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济南名士」赵孟頫:33岁那年,他选择去见忽必烈

2020-08-28 15:53:2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开栏的话

  公元745年的一个夏日,大诗人杜甫与时任北海(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太守的李邕等人在古大明湖畔碧波环抱的客亭中宴饮雅集,并即兴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诗句。

  千百年来,济南始终吸引着大批文化名士。古有李白、杜甫、李清照、辛弃疾、赵孟頫、蒲松龄等,近有沈从文、郁达夫、臧克家、张恨水、老舍……他们或祖居济南,或为官一任,从此与济南相遇、相知、相融。那些有趣的灵魂、深邃的思想、浪漫的才情,好似夜空中熠熠生辉的星子,与叮咚泉水互为映照,滋养一方水土,温润了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文化栏目《史话济南名士》,让我们走进历史,感受济南名士风流。

  「史话济南名士」赵孟頫:33岁那年,他选择去见忽必烈

  赵孟頫 (1254-1322) 清 叶衍兰 绘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徐坤杰

  1279年,崖山之战败后,流亡在外的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最后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南宋正式灭亡。这一年,赵孟頫25岁,正值好年华,豪情壮志在我胸。

  他出身宋室皇族,眼前命运之神似乎并没有眷顾他,历经宋元鼎革,是北上仕元还是做一辈子南宋遗民?赵孟頫挣扎良久,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所谓,往前一步是前程,原地不动是黄昏。

  后人对他的这种选择做了很多历史想象,有人说他从此一生尝尽“失节”之痛楚、“贰臣”之苦楚,在他的很多诗词中,此种万般无奈亦确实宣泄无疑。他的人生是宋元交接之际的历史缩影,有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他的选择又岂奈我们一厢情愿的想象?

  11岁时,赵孟頫的父亲便去世了。提早体验到人生的苦境,赵孟頫显得格外早熟、懂事。

  史书上说,赵孟頫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他的生母丘夫人曾对他说:“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成人,吾世则亦已矣。”话音刚落,泣下沾襟,从此赵孟頫“由是刻厉,昼夜不休”。

  母亲严厉督促,加上自身天资上乘,赵孟頫青年时代便入列“吴兴八俊”,早已是远近闻名。才华横溢、家世显耀,他似乎又是命运的宠儿。是金子,总会发光,穿越大半个中国,照到元大都。

  蒙古大军的铁蹄踏进杭州,有人激动着、有人隐忍着、有人希望着、有人幻灭着。随着被铁蹄激起的尘土在空中、在心里游逛盘旋,迷人眼睛。青年赵孟頫努力让自己在心乱如麻中冷静下来,“闲吟渊明诗,静学右军字”,过起了隐士的生活,数次谢绝入仕蒙元的机会,心无旁骛潜心修学。可是,赵孟頫自己又是否安于隐逸江南、“闲居里中”,任内心万马奔腾随南宋一朝埋葬?

  铁蹄飞踏伴随的是人心惶惶,武力征服后的时间里,忽必烈意识到治国理政不是弯弓射大雕,最是文化抚人心,决定启用江南人才为我所用。

  1286年,程钜夫(原为宋臣,南宋亡之际随叔父降元,后官居御史)奉忽必烈之诏搜访江南贤士,集结了21名遗逸才俊,以赵孟頫居首。

  要知道,赵孟頫不仅是大书法家,而且会绘画,善诗文,懂经济,是一位集多项才华于一身的好青年。

  北上入都后,程钜夫又单独带其觐见了世祖皇帝,忽必烈见到相貌堂堂的赵孟頫,不禁称赞他为“神仙中人”,从此赵孟頫“被遇五朝,官登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在33岁做出的选择从此成了他人生的分界线。一袭盛元官袍,华丽又沉重,给他荣耀,却从此也要面对世人的侧目。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显然,赵孟頫的选择似乎在道德上冲击了世人耳目,尤其是想到他宋室皇孙的身份。

  生母丘夫人曾教诲赵孟頫:“盛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赵孟頫亦曾自言:“士少而学之于家,盖欲出而用之于国,使至贤之泽沛然及于天下,此学者之初心也。”

  母亲的训诫加上治国平天下的初心理想,到此,赵孟頫为什么做此选择似乎已了然于目。没有什么被逼迫、不得已,遵循初心,赵孟頫的人生他自己做主,当然,选择的后果也由他自己承担。

  《调良圈》,赵孟頫作品,画一奚官迎风遛马

  是的,虽喘息于春风得意、大富大贵之下,其诗作也难免透露出万般酸辛苦楚,“中肠惨戚泪常淹”“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一生事事总堪惭”“生世各有时,出处非偶然”“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知己诚难遇,扪心益自怜”。水上鸥,笼中鸟,世事纷杂,羁绊万千,赵孟頫却也异常清醒,深知“唯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一口饮下自己酿制的酸甜苦辣酒,全心投入书画创作。

  作为前朝宗室,虽深受世祖忽必烈赏识,但周遭也承受着“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的流言蜚语,面对元贵族的排挤,赵孟頫入宫不几年,便力请外补,远离政治斗争旋涡。外调地方第一站便是济南,1292年,赵孟頫出任济南总管。

  在其任职期间,赵孟頫为济南百姓做过不少好事,更留下许多咏诵济南的千古诗画,“平地涌出白玉壶”“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赵孟頫更为好友周密作画《鹊华秋色图》,从此文人墨客对鹊华胜地心向往之,《鹊华秋色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值得一提的是,《鹊华秋色图》曾历经元明数百年春秋变故,后流入宫廷至乾隆皇帝手中,他视若至宝,嗜爱不已,用盖世神功——印章对赵孟頫的画进行了疯狂点赞。

  有一次,乾隆皇帝巡视济南,命飞骑回京禁中取画,亲临鹊华二山展卷对观,发现,画的题款有误。题款中写道:“……华不注最知名,其东则鹊山也”,而乾隆发现实际上鹊山在华不注山以西,这位“小迷弟”认真得让人感动。

  另外,关于赵孟頫的婚姻生活也有一趣谈。赵孟頫结婚时36岁,妻子管道昇28岁,用今天的话说,可谓剩男、剩女,好在岁月没有辜负彼此的等待,才子佳人羡煞后人。恩爱夫妻的华丽衣袍经岁月冲刷,也黯然过。

  据说赵孟頫曾有纳妾的想法,就先做夫人的思想工作:“我为学士,尔做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暮雪、朝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份。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不料,夫人管道升回避正面交锋,一首《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递与赵孟頫,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于情于理,赵孟頫怎好意思执意行之,遂作罢。

  水星上有一个以赵孟頫名字命名的陨石坑,是一个直径167公里的环形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以纪念这位书画超逸、诗文清丽的艺术家对人类文化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历史是复杂的,所以参透真实的赵孟頫并不容易。可是,看到他毕生对艺术付出的爱与热情、为后世留下的书画珍品,你又觉得他纯粹简单,到最后都化作一句“唯馀笔砚情犹在,留于人间作笑谈”。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一生历经宋元之变。为后世留有《鹊华秋色图》《秋郊饮马图》《秀石疏林图》《浴马图》《水村图》《红衣罗汉图》等书画珍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胡中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