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帅
文/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帅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写下这一份份入党申请书的,都是刚加入社区24天的“巾帼卫士”。在24天里面,她们看到了党员冲锋在前,也亲自参与亲眼见证了基层一线的默默付出和坚持坚守,她们决定要向一名党员一样去战斗,把责任和担当书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抗“疫”夫妻档:不同的岗位,一样的坚守
郭怡,进入文化东路街道文恒社区24天,2月3日提交入党申请书。在这24天里,她每日入户排查、统计返济人员、办理复工人员临时通行证,往返于楼院与社区的一线的社区工作者。
郭怡的丈夫是守在疫情一线、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第一时间提交了去湖北黄冈定点支援请战书的警察。
“我是一位妻子,一位2岁孩子的母亲,更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疫情当前,丈夫作为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深深感染着我、震撼着我。我也将以党员的标准践行忠与诚,当好隔断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居民家门口的‘守门员’,国有难,召必来,吾必在!”
延父之名:擦亮党员“先锋”底色
刘清菊,进入文化东路街道山师东路社区24天,2月13日提交入党申请书。
刘清菊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村干部,年轻时带领村民创业致富,退下来也是村里的“热心人”。在疫情期间,父亲虽然回不了家乡,但是作为共产党员,时刻为家乡的防疫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父亲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天生就是英雄,但是敢于在困难面前挺身而出,挡在老百姓面前的,就是党员!”
在父亲这位老党员的言传身教下,刘清菊在进入社区短短的20多天里面,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挂横幅、贴宣传单、入户排查、量测体温……她看到了街道、社区、志愿者中的党员同父亲一样,以不同的形式为防疫做着贡献,在工作两周后毅然决然的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个春节,她是“不孝顺”的女儿,“不称职”的妻子,“不合格”的母亲,但是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前沿阵地,她以一个党员的标准冲锋在前,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榜样的力量:我要像党员一样跑在前面
雷红,进入文化东路街道山师东路社区24天,2月13日提交入党申请书。
“一批批的党员不顾安危,舍小家为大家,逆行抗‘疫’……作为共产党员的他们没有一丝丝犹豫,选择了义无反顾。”这是写在雷红入党志愿书首页的一句话。雷红说,当看到84岁的老党员钟南山院士心忧民瘼,不辞辛苦,奔波一线;当看到山东各大医院党员纷纷请战前线,义无反顾的奔赴武汉;当看到平均年龄为63岁的“老悍头”志愿者们每天背着50多斤一桶的消毒液在各个院区消杀;当看到社区工作人员自过年以来每天24小时不休息,只为居民守好家门前的“第一道门”…… 雷红决定,她也要向这些榜样一样,加入党员勇敢逆行的行列。
在抗“疫”期间,雷红负责对实有住房、实有人口的防疫情况展开全面排查登记。有时候,前一天晚上入户摸排信息、回社区整理数据到凌晨3点,简单歪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又立刻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一天新的奋战。在这场战“疫”面前,在岁月静好的背后,是雷红们义无反顾的守护,是默默付出的负重前行。
年轻的担当:成为党员是我冲锋陷阵的信仰力量
张颖,进入文化东路街道万豪社区24天,2月22日提交入党申请书。
“居民的信任和鼓舞是我坚守在社区岗位上不竭动力,能够成为党员是我冲锋陷阵的信仰力量。”作为万豪社区志愿者里唯一的“90后”,张颖在防疫期间担负起了大大小小“抛头露面”、“通宵达旦”的工作。因为年纪最小,还没有结婚,在24小时值守、随时到制定点位接收返济任务下达时,张颖对社区的工作人员说:“通宵值班让我来吧。大家平时都很辛苦了,我没结婚没有小孩,一身轻松,放心的交给我吧。”这样一值,就是连续3晚。她不怕苦、不怕累,只要任务一到,一定会冲在最前面。
张颖说:“在疫情期间,看到不计其数的党员向前冲,毫不退缩,我也要加入这个队伍,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想和所有的党员站在一起,守护家园,想和所有的居民一起加油,一起期待花开疫散。”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帅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打造“1+N”模式、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融入管理中……3月21日,天桥区召开全面深化基层网格化治理工作推进会议,强化党建引领,将基层网格化治理作为推动天桥区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赶超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和谐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