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黄河入鲁第一弯记者团在黄河边集体合影。
编者按 作为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歌颂母亲河、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唱响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乐章,我省沿黄9家城市党报联合开展“奔流·向海——山东沿黄城市党报记者走黄河”大型全媒体采风活动。
聚焦母亲河,奏响大合唱。9月18日-10月17日,采访团依次前往沿黄9市分两次进行集体采风。从今天起,我们将进行集中报道,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读黄河战略赋予沿黄各市的定位与使命,以及协同推进大治理、保护黄河大生态的措施与行动,向广大受众呈现各地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安澜盛况。
每天一个城市,9天看遍山东黄河,请您跟我们来。
万里黄河,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奔流而下,一路奔腾,从菏泽市东明县进入齐鲁大地。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亲自擘画新时代黄河崭新的宏伟蓝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由此被确立为国家重大战略。千百年来,奔腾不息、浪淘风簸的黄河翻开崭新历史画卷。
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市,黄河在其境内全长185公里,形成滩区面积504平方公里,滩区内现居住人口14.7万人。挟黄河奔涌之势,一年来,菏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全力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住进小洋房 心情胜过年
白墙灰瓦,红门带院。村台上,一排排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两层小楼已完工。
洗把脸,换上干净衣服。9月20日清早,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村民刘海臣一家来到分房现场。旧城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村台社区建成投入使用,这一天开始分房领钥匙,村台上鞭炮声声入耳,村民觉得像过年一样。
记者在东明焦园春博园参观。
“1996年的那场洪水,眼看着房子被水冲没了……2016年底开始建新村台,我每天都到村台上转一转,看着村台社区一天天建好,就想着早日搬进新家。”67岁的刘海臣说,“打小在黄河岸边长大,见惯了黄河水患,没过过安稳日子,黄河一上水就睡不着觉。现在新房建成,道路宽敞、设施齐全,想想就高兴。”
刘海臣一家很快选好房子,儿子、儿媳忙着联系新家具,憧憬着以后美好的生活。
当日,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七街村台、大邢庄村台和安庄村台全部投入使用,首批迁建安置村民按照排号顺序,统一选房,准备乔迁新居。根据规划,社区内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创业车间、社区服务中心等。
在东明县黄河滩区55岁的刘湘泉的记忆里,儿时的家重复着年年淹、年年搬、年年换的循环。村里老人都说,上辈子作恶的人,才投胎在滩区内。
一个安稳的家,是他儿时向往的生活。2011年,刘湘泉成为首批搬入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的滩区群众,住上了两层洋房。新村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百姓生活舒心。
“新村按照人均35平方米、1万元的标准拎包入住,包括门窗、卫生间坐便器、洗手盆,厨房洗菜盆,一应俱全。”长兴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方领说。
有了安稳的家,刘湘泉他们现在考虑的是,如何依托产业致富,开上轿车,过上更好的日子。
日子好起来 幸福画出来
东明县长兴集乡位于黄河滩区腹地,1855年开始,因黄河改道,竹林新村曾三易村址。
如今的竹林新村,一座别具一格的村史馆里人来人往。71岁的毛吉志,放下船桨拿起画笔,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画家”。新村建起的这座村史馆里,陈列着他创作的书画作品。
“以前年年拉土垫村台,搬进新村后生活变化太大了,我要把这段历史用画笔记录下来。”毛吉志说。
记者在黄河入鲁第一乡录制视频。
日子好起来,幸福画出来。毛吉志用近两年的时间,以插画形式描绘村里跨越两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他的画里不仅有过往的苦难,更多的是如今的美好:滩区众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里的年轻人,通过直播卖货走上致富路。“吃水不忘打井人,党和国家一直关心着我们的疾苦,现在日子好了,我要一直画下去。”毛吉志说。
王方领介绍,竹林新村搬迁安置5个滩区自然村、5120人。工程在群众集中居住点就近淤筑村台,采取“六统一”模式建设,没有改变滩区群众生活习惯和增加耕作半径,有利于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符合当地群众安置意愿。
圆了安居梦 谋来幸福滩
曾经与黄河为邻的日子,不只是岁月静好。频发的洪水让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深受其害,“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成为滩区群众祖祖辈辈的苦涩记忆。
2017年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菏泽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立下愚公志,誓啃硬骨头。为早日实现滩区群众的“安居梦”,菏泽市坚持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积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质量监管,全力加快工程进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想,见证着黄河滩区一场历史性变迁。
菏泽是全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截至目前,28个村台社区全部开工,10个村台社区已完成主体建设,其中鄄城县4个村台社区已达到入住条件,近期将启动搬迁;剩余18个村台社区正在加快进度施工,年底前完成建设。6个外迁社区中5个已搬迁入住,另一个即将启动搬迁。
