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战“疫” | 一线党旗红系列报道——致敬!全区496个卡口的守护者们

2020-03-11 18:22:15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在历城区战“疫”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四方,但有同一个目标;他们散布各处,却凝成一道防线;他们伫立寒风,是为了给其他人温暖;他们离开家门,是为了让更多人回家。他们,就是坚守在全区496个卡口的守护者。

  高速出入口的“绿马甲”

  田勇,历城区郭店高速出口检疫点的志愿者。2月1日,郭店高速出口检疫点临时党支部成立,田勇担任党支部书记兼防控点交通组组长。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田勇一刻都不敢停歇,和同事们每天都要穿上有反光条的绿马甲,站在高速路口的两侧,指挥、监测着来往车辆。

  “大部分车辆都能配合我们的工作,但也出现过一些特殊的情况。”一天,一辆河南牌照的小轿车在检疫点停车检查时突发故障,怎么也启动不起来。司机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急得满头大汗,情绪非常激动,从停下车就一直大声抱怨,言辞十分激烈。田勇一边安抚小伙子,一边让同事联系汽修厂。原来,小伙子带着老婆孩子,打算去大连探亲,已经在路上连开了两天两夜,孩子年纪小,两天来一顿热饭都没吃上,现在车子坏了还要被劝返,小伙子又着急、又心疼,忍不住发起了脾气。

  田勇给他们倒上热水,让他们在车里等一会。赶紧跑回屋里给这一家煮了三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又把自己带来的方便面、八宝粥等吃的装到方便袋里。当田勇把面条和一袋食品送到他们手上时,小伙子明显愣了一愣,脸红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些东西你们一家三口拿着路上吃吧,你也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咱们都得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携起手来才能把疫情控制住”,“对不住啊大哥,我太着急了,谢谢你们的面条和食品,抱歉给你们添麻烦了!”一家三口吃完了饭后,汽车修理厂的师傅也把车修好了,他们按照原路返回。

  像这样的突发事件,田勇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每个路过的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的难处,唯有以真心换真心,才能赢得大家的谅解。像田勇一样,在历城区各个高速路口关卡上的坚守者还有很多很多:有近250名交通干部职工,有300余名公安、防疫部门和属地街办工作人员,还有100余名各界志愿者。当车辆大量涌入,是他们昼夜不息,守住了进出城的卡口,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小区、楼宇里的“红袖章”

  张仁梅,是历城区委党校的一名“双报到”党员。在接到全区“双报到”通知后,张仁梅和同事们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报名成为了一名社区防疫工作志愿者。

  据了解,她守护的地方是东风街道华能社区。该小区是开放式小区,外来流动人口和租住户多,排查登记难度较大。疫情出现后,原来四面八方贯通的小区只留下了一个进出口,来来往往的车辆被阻隔在小区外面,也把一份潜在的危险隔绝了起来。张仁梅要做的,是在进出口对进入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登记排查,有效加强人员的管理。从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开始,张仁梅就和社区工作者成了在一线并肩的战友。

  这几天,随着企业的复产复工,张仁梅又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协助做好鑫苑鑫中心的信息摸排和疫情防控工作。鑫苑鑫中心是商务楼群,企业集中,人员流量大,通过摸排,张仁梅和“战友”们发现早晨七点半到八点半、中午一点半到两点半是该楼员工进出高峰期。于是,针对该楼特点提出了人员管控的两条措施:一是每天上午七点半前必须到岗到位;二是值班时间内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不得脱岗。每一天,张仁梅和同事都会提前到达现场,组织进楼人员有序测量体温、信息登记,并引导扫描二维码登记来访信息。有时高峰期人很多,就需要一边检测体温,一边维持秩序,耐心解释,确保大家有序进入。

  事实上,历城区在全区的81个社区、266个村以及42个楼宇,都设置了进出卡口。在卡口上,有党员先锋岗、退役军人岗、“双报到”单位岗、人大代表岗、志愿者服务岗等岗位789个、1.2万余人,确保每个卡口24小时不少于2人。

  家门口的“防护服”

  仇加强,是唐冶街道鲁商凤凰城社区书记。前几天,社区有两户居民从武汉返回济南,现在还没有出隔离期,每天下午一点半,仇加强都会穿着社区统一配备的防护服,给这两户居民送蔬菜水果,保证他们的日常食品供应。

  “您好,我是居委会的小仇,麻烦您开一下门!”抵达其中一户居民的家门口,仇加强敲了敲门。屋里的人很快打开门,大家都戴好了口罩,两个大人很热情,还有小朋友在门边悄悄探出头看。“今天除了蔬菜外,我们还搭配了一些水果和牛奶,孩子小,多吃点水果别上火!”仇加强把东西递到他们手中,他们连声道谢。最后,仇加强还叮嘱一句:“平时注意家里多通风,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们说。”

  除了送菜上门外,仇加强还要24小时给这两户居民“守门”,万一他们出现特殊情况,可以随时帮忙。一次,其中一家的老人需要降压药,药的品种比较特殊,眼看家里的快吃完了却不能出门买药,联系经常买药的商家又没有上班,一家人十分着急,没有办法只能向仇加强求助。仇加强在微信群里询问社区居民有没有服用同类药品,同时联系周围各大药店的店主咨询药品来源,费了好大的劲,终于在市中区的一家药店里找到了这种药,他立即开车过去将药买来,送到这家人手里,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在疫情面前,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能多做一点就要多做一点,居民在家隔离,他们本身就很有压力,能够给他们上门服务,聊聊天,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疫情防控开始后,历城区2500余名农村和社区工作者,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守候者”“守门人”,他们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用一份忠诚、一种责任、守住了抗击疫情最关键的一环。(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明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范明昱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