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娜
2月3日,平阴县榆山街道翟庄村的黄河岸边再次热闹起来,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聚在这里,一同观看精彩的文艺活动及放河灯活动。一盏盏多彩河灯,展现着平阴县浓厚的黄河渡口文化。河灯漂动,大家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父老乡亲幸福安康。
“咚咚锵、咚咚锵”下午四点半,随着一声声战鼓雷响,2023平阴东阿“黄河两岸是家乡”河灯艺术节拉开了帷幕,黄河岸边热闹非常,非遗项目黄河舞狮、黄河大秧歌、黄河号子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演出人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现场掌声不断、喝彩不停,为现场的观众献上了一场独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视觉盛宴”。河岸上站满了看河灯的人,大家有说有笑,共同企盼着美好的未来。
“翟庄村放河灯活动历史悠久,自清代开始就有此项习俗,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进入农历正月,每当日落时分,村民们便自发走向黄河岸边,投放河灯,祈福祝愿,留下浓浓乡愁,让大家感受到乡村传统的,民俗的美,传统文化的力量。”榆山街道翟庄村党支部书记翟海山向记者介绍到。
活动现场,108盏象征着吉祥的河灯逐一罗列,供观众欣赏,仔细一看,这些精雕细琢的河灯,造型不一,有精雕细琢的龙舟灯、凤舟灯,也有西瓜、菠萝、橘子等各类果蔬雕成的河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让群众大开眼界。这些河灯不仅造型独特,还不会对母亲河造成污染破坏。
“本次河灯制作材料的选用上,本着保护母亲河的原则,全部采用蔬菜、水果等可降解的材料,今年增加可降解食用级的器皿。”据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翟建平介绍,“为了观赏效果增加小船,增加灯组合的数量,比如说小桔灯可以组合成一座小山,也可以组合成平阴玫瑰的整体形象放置在更大的小船上。放入水中不可降解的部分,在下游的浮桥上捞起来,实现零污染。”
下午五点半,放河灯活动正式开始,随着主灯点燃,男女老少齐上阵,学生们站成一排,将一盏盏河灯从摆放处传递到黄河岸边,再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员小心翼翼地放入黄河水中。此时的黄河两岸逐渐从喧嚣转为宁静,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数不清的河灯,浩浩荡荡地在河上漂荡着,五颜六色造型各异的河灯在水面穿梭往来,时静时动,灯光水影,交相辉映,如繁星点点,构成了一道美妙的黄河岸边夜景。
此前平阴县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河灯艺术节,为了加强黄河两岸的文化交流,今年的河灯文化节是在平阴县的榆山街道办事处翟庄村和东阿县大桥街道办事处的湖溪村的黄河两岸同时举办,黄河对面放河灯,对岸放烟花,东阿的非遗项目《黄河大秧歌》到了平阴的翟庄村演出,平阴县的传统舞龙到了黄河对岸的沙滩上。两岸联动,同携手,共祈福。
河两岸不时燃放起烟火,绚丽的烟花争放夜空,流动的河灯与河水中的烟花倒影交相辉映,引来人们的阵阵喝彩声,大家纷纷拿起相机或手机定格这美丽瞬间。岸边的人们纷纷祈福,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国泰民安。一盏盏河灯像一串串珍珠在闪烁,又像一条跳动的音符,欢腾跳跃、绵延不断,载满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缓缓流向远方。“黄河两岸是家乡”更是将黄河两岸的情感拉近了,全面展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黄河母亲的感恩之情。这样新鲜有趣的活动,也让专程赶来欣赏的观众们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共同欢度元宵佳节,共祝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父老乡亲幸福安康。(通讯员 张春旭 和阳)
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娜
你知道吗?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就在咱山东济南。 “清代四库编修周永年在济南创办的藉书园是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界的认可。”近日,大众日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政协常委、省文联二级巡视员、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孟鸿声。他表示,[详细]
2月3日上午,历下区民政局召开全区民政领域“品质民生创新提升年”动员部署会议,对2023年民政重点任务和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详细]
2月3日,平阴县榆山街道翟庄村的黄河岸边再次热闹起来,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聚在这里,一同观看精彩的文艺活动及放河灯活动。一盏盏多彩河灯,展现着平阴县浓厚的黄河渡口文化。河灯漂动,大家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福父老乡亲幸福安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