都是济南所没有的。

  事实上,武汉光谷并非徒有其名,依靠华中科技大学在激光领域的前沿研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本届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上,“光智造”“光智联”“光智能”三大主题,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济南比武汉落后多少?现在看来,只差一个光谷。济南拥有华光光电这样拥有国内最大的激光外延片生产线、并掌握激光器生产技术的最上游企业;拥有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等一批具有科研成果的研究机构;拥有邦德激光等一批年产值5亿元以上的“隐形冠军”企业;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有800多家下游激光设备生产企业。

  济南激光产业规模有多大?有人估计为400亿元。此前相对滞后的工业统计体系中,没有把激光当成一个专门的产业开展统计。

  前期针对激光产业的报道中,本报将济南激光产业生存现状概括为“生若野草”:虽生得杂乱无序,但生命力顽强,长势旺盛。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中,依然在中国乃至世界激光设备出口中占据一席之地。

  求关注 地位可不可提升?

  济南的激光产业已经具备“产业智慧化”的基础,只要政府足够重视,纳入产业扶持视野;企业持续创新,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学密切合作,实现协同创新畅通转化渠道,做成一个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产业不无可能。

  事实上,正处在爆发期的激光产业,实现量的叠增并非难事。深圳大族激光,激光切割焊接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在短时间内从5亿元剧增到60亿元。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激光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会更加广泛。除济南已有研究院所和企业涉及的激光监测、激光通信、激光照明、激光医疗、激光美容等领域外,更有激光显示、激光传感、激光清洗等领域等待开发。

  在这样的产业机遇下,激光企业期待的不仅仅是一片把自己装进去的土地,政策、平台、研发等在他们心里或许更为重要。

  要发展激光制造业集群,不能局限于一地:武汉激光产业发展规划发展多个片区,江岸区集中中小功率激光企业;光谷大道上聚集研发和产业配套的高楼大厦;青山区,钢铁激光焊接;沌口开发区,汽车激光焊接。

  外地及国外一些把激光产业当宝贝的做法,或可提供借鉴:温州市把激光与光电产业纳入全市“五一〇产业培育提升工程”;深圳市将大族激光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列入全市15个重中之重的工业项目给予支持;德国为推广激光加工技术,除建立9个国家级激光中心外,还大量建立激光加工站。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