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时代“硬核答卷” 唱响高质“发展强音” 历下区奋力走在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最前列

2022-04-11 14:0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春潮涌动的历下,处处充满蓬勃生机,一幅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图景照进现实,一张接续奋斗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已经绘就。

  历览过去五年奋进路,勇毅前行的历下跨越发展、势如破竹。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在历下人不懈奋斗中强势崛起,历下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和闯劲,交出一份不负时代的“硬核答卷”。

  翻开未来五年新蓝图,志在高远的历下奋楫扬帆、勇立潮头。“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战略、“六个一流”目标、“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一个个谋篇布局的关键词,指引着历下人在强省会建设中扛起“走在前”的光荣使命,彰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奋力唱响独具历下特色的“发展强音”。

  过去五年,奋斗的历下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中央商务区崛起成峰、老城古巷重绽风韵、幸福指数持续攀升,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实现“十三连冠”,描绘出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的美好画卷。

  这是一份彰显实力的“硬核”答卷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124.2亿元,突破2000亿大关,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5亿元,总量稳居全省前三;税收“亿元楼”40座、“月亿楼”3座,总数全省第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0.7:79.3,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3%……

  不断刷新着历史数据的历下,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创新创造的热潮。

  这是一份加速崛起的“硬核”答卷

  中央商务区崛起成峰,累计建成各类高端载体300万平方米;明府城16条古街老巷、9处文保建筑再现芳华;累计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540亿元,新增商业商务载体600万平方米……

  一手托着济南历史、一手擎着济南未来的历下,摹绘出一幅时尚与传统交互共融的发展图景。

  这是一份时尚靓丽的“硬核”答卷

  建成全省首个低线公园,拥有福禄考花海等众多“网红打卡地”,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318处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实现全域覆盖,84条道路华丽蝶变,49处山体重披绿装,46座城市公园建成投用……

  “依山而游、枕林而憩,花开满城、森林围城”的历下,成为时尚靓丽、处处皆景的宜居家园。

  这是一份活力迸发的“硬核”答卷

  推出100个“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清单,开设全市首家政银合作网点,企业开办环节精简至1个,开办时间缩减至半个工作日;自贸试验区历下区块稳步落实157项制度创新任务,总结形成59项制度创新案例;组建中央商务区管委会,设立全市首个区县级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区级融媒体中心……

  “首个、率先”成为创新发展高频词的历下,城市发展动能正持续释放。

  这是一份文明和谐的“硬核”答卷

  探索构建“1+4+4”社会治理体系,1000名专职网格管理员行走在基层社区;“5+13+N”文明实践阵地更加坚实,19万名文明实践志愿者遍布全区每个角落;“红领物业”覆盖率大幅提升,110余处“清泉润心”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构筑起三级服务体系……

  治理体系协调、贯通、有力、顺畅的历下,逐步探索出符合省会中心城区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这是一份温润民心的“硬核”答卷

  累计投入民生资金298.8亿元,占总支出的75.6%;4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3.9万个新增学位、110处养老服务设施、100处长者助餐点、110处社区文化中心、3处健身公园、19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00余名独居老人享受到“亲情E联”项目提供的安全监护……

  基本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历下,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幸福之城”。

  新征程里 唱响“发展强音”

  未来五年,拼搏的历下将全面融入中央和省市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战略,着力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重点突出“六个建设”、实现“六个一流”,奋力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在强省会建设中继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一轴、三区、多园”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坚持全域聚势发力,统筹推进片区开发,集约高效拓展空间,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探索构建起“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

  围绕“泉城路—解放路—解放东路”发展轴,高标准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实行大面积连片开发,打造“一轴”龙头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围绕打造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标志性区域,明府城片区突出“古”,打造古今交融、现代时尚、韵味独特的天下泉城标志区;中央商务区突出“新”,打造展示济南城市形象和山东发展实力的现代新区;长岭山片区突出“特”,打造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拉开高质量发展框架。

  突出“产业+园区”模式,在做大做强“明湖系”“丽山系”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化产业园区,引进一批引领型龙头企业,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筋骨”。

  “多元产业生态”塑造经济增长新高度

  紧抓全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建设济南科创金融聚集区,打造“山东企业上市挂牌服务基地”,建成黄河中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业集聚区。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培育壮大高端康养等特色产业,整合物业服务行业上下游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泉城路商圈打造全省最优夜间经济集聚区,争创国家级步行商业街。

  建设“山东手造”(济南)展示中心,启动CBD国际消费中心商圈创建,加快“创意+消费+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5处以上全国知名的商旅文创主题消费打卡地。

  深化“投促+部门”工作机制,探索招商合作新模式,力争5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400个以上,世界500强项目30个以上;柔性引进合作院士超100人、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人选超300人。

  “创新赋能改革”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

  发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联盟优势,与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实现高校院所技术与企业需求双向对接。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力争5年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验区;筹建区级产业引导基金,促进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持续打造“诚信历下”品牌,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空间;积极营造“类海外”环境,打造国际旅游访问点和国际会客厅。

  着力打造山东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先行区,确保每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创新案例不少于15项。

  “精致精细精美”打造现代城区新形象

  下足“绣花”功夫,通过一系列精细精致举措,打造整洁优美、宜居宜业城区环境,让市民推窗见绿、漫步进园,共享“花样生活”,打造全省当之无愧的“颜值”担当。

  积极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不断深化“大城管”运行机制,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构建“管干分离、市场运作”运行模式;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对18条道路实施改造,加快开放式小区交通微循环提升;建设4处以上“公园式”景观河道,新建一批花漾街区、口袋公园、街角公园;加快龙鼎滨水公园提升和8座山体修复,新增绿化面积127万平方米。

  “聚焦民心所向”实现民生福祉新改善

  加快“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策划实施一批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全方位促进就业创业,5年将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以上。全领域提升教育品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3.1万个,培育5-6所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名校。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积极构建“三级联动”医联体,打造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拓展“亲情E联”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健全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蹚出一条具有历下特色的新路子。

  “多元融合共治”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持续深化“1+4+4”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全国一流“善治之区”。

  构建“全覆盖”网格体系,丰富“全要素”网格功能,壮大“全能型”网格员队伍,完善城市运行指挥平台功能,推进网格员职业化管理,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每个社区平均拥有社区社会组织20个以上,推动社区服务多元化、精准化;开展物业服务提升行动,健全制度机制,推进“红领物业”建设。

  推动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合发展,成立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社会化、常态化,2026年全区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常住人口的25%以上;深化“书香历下·全民阅读”等文化品牌建设,建立“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迎着朝阳,再续华章。奋进的历下,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道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征程中勇立潮头、破浪前行。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