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粒黄豆制成豆皮 延续舌尖上的商河老味道

2022-08-04 19:2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清晨三点,天刚蒙蒙亮,位于商河县玉皇庙镇许家寺村的“二妮”豆腐皮生产车间里,52岁的刘吉美与其他10多名工友们一起,正熟练地点卤、搅拌、晾皮……不到9点,生产车间门口,一筐筐新鲜的豆腐皮“整装待发”,准备“进军”济南的各大早市。

  家家户户做豆腐皮 祖孙三代传承技艺有方

  许家寺村算得上是玉皇庙豆腐皮制作专业村。早年间,村里家家户户都做豆腐皮,飘香四溢。

  “以前我们村几十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个小石磨,将黄豆磨成浆。用柴火慢慢煮,当到达一定温度后,捞豆腐皮,再拿去集市上卖。”玉皇庙“二妮”豆腐皮经理许克敏说,在他的记忆中,村庄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男女老少靠做豆腐皮以此养家糊口。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如今的许家寺村已没有传统手工做豆腐皮的人家,但这项谋生技艺还是被传承下来。2021年,许克敏决定回村开办豆腐皮加工厂,规模化与机械化的加工运作,使得制作的豆腐皮既保留原来的色、香、味,也大大提高了产量。

  谈及为什么叫“二妮”豆腐皮?许克敏顿时笑了。

  “从我爷爷辈开始,三代人都是做豆腐皮的。我妻子家里也是做豆腐皮的,她是第二代传人,就沿用了妻子的小名,那就叫‘二妮’豆腐皮吧。”许克敏说,两家人因与豆腐皮结缘,凭借制作豆腐皮这门手艺,解决了温饱问题,现在自己也很想把“二妮”豆腐皮做大做强,把产品销到全国各地。

  古香古色新中式风格 捞皮仍离不开“老手艺人”

  8月3日,记者刚踏入玉皇庙“二妮”豆腐皮加工厂,就被古香古色的院落吸引住了。与传统的生产车间不同,“二妮”豆腐皮打造成唯美的新中式小院风格,白墙灰瓦,古朴大方,就像保留着古老记忆中的样子一般。

  进入标准化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整套设备摆放着。整套设备包括自动泡豆洗豆线、磨浆线、2台泼皮主机、压榨机、切片机等流水线生产设备。

  许克敏坦言,老人有句俗话叫“费劲不如做豆腐”,制作豆腐皮并不难,但工序极其繁琐,虽已慢慢走上标准化,但也要与传统的手工经验相结合。

  工人刘吉美今年刚满52岁,却已经是拥有12年工龄的“老手艺人”,只见刘吉美站在足有90℃~100℃铁锅前,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等待着最后一轮的“捞皮”。她手脚麻利,一挑、一刮、一晾,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张张薄如蝉翼、自带咸味的豆腐皮先后成型。

  “但要挑出平滑细腻且富有光泽的豆腐皮,需要准确判断厚度、熟度及韧性,控制捞时的力度、速度。”可见“老手艺人”的经验多难能可贵,要经过长期实践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十几道工序严格把关 持续传承“济南老字号”

  “从最初的选豆、泡豆到最后的晾晒、装袋,豆腐皮制作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许克敏告诉记者,“二妮”豆腐皮精选当地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从选料到成品,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我们现在一天能做大约1000斤豆腐皮,市场上供不应求。去年,我们通过电商平台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销售额卖了有几十万。”许克敏自豪地说,今年又进一步美化包装,并在各级展销会上推介售卖。

  每年中秋节前后,天气渐渐转凉,除大规模生产豆腐皮外,“二妮”豆腐皮生产车间会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可生产原味豆腐、豆油皮、五香豆腐干、内脂豆腐、素牛肉等3大系列20多个品项。

  “说实话,玉皇庙的豆腐皮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深度与厚度不够。”许克敏计划8月中旬将小院北侧打造出200平方米的豆腐皮文化展馆,游客前来购买的同时可以了解到豆腐皮的文化历史,也可亲自体验磨豆、点卤等工序。

  今年,玉皇庙“二妮”豆腐皮还获得了由济南市商务局认定颁发的“济南老字号”牌匾。“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要积极申报非遗,”许克敏表示,要以传统工艺嫁接现代工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豆腐皮制作技艺,让本地品牌走得更远、传得更广。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