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下基层何不来个“微服私访”

2018-04-16 14:50: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部署安排工作,就得要进行检查,看一看下级做的到底怎么样?不知多少年来,在机关工作形成了一条不明文的规定,凡是各种检查和领导下基层,事先要郑重其事地向被检查单位发出通知,就是让下面的人有所准备,被检查单位和个人“闻风而动”,把上级检查、下基层视为“突击任务”来对待,哪些地方该补缺的补,那些地方没做到的,抓紧时间“造”,尤其是一些数字表,昼夜造,这样就可以做到“有备无患”。上级领导经过一番兴师动众的“检查”、“调研”后,满意而归,总认为部下干的不错,各项工作都有成效;被检查者也“心安理得,皆大欢喜”,这样的作秀,既哄瞒了上级,也贻害下级,更苦了群众百姓。这应是典型走形式,务虚功,不作为,不负责任的“四风遗风”,应当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反思。

  检查工作、体察民情是领导人应该也是必须做的事情,如何得到民情的真相,我们的领导干部就应该像康熙六下江南,乾隆微服私访那样,不动声色的到基层走走,看看,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掌握工作的实情和真相,才能有利于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我们的领导干部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官,要热爱自己的子民,那么老百姓也自然拥护你,支持你的工作,你才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留取芳名”。

  检查工作、体察民情,进行调研、巡查百姓,当然是要到“百姓”中去,常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深入民众,不深入现场,怎能看到工作的真相。提前下通知,下级就可以把“迎检”做得“天衣无缝”,就可以用一些“遮羞墙”挡住你的眼界,就像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那些问题,该吃低保的吃不上,不该吃的吃上了,群众怨声载道,就是一些“通知”让下级把各种报表都按“上级要求”给填报好了,如果领导到村里走一走,问一问,问题就不会出现了,检查时浮在上边听汇报,看资料,到事先安排的点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不出问题才才怪哩!

  作为检查工作、下基层提前通知,有时是有必要的,需要召集人员等,但大多是没有必要,上级把工作安排了,就应该要有所检查、督促,可以随时随地,绝对没有必要让下级提前做好迎检准备。遏制“四风”反弹,就要扎扎实实地干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要务实,切忌务虚。前一段济南市通报的天桥区外事侨务办公室、区政府项目资金管理中心上报材料存的抄袭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很好的教材,两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表态发言材料内容大篇幅雷同,经与网络某文章对照,大部分内容一致,存在抄袭问题。此类现象与检查下基层提前通知同样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查处问责,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高压态势,推动全市作风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为了掌握工作的实情和真实的民情、民意,对于一些日常工作的检查、下基层没有必要早通知,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改改这一习惯的形式主义做法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