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吕原
济南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从口耳相传、动人心弦的民间传说,到人人称颂、复杂精细的传统工艺,无不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行走在济南,总能从“一花一木”中,感受到这份跨越千年的“指尖”情怀。
传统锔补,工匠之能事
“锔钉无论大小一定纯手工制作。把玩虽然是现代人的需求,但工匠精神一再提醒我,实用、耐用仍不可偏废,简单、质朴仍是审美第一要素。”陈荣新自幼得到其祖父与父亲真传,是目前济南市唯一传承有序的锔匠。
走进陈荣新的工作室,有薄如蝉翼的瓷器锔花,有精致杯盏上的手工镶银;有传承多少代人,带着血脉温情的清朝茶壶铜锔修复;还有一枚枚无法计数、比芝麻还要小的手工锔钉。望着陈先生博古架上别有洞天的物件,看着那双灵巧到不可思议的巧手,深邃明亮的眼睛,不禁让人深深折服于千年古技的精妙。
锔补是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修复瓷器的技艺,在海内外广受赞誉。历史上,人们锔补修复破损器物的目的是为了继续使用,传统锔补修复技艺最主要的特征是锔匠使用最简单的工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破损瓷器的修复,而且修复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可以继续长期使用。如今,人们请锔匠锔补器物是为了怀旧,为了把玩,为了追求锔器独有的缺陷美。
随着历史的发展,锔匠行业早在20世纪70年代消失,当前能够掌握锔补手艺的工匠已是凤毛麟角,迫使很多锔文化爱好者四处寻找锔匠而难以如愿。山东省是文化大省,又是锔补手艺的发源之地,因此,山东至今仍健在的锔匠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陈荣新就是其中的一位。
千百年来,锔补修复技艺使不计其数的破损瓷器得以重生。2016年,传统锔补技艺列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7年,陈荣新被评为济南市非遗项目传统锔补技艺传承人。陈荣新的锔补作品参加了《中国匠器》专题展览,他还曾在北京及美国纽约展出玻璃器皿与陶瓷制品的锔补工艺。
苏式鸟笼,文士心头好
“玉玺”型的鸟笼制作精良、工艺独特、造型别致,颇具皇家气派,更有着美好的寓意,在济南及周边地区深受欢迎,京津冀地区亦有人求购——外地人称之为“济南荣”的笼子,与当时的“三河乔”“涿州马”齐名。
鸟笼制作技艺是我国传统的手作技艺,从明清时起逐渐形成几个流派:北笼(又称为京笼)、南笼(又称为苏笼)、川笼、广笼。山东地处中间,鸟笼制作兼有各派优点,又独具特色,最有名的当数济南荣氏家族制作的苏式鸟笼。2017年1月,苏式鸟笼制作技艺被列入济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8月,荣世进被认定为“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荣氏家族制作鸟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家住济南官扎营的荣金玉将南方鸟笼制作技艺带回到济南,他结合南笼的精巧雅致,融合北笼的端庄大气,采用“丝弦绑扎拼接工艺”,与其他鸟笼普遍采用的“榫卯接插工艺”截然不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济南荣氏鸟笼。
经过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荣氏鸟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鸟笼不仅有实际使用价值,还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文人儒商的喜爱,成为文人雅士的心头好。因此,荣氏鸟笼又被称为“文人笼”,一直在高层次人群中流传,成为“大雅之物”。
济南陶塑,“黄河泥”玩出圈
一只小巧的杯子,通体碧绿宛如刚采摘出水的新鲜荷叶,杯侧嵌入一根“吸管”,一端入口吸水,一端直通杯底,杯底一端的吸管口上或嵌锦鲤、或嵌青蛙、或嵌花瓣,为整个杯体的外观点睛,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是尽显风雅——这便是王令涛结合济南市花荷花和三国时期魏国名士郑悫创造的“碧筒饮”,设计出的更具济南特色的“碧筒饮”杯。
陶塑,是陶质的雕塑艺术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及其模型;另一类是以人和动物形象为主的塑像。陶塑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是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手工艺术,也是我国最为经典和久远的传统工艺之一。
济南陶塑,2018年列入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王令涛,自幼酷爱国学经典和民俗艺术,擅长雕刻、手工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专注学习泥塑,多次远赴天津、无锡、景德镇、广东石湾以及中央美院等拜访名师益友,学习泥陶塑技艺。首创国内第一套孔门七十二贤泥塑,荣获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
王令涛用他的一双巧手展现非遗手造的精美,更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2年,由《大国品质》栏目组指导,华典知识产权服务集团与山东和为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济南陶塑非遗传承人王令涛先生联合举办济南特色民俗“碧筒饮吸杯”文创产品发布会,非遗IP资源方与相关单位签署品牌合作及委托维权协议。
瘿瘤雕刻,雅趣本天成
一块块树木受伤所结的瘿瘤,在别人手里可能是柴火,但在刘先海手里,却是一件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瘿瘤雕刻技艺本没有老师,独辟蹊径做下去,可自成一派。在刘先海的苦心钻研下,雕刻作品人物造型各异,栩栩如生。2017年,瘿瘤雕刻技艺被评为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件成功的瘿瘤雕刻作品首先在于巧妙的艺术构思,在选材上用自然之根瘤,最大限度保留自然之形、巧其自然之色、现自然之神韵,在制作上因材施艺、巧加雕琢、顺其自然,根据根瘤本身的形状进行构思,做到因材施刀,有极强的偶然性与灵感的突发性——这也是瘿瘤雕刻的精髓。
除了作者的艺术修养,瘿瘤雕刻作品更体现出其对生活的领悟。悟型,行话是找点,是通过观察、想象,产生构思的过程。根据“型”或具象、意象、抽象,进行艺术再创造,悟型效果的高下决定了作品的意境,也是考验作者对自然的观察、理解的深入程度。
瘿瘤雕刻技艺贯穿于整个作品的主线是作者对素材的理解。根据材质的硬度不同,采用不同雕刻刀具和独具特色的雕刻技巧,细节时岀刀绝不拖泥带水。材质越软越彰显雕刻功力,这种雕刻手法多用在松瘤等软木雕刻上。
在制作中去皮、清洗、蒸煮防止木头开裂变形,先用工具以巧妙自然的方法去掉多余的部分,再用刻刀等雕具雕出造型;之后用钢刷在原有纹路的基础上做出纹路,力求顺其自然;最后是打磨,使之达到妙趣横生、自然天成、精细入微的艺术效果。(济南日报记者张素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