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在井内腾挪闪移,常被同事戏称为“灵活的胖子”
他认真检查每一个角落
井内空间逼仄,他常常弯着腰一忙就是一两个小时。
他有时会被“卡”住,需要侧身才能出来。
大众网记者 张娜
李建,济南热电供热二分公司副经理,32岁。李建的工作听起来有些“残酷”和难以想象:每天晚上9点开始,穿梭于济南部分主干道的供热管线井内,逼仄高温、难以呼吸贯穿他整个行程,一直到次日早上5点。期间,他会像一条潜伏在深海里的鱼,偶尔上来透口气,然后继续“深潜”。
地下8小时地上10分钟,他每天管道内“深潜”
10日,夜间的舜耕路车流稀少,这条繁忙了一天的南城主干道终于缓了口气,但是地下有个看不见的场所又忙碌起来,那就是供热管井。这也是李建的工作地点。
晚上9点,高184公分、重近200斤的李建在同事帮助下,打开一个热力井盖,灵活地下了井。管网滴漏、保温层、支架、滑拖、堵塞情况,他仔细检查着。
管廊很长,直径60公分的两条管线上下并排,离墙的距离远的30公分,近的只有20公分,管廊内深则4米多,矮则1米。他戴着口罩,顶着70多度的高温,在管廊内腾挪闪躲,还要一边处理发现的问题。为了避免被保温材料扎伤,他穿的一身长袖衣服,下井不过5分钟就全部湿透。
为了保持通风,路面上相邻的两个井盖是打开的,但有时距离长达100多米,李建常常在井下憋得喘不过气来。这次,125米的距离,他歇了4次,憋得脸有些发紫了,才蹒跚着爬出了井口。在地面上歇个10分钟,他惦记着井下的活儿没干完,惦记着工期得抓紧了,惦记着得赶在早上车流高峰来临时再多干点,喘两口大气,他继续“深潜”去了。
睡着了也能接电话,但要听录音回放
早上5点,忙活了一夜的李建爬出井口,收拾一下,准备回家睡觉。
上午6点到12点,李建在睡觉,其实又不是在睡觉。电话频繁响起,这次是班组打来的,下次是安全生产部门打来的,他总是手脚麻利地接了电话,处理完工作,然后倒头再睡。中午醒来,他第一件事就是抄起床头的手机听录音。
“我每次醒来,发现手机上接了十几个电话,但根本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李建有些不好意思,他为此专门下载了一个录音软件。回放一下通话记录,听听没有什么问题,这才放下心来。洗刷完,他下午1:00点到单位处理工作,然后晚上9:00点继续下井。
这就是李建的一天。
媳妇盼下雨他盼雨停,供暖需要担当和责任
李建负责公司的安全和生产,二分公司所辖供热范围包括南郊热电厂和金鸡岭热电厂周边区域,供热面积700万平方米。作为从金鸡岭热电厂输出的蒸汽主管网,舜耕路热网的安全不能出一点纰漏。从8月12日开始,李建已经在舜耕路地下管线“潜行”到现在,没有回家睡过一晚,这样的状态将持续至10月25日该热网冲水打压之前。
10月7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下雨了。李建的媳妇有些开心,一早就打电话问:“下雨不能下井了吧?今晚终于可以回家了?”
当天晚上,李建让同事在井口支起了帐篷,像往常一样下井了。“我媳妇盼着下雨,我盼着雨停。供暖的事耽搁不起。”
“舜耕路热网已经运行了15年,管龄老化,小问题很多。要提前做好准备和防范,供暖期间不能出一点问题。”在李建看来,这是他工作的原则和底线,但在别人看来,是他作为一名供热人的担当和重责,他用自己的“暗夜行”,护了一个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