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兰香溢满山间,记录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2023-01-19 17:0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雅雯

  地点:济南市市中区兴隆街道义和庄村

  记者:王雅雯

  时间:2023年1月10日

  古代诗文中,通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人们自古便有对兰花的亲近与崇敬之情,故用兰花比喻美好事物。在济南南部,有这样一个村庄,它与兰花有着不解之缘。

  腊月十九,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远离市区,前往济南义和庄村。当车子开上盘山公路,绕着山头前行,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较市区低3度左右。说起义和庄村与兰花的缘分,还要从2015年政府制定的“一村一产业”政策讲起,政府从义和庄村实际情况出发,引入“齐鲁兰苑”项目,在义和庄村书记张成强的带领下,历时6年,实现了从省级贫困村到市级绿化示范村的转变。

  贴心:

  打通村民的“幸福路”,发展产业实现增收

  这些年,无论走多远,张成强都惦记着这个生他养他的老地方。“自从回到家乡接任村书记,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想法从未改变。”张成强说。

  义和庄村在山头的一面山坡上,七零八落的梯田,高低落差近50米,春秋滴水贵如油,夏季满地滚石头,村庄不通公路,多年来村民进出只有泥巴路。回想起当时的村居情况,张成强摇摇头说:“路修不通,村民这辈子都转不出这山沟沟。”

  这条未完全打通的路,像义和庄村的座座山峰,压得他经常彻夜难眠。2011年,事情迎来了转机,在政策的支持下,义和庄村南至锦绣川,北至港沟的道路全部通开。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但是,村里没有发展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贫困的现状依旧没有得到改善。“路修好了,还要发展产业,才能实现增收。”张成强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奋斗。

  决心:

  流转50余亩土地,勇于争做“带头人”

  2015年,在一村一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义和庄村引入了“齐鲁兰苑”项目,可是在第一次土地流转时张成强就遇到了问题。

  “张书记心是好的,但是土地交到别人手里,我们不放心”“真的能有收益吗?没有了土地,我们靠什么吃饭?”……在一次村委会上,村民们七嘴八舌讨论着。面对群众的质疑声,张成强在村委会上坚定地说:“如果没有收益,一定想办法补偿大家的损失。”

  张成强的态度让村民们的议论得以平息,会后,他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站在村民的角度上,详细讲解土地流转带来的收益,以及村委会将如何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经过村两委的努力,共流转50余亩土地,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引入项目,建造了属于村民的兰花种植大棚,种植花卉6000余盆,并以兰花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在兰花基地周围建设了养猪场、葡萄基地等,带动村民就业率达50%以上,在家门口就能赚两份钱,村民们有了指望,有了盼头。

  放心:

  创新模式兴产业,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

  兰花培育的过程并非径情直遂,台风、大雪等自然灾害接连不断,每一次村两委成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不分昼夜地进行抢修。经村两委反思后决议,与齐鲁兰苑对接,将大棚交给齐鲁兰苑进行整体托管,村里专门为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至今,共为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使村民收益有了保障。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张成强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我们在各个平台开设‘齐鲁兰苑’官方账号,直播带货,定期、定时讲授养护知识,线上解答疑问。年轻人看到村里产业蒸蒸日上,都动心了,选择留下。”张成强自豪地说。

  “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这是义和庄村中一句醒目的宣传标语,也是义和庄村的村民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精神写照。

  临近春节,义和庄村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下一步,我们准备建设集‘吃住行游娱’于一体的农村产业链,将村里打造成吸引游客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张成强憧憬着,新的一年,义和庄村将在兰花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以产业振兴为基础,推动生态振兴,聚力实现乡村振兴。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