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乡村“变形记”净了街面美了村庄

2016-06-22 16:30:00 来源: 济南日报 作者: 陈加宝

  

  洒水车开进村庄道路。保洁员定期清洗村庄垃圾桶。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保洁待遇。现代化保洁模式向农村延伸。

  上午10点,在党家街道办相家村,82岁的王世龙坐在家门口树荫下,不断与村民打招呼,村子环境整治后,他在路边纳凉次数明显增加,“放在几年前,可不敢长坐,到处是蚊子。”

  从相家村村头到村里,到处都可见村民聚集打牌、聊天、下棋……不亦乐乎,村书记窦子祥告诉记者,都是因为环境卫生变好了。几年前,相家村还是个脏乱差的贫困村,美丽乡村活动改造后,城乡环卫一体化全部覆盖,垃圾定时收集,道路专人保洁,村里变了个模样。

  而在十六里河街道办瓦峪村村间道路上,一辆洒水车和机扫车前后呼啸而过,路面焕然一新,路边垃圾桶专人清洗,这种“城里人”的待遇让村民直言办了件大好事。

  村居换新颜,环境更优美,城乡更文明。这“点石成金”般的抓手,就是近年来市中区持续推进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中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城郊六个街办102个村,15万农村人口全部享受城市保洁待遇,有效地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一个个村庄上演华丽“变形记”。

  喜看新变化 机扫车开进了小山村

  早上6点多,是兴隆环卫所司机赵兴军最忙碌的时候,他要到各村去把生活垃圾装入垃圾车,再拉到皇上岭转运站。“天这么热,垃圾一旦清运不及时,散发出来臭味,影响村民生活。”从事垃圾运输3年了,目前所里像他一样专职运垃圾的司机有6个。

  对农村而言,城乡环卫一体化不是简单的设置几个垃圾桶,而是一场生活习惯的深刻变革,是一次“村民”到“市民”的蜕变。自2011年起,市中区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城郊六街办102个行政村(居)全部达标验收,较为完善的保洁、垃圾收运体系逐渐形成。

  然而,受基础薄弱、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脏乱差问题。去年以来,市中区连续加大投入,城郊环卫所全部下移街办,增强街办自主性和能动性。据市中区城管局统计,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以来,市中区城郊六办先后配备25辆压缩车、6辆洒水车、6辆机扫车,5000余个垃圾桶及400辆人力三轮车,农村保洁员达到700人,全区垃圾日收集量也由原来的400吨增加到600余吨甚至700吨。

  在兴隆办事处郑王村,村级道路长达两公里,全村配备7名保洁员,分段负责,每天村书记或村委员都会在村子里转悠,查看卫生。为调动保洁员积极性,除了正常工资之外,村内设置浮动奖金,奖励表现良好者。而在兴隆街办侯家村,40多岁的王寿清正在清扫路面,每天早上7点上班,一天两趟。“村里道路每天有人扫了,垃圾也及时收走,慢慢的村民乱扔的习惯也就改了。”

  进入党家街道办宅科村,眼前更是一亮,宽阔的柏油路,干净靓丽的文化墙,夏天晚饭后村头小广场也成为村民广场舞的聚集地,村内道路直接由机扫车前来清扫。“可是好很多了,比城里都干净,路面平整,村里干净,谁都不会乱扔了,可是办了件大好事。”72岁的朱文轩表示。

  记者日前连续走访兴隆、十六里河、党家及白马山办事处等近10个村,感受城乡环卫一体化带来的变化,听到的是村民难得一致的称赞,崭新的文化墙、平滑的柏油路、一排排绿色垃圾桶整齐摆放在路上。“可是干净了”、“比以前强多了”、“蚊子苍蝇少多了”……质朴的村民无法用太多的词汇表达欣喜,简单的话语中却透着浓浓的满足。

  区街村联动 市中打响农村垃圾“歼灭战”

  身边环境的改善是村民最看得见的实惠,这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市中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去年以来,市中区吹响城乡环卫一体化“集结号”,上演了一场罕见的、声势浩大的农村垃圾“歼灭战”,城郊6个办事处、102个行政村全面向“三大堆”宣战,一些积攒几十年的垃圾堆被彻底清理,村民感受到干净带来的欢愉。

