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推进现代种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3-07-06 14:17:34 来源: 济南时报 作者: 戚本英 周海宁

种子是农业“芯片”,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是破解种源“卡脖子”的关键,也是把种子牢牢攥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筑牢粮食安全稳定的基石。

近年来,济南加快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全力落实推动种业振兴政策,搭建了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种业“雁阵集群”。近日,记者走进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看看他们培育了哪些新品系?种业科技攻关的进展如何?怎样为种业添彩中国“芯”?

新型第三代杂交育种与制种技术即将成型

一粒种子,一季收获。最近,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董事长付道林收获完长清区沙河辛村试验田里的小麦突变体后,又马不停蹄地往东营跑了一趟。

“收集上来的这些突变体小麦会根据‘核不育’‘抗冻害’‘抗病’‘密穗’等不同性状分类,再进一步研究他们的基因,特别是培育杂交小麦所需要的雄性不育基因。”付道林告诉记者,杂交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制小麦雄性不育系。

2021年3月,由付道林领衔的科研团队发起设立的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济南,公司主要聚焦杂交小麦、自主花卉、小麦生物强化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展开关键技术攻关。付道林教授曾经成功克隆出“国宝级”小麦雄性不育基因,为加快杂交小麦的培育,泉脉农业正在加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当前,泉脉农业已建成5500平方米的综合研发平台和1000余亩科研种植基地,配备各项科研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已授权专利38项,其中公司的核心专利已在20个国家取得授权。

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泉脉农业通过诱变技术创制了表型(又称性状)丰富的百万级小麦突变群体,并从中筛选出他们想要的优良种质和优异基因,并通过小麦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小麦温室加代与多基因聚合技术体系,大大缩短了品种选育周期。

付道林对公司发展和杂交小麦技术的研发之路信心十足,他透露,当前公司正在全力攻关新型第三代杂交育种与制种技术,即染色体辅助种子生产技术(Chromosome Assisted Seed Production,CASP);该技术且不涉及转基因,将变革小麦的杂交种育种及制种进程。目前公司正在重点应用自主知识产权核不育基因全力打造CASP技术体系,预计今年九月份将揭晓该技术体系的应用性及产业化前景,为杂交小麦育种和制种提供技术保障,也将为济南发展高技术种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百万级小麦种质资源库引领种源创新

走进泉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很多年轻研究员正处理着付道林从东营等地带回来的麦穗,有的在进行分门别类、有的进行精细筛选、有的在操作实验仪器进行DNA提取,还有的正在聚焦显微镜下分割小麦胚芽。

“公司成立近两年来,最大的突破是我们针对我国黄淮麦区新审定的四个小麦品种,通过诱变技术已经得到了上百万株系的突变群体,是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工诱变小麦种质资源群体,这将确保我国在小麦种源创新领域中的领军地位。”付道林介绍,该突变体种质资源库蕴含小麦海量新型基因资源,生长表型丰富,呈现出大量增益性状,包括高产、优质和抗逆。在刚刚结束的20222023年种植季,公司针对百万规模的小麦突变群体开展了田间大规模筛选及室内鉴定,获得了大量的抗除草剂、抗条锈病、耐盐碱、抗冻和斑叶等性状小麦种质资源。

“济麦”系列全国累计推广6亿多亩

付道林说,公司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能够在5000多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开展技术研发、科技创新,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平台,“政府对我们也是有求必应,期待我们能够尽早让杂交小麦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化,让中国杂交小麦走出国门、推向世界。”

多年来,济南市积极发挥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技术优势,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培育突破性新品种70余个,“济麦”种子目前已累计推广6亿多亩。其中,“济麦22”连续10年成为全国最大小麦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是全国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济麦44”实际亩产达到766.62公斤,创全国强筋小麦单产纪录。“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2”曾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济南坚持“以会交友”,充分利用展会平台助力现代种业振兴。连续多年承办全国种子“双交会”、全国蔬菜登记品种现场观摩暨山东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全国蔬菜种苗大会、山东省植保双交会、山东省猪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在种子提升工程的扶持和带动下,济南现有持证种子企业104家。

在济南,像付道林团队一样为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而奋斗拼搏的科研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以农业科技为支撑,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为种业装上“中国芯”,让“中国粮仓”更加殷实。(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戚本英 周海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