产业发展是保障滩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菏泽市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托滩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等优势,建设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坚持将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实现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
蝶变的滩区 不变的乡愁
杨柳依依、秋风习习,一望无垠的碧波中,满池的荷花吸引水鸟驻足嬉戏。一家县级林场到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转变,诠释着黄河岸边生态宜居的美丽蝶变。
东明县国有三春集林场始建于1965年,为了防风固沙,栽植有杨树和刺槐。2004年,东明县抓住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遇,借助淤背堤需要,形成部分水面,结合自身区位和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着手策划发展旅游产业,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成为菏泽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
紧邻黄河,湿地公园在汛期可以获得大量补给,不仅涵养土壤,还可以给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每年冬季,滩区的灰鹤达成千上万只,非常壮观。
“公园每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年生态旅游收入达350万元,吸引周边贫困户、农户来公园务工。”东明县林业局局长文玉生介绍。湿地公园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服务,增加收入来源,促进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菏泽市进一步明确沿黄区域重要生态廊道定位,加强沿黄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扎实推进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农田防护林、森林生态廊道、城乡绿化美化等重点林业工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城碧水绕 古县换新颜
漫步郓城县水浒好汉城,追寻水浒遗风,每一步都似有千年光景,游客体验着时光宁静和历史沧桑。
这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每年游客达200多万人次,成为众多影视剧拍摄基地。
郓城宋江武校校长樊庆斌表示,郓城县是全国唯一兼具水浒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的县域,水浒好汉城古朴浑厚、拙中蕴灵,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一脉相承。多年来以景区项目为载体,形成具有当地独特魅力的好汉文化,通过延伸产业链,更好地展示了黄河文化、水浒文化。
郓城城东的宋金河,即济水的一个分支。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夺大清河入海,济水故道变为黄河故道。如今,经过治理和保护,宋金河不仅保留了原生态湿地,河水清澈,河畔建有公园、广场等休闲设施。该县着力打造的宋金河风景带,与南湖公园、沙河景观纵横连接,为市民提供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格局。
“千年古县”郓城注重历史文脉传承,让文化引领城市走向未来,每条道路、公园、广场都有文化主题,独特的文化色彩凝聚着厚重历史,装点着城市的独特神韵。
东明县长兴集乡8号村台一角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菏泽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加强对沿黄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大标志性文旅项目建设力度,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
黄河宁,天下平。菏泽市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切实做好“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这篇大文章。
(采写/菏泽日报记者 张啸 济南日报记者郝倩 摄影/摄像菏泽日报记者张国庆济南日报记者崔健张有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编者按 作为唯一沿黄又沿海的省份,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2月,省委、省政府启动了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菏泽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详细]
10月15日下午,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南市公安局、济南市城市管理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各区县文化和旅游局及相关街道办事处承办的济南市首批街头艺人岗前培训讲座——《热爱街头的理由——济南街头艺人见面会》在济南市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详细]
阳光大姐的5名巾帼家政选手代表山东队参加“建行杯”第二届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风采大赛决赛。不仅仅是阳光大姐,在济南的巾帼家政行业中,深耕长清区的“慧心慧做”也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详细]
届中国非遗博览会10月23日-27日将在济南国际时尚创意中心举办,作为本届非遗博览会的特色板块之一,今年特别设立了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展。陕北窑洞冬暖夏凉,被称为生土建筑的“活文物”,其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市民观众也将在本届博[详细]
推开吱呀的铁门,眼前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朴院落,砖石铺就的地面上落着些许黄叶。” 从山东省第一座博物馆,到齐鲁医院院史馆,广智院重获新生,“广其智识”的使命再度得到延伸。[详细]
根据要求,现将在我市工程建设领域施工许可阶段、规划核实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推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核实证的电子证照,且电子证照与纸质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