  市中区委书记朱红方多次强调,全区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整合力量统一行动,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完善常态化考核机制。区长王勤光也多次要求,着眼于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认可度,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引导群众主动、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来。

  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举措。区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城管执法及城郊环卫工作重心下移的意见》,将城郊环卫所日常管理工作全部下沉至街道办事处,发挥环卫所专业化管理优势,配合办事处更好地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有关工作。区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多次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调度督查,并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列入全区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并作为文明村镇评选前置条件。

  为强化对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责任考核,区城管局牵头,设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办公室,各办事处组成一体化工作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联络人的职责及联系方式,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全力推进各项举措。

  经费保障方面,市中按照财政扶持、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等多元化投资原则,建立以区为主,区、街、村分级投入体制,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运营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去年投入3000万元,重点扩充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设备,今年进一步加大了保洁用工投入。密织“考核网” 第三方督办“有图有真相”

  “白马山街道山凹村往南20米路西胡同西口河道边有垃圾”,在市中区城管局副局长任涛的手机上蹦出一条信息。图片在微信群被上传。有图有真相,没法否认,白马山环卫所相关人员看到后紧急前往处理,两个小时后,微信群里上传整改后照片。“如果一天没有上传整改图片或第二次被发现还没有整改,那么就会直接被扣分。”任涛说。

  这个微信群就是市中区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微信群,是区城管局引入第三方考核的平台之一。第三方考核是市中区强化考核智慧棒的创新举措。为构建长效监管机制,由区城管局牵头,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街道办事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检查评分,考核结果每周通报,并对街办进行排名通报。考核结果与经费挂钩,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将被扣除奖励经费。

  市中区确定第三方考核+月度互评+日常考核的模式,区城管局一体化办公室联合第三方对城郊六办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考核,并将检查问题通过工作简报、通知群、考核通报等形式下发至各责任单位,督促街办加大工作力度。各街办检查机制也建立起来,工作人员对村间道路、村居主街道基本能够每日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在此基础上,今年3月份,市中区正式成立市民巡访团,首批团员10人,“建言大王”辛安任团长,其余人员由社区居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以及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组成。巡访团成员,采取集中与分散、明查与暗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对全区城市管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作进行巡访、检查、监督等,并将发现的问题以图片、视频形式发送给相关部门处理,这一独立第三方的火眼金睛和直言不讳是对全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又一强力助推。

  创新“遍地花” 多元化探索管理新道路

  在十六里河街办石匣村,“包工头”王丙印正巡视他的“地盘”,他“手下”一共有4名保洁员,分成4个路段,他每天拿个捡拾器,不停在村里溜达,打扫干净的可以有奖金,不干净的会被当场批评整改。村里把保洁任务承包出去,如果发现问题,也会扣王丙印的承包费。

  这是种承包制,也是市中区在探索城乡环卫一体化多元化道路的一个缩影。加大投入固然可以增强硬件设施,增加用工投入,但如何构筑长效机制,真正将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坚持下去呢?

  市中区总面积的2/3是农村,地域广且发展不均衡,既有兴隆青桐山这样的偏远山村,又有七贤前后龙这样的城中村。立足区情实际,市中区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中,城郊各街道办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推进道路,提高运行效率。其中,十六里河街道“一村一策”保洁模式和白马山街道市场化运行机制最具代表性,也最见成效。

  十六里河辖区因其南北地区的差异比较大,保洁工作采取北部地区走市场化对外承包,南部地区主要下放至各村居;垃圾收运和公厕管理由办事处直接管理。十六里河街道办对16个村和1个居委会从整体情况、管理方式、保洁效果、责任落实、保洁员工作状态等方面进行逐一研究,梳理出每个村居环卫保洁的“重灾区”、管理方式的漏洞及不能长久保持的突出问题等,建立以书记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城乡环卫一体的微信平台,纪委、检察室、各管区、环卫所、执法中队、社区、居委会等部门积极配合,发现问题,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微信平台,实时上传,及时处理。

  而白马山街道办则立足村居多为城中村、临近二环路主干道而便于集中管理的实际,直接承担起全部村内保洁和公厕管理,并引入物业保洁公司,道路保洁和垃圾收运一步跨入市场化运行,辖区环境卫生取得立竿见影的良好改观。

