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把“矮小”当“晚长” 让孩子的身高不留遗憾!(槐荫医院专题填充内容)

2022-09-24 11:2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岳璋

  当孩子身高、体重不达标时,家长容易归结为“晚长”,当孩子青春期后再去就诊,往往看到骨骺愈合,已经没有生长潜能了,家长一筹莫展。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儿童身高是否矮小呢?一个是和自己比,就是生长速率是否达标;一个是和别人比,主要是指和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身高、体重大数据进行比较。

  “晚长”又名“体质性青春期延迟”,顾名思义,指青春期猛长和性成熟时间比同龄人出现晚。“晚长”的孩子通常有两个特点:1通常骨龄正常或落后于年龄。2一般有家族史,比如父亲高中或之后才开始猛长,或者母亲15岁后例假来潮。

  现在家长普遍重视儿童营养,像过去一样因为营养不良引起的晚长已很少见。区分“矮小”和“晚长”需要专家根据患儿体检、病史,结合相关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家长切勿把“矮小”当“晚长”,给孩子的就业、婚姻留下遗憾。

  如果孩子确诊是“矮小”,还有长高的机会吗?趁“骨骺线”未闭合,抓住增高黄金期。孩子有3大黄金成长期:0至3岁打基础、3至7岁生长速度相对稳定、8至14岁快速长高期。每个阶段环环相扣,科学管理孩子身高,制定合理身高增长计划,才能让孩子身高“步步高升”。

  儿童家庭护理注意要点如下:

  均衡饮食。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饮食注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少吃零食、甜品,少喝饮料,多补充钙和维生素D,其他维生素也要全面补充。

  加强运动。运动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长骨发育。弹跳类、伸展类的运动都有助于身高发育,尤其跳绳。跳绳能适度挤压骨骼、刺激骨骼生长。

  保证优质睡眠。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是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这期间如果孩子不好好睡觉,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沁。

  做好心理关怀。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个子矮小而产生心理负担。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和陪伴孩子。亲子锻炼、亲子阅读都是好方法,对孩子身心都有益。

  总之,家长应随时关注孩子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孩子个矮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咨询、就诊,切勿让身高成为孩子的终身遗憾!

初审编辑:高娜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