  不管采取哪种模式,市中区城郊各街道办都在奋勇争先,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街办村居实际的管理模式,探索永无止境,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攻坚克难关 城乡环卫一体化还须通盘抓

  “市中区的最大区情就是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必须站在发展的新高地,站在道德的新高地上来统筹全域发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指出。全区城郊各街道办和区城管局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重点问题重点攻坚,区委宣传部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全力做好城乡环卫一体化这份考卷。

  “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把社会、政府共建的环卫资源普惠于广大城郊地区的村居和群众,同时引导农民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提升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市中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也不可否认,目前一些偏远山村还没有完全理顺,需要进一步推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村民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仍需要培养。“个别村民还是习惯出门随手一扔,哪怕前边就是垃圾桶”,在白马山大涧沟河道附近一保洁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市中区正加紧城郊环卫设施建设,党家辖区内的转运站主体施工已完成,待完成设备购置工作即可投入使用;十六里河辖区内规划的一处垃圾转运站也已开工建设,白马山、七贤、党家三个街道办完成垃圾桶布桶点固定、管理工作,并且进行地面硬化、提升改造。上述设施全部建立后,全区垃圾收运体系将更加高效和便捷,运行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硬件的提升可以靠投入进行,但‘软件’的提升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宣传引导,更需要精准到位的群众工作”,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市中区正在全力推进旧改棚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随着城郊项目开发、拆违控违等工作的加力推进,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同时要盯紧群众满意度,从服务管理、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等方面统筹施措,通盘来抓,突出街办主体,向村居发力,下苦功,做细活,真正让美丽乡村遍布市中城郊各个角落。”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山东雷雨大风逼停21趟列车 济南东汽车在积水趴窝

    QQ截图20160622091450_副本.jpg

    6月21日,济南东城下起暴雨,傍晚有汽车被困水中。不仅是从青岛到济南的列车出现了中途停车,G195次从北京出发途经济南的列车也晚点了。21日晚上10点,网友“-小于同學-”将列车广播发上微博,称G277次列车由于章丘至淄博段的雷电天气,线路设备无法供电,晚点256分钟。[详细]

    06-22 09-06齐鲁晚报
  • 济南去年月均工资4882元 比上一年度增长506元

    u=2940285861,929717368&fm=21&gp=0_副本.jpg

    记者今天从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根据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南市统计局《关于公布2015年济南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规定,2015年我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882元,比上一年度增长506元。[详细]

    06-22 09-06济南日报
  • 济南长途西站新开5条线 最全时刻表在这

    read_image.jpg

    记者从济南长途西站获悉,近日西站新增5条新线路,分别为济南—东胜班车,发车时间17:10;济南—无棣班车,发车时间10:50;济南—濮阳班车,发车时间14:15;济南—海阳班车,发车时间6:30,8:30,10:30,12:30, 14:20,16:00,18:00;济南—东营班车,发车...[详细]

    06-22 16-06大众网
  • 济南泉水博物馆两展馆招标 最快秋季面市

    备受瞩目的泉水博物馆项目近日又有新动作。除了开始招标建设的泺源堂泉水文化展览馆和百花园自然地质展览馆外,还有位于大明湖新区超然楼一楼的泉水互动体验展览馆和位于环城公园五莲轩的泉水民俗展览馆。[详细]

    06-22 16-06生活日报
  • 游客泉池泡脚难禁 可借鉴旅游黑名单制

    省城迎来高温天气,去泉边纳凉消暑的市民多了起来。笔者以为,泉池泡脚频频上头条,损害的是城市整体形象,降低了旅游市场的文明层次。泉池泡脚何时不再上头条,这不仅是对一座城市管理智慧的拷问,也是泉城济南文化建设的晴雨表。[详细]

    06-22 09-06齐鲁晚报
  • 醉酒男坐出租吐一车 拒绝赔付还打司机

    19日晚上,出租车司机仇师傅在全福庄附近拉上三名醉酒男子。天桥巡警二中队民警接到警情后,迅速赶到了现场,民警及时制止双方的进一步冲突,但是现场调解无效,随后将双方移交黄台派出所进一步处理。[详细]

    06-22 09-06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