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文化美文写作系列指导之三————老屋流连

2018-05-02 11:24:00 来源:  作者:

  我的小小山屋 

  ●张 炜(中国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作协主席)

  (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济南),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

  (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

  (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不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这真是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我目不转睛看过了一个个山屋,心里正打谱在某一天搬进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

  (5)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的时刻,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起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疼。

  (6)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和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究竟怎样调整?没有说。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把我们自己淹死了,可我们仍旧在一刻不停地往这浑浊的污潭中加水,一直弄到彻底的灭顶之灾。

  (7)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计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简朴生活是一种自由,一种浪漫,一种心安理得和一种和谐自如。两年的时间里,我前后换了两个山屋,但几乎没有在城里长时间生活过。一切正常,收获甚丰。没有那么多电话电传和呼叫的催逼,没有因为争夺生存空间而招致的可怕倾轧,没有呛鼻的煤烟和汽车尾气,没有一天二十四小时的马达轰鸣。

  (8)这里没有时髦信息网络消息快报慢报,没有铺天盖地的报刊杂志,更没有花男绿女和荧屏把戏。我宁可做一个背时的无知之人,一个当代懵懂。可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缺失什么,没有耽搁任何要紧的事情。相反,我提高了工作效率,把握了劳动时间,还赢得了双倍的安宁和健康。(摘自《读者》)

  小屋 李永祥

  落日黄昏,是极惹人愁思的时刻,而这一刻,百鸟归巢,群鸦返林。墙的一角时而传来频频之音,夜显得异常的深邃和静谧。我的小屋就坐落在城市的边缘,没有霓虹灯,没有喧嚣。每到夜晚,谛听着万籁之乐韵,感悟着往事今生。

  我为自己的小屋起名叫“藏珍阁”。因平生无他好,痴迷书画,惯写山水题画诗以自娱。虽不是什么名家之作,但每一幅画,每一首诗,均带着几分感悟,几分闲适。对于自己是一种修养、一种阅历,是他人无法涉足的抒发自我情感的仙境,是人生和心灵感触相互碰撞的火花,是自己难得的“珍品”,便倍加珍惜。再加上爱人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珍”字,既包含着对妻子的一份珍爱,也融注着对小屋的眷恋之情。

  当寂寞和忧烦之时,有诗有画相伴,有妻子的鼓励,便会忧烦顿消。明盏之下,品着清清的香茗,静静地聆听着弯弯的流泉之声,思尘尽涤,便使低落的情绪得以振作。握一卷线装古书,读几行诗,虽神仙不知其中乐趣,唯自己方解其中深蕴……

  静观每一幅书画,静赏每一首诗,都是在营造着一个氛围,酿造着一种情调。就像一部部人生轨迹之乐章在撩拨心弦,悠长的情绪绕梁三日。那种忘我的情思,好像步人仙境一般,是对心灵的慰藉,是对人生的参透彻悟。

  当小屋成为自己生活乃至生命中一个重要部分的时候,容天地之精华,才能进入超越一切的精神创造的自由王国之中。面对四壁的山山水水,便会唤醒你藏在心灵深处的诗意。阵阵微风吹来,柳条轻拂,飞絮萦回。窗外有绿竹万竿,垂翠欲滴,树上禽鸟相向,双畅啼鸣。鸟儿不时伸头探脑窥视着屋里的主人,似乎在聆听着主人的吟咏。“一轮明月窥书轩,攒露千滴把墨研。夜夜借竹描翠影,几行春燕不南迁。”(自作诗《借月》)这就是我的小屋,一位能够吐露真情的朋友。

  多少回,我曾想,只要有陋室一间,借月光诵读诗书,日日与圣贤晤语,与家人、朋友分享这种快乐,这是何等的幸福!再以书以画相伴,此生足矣!

  老屋 李汉荣

  老屋已经很老了,它确切的年龄已不可考,它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多岁了。修筑它的时候,遥远的京城皇宫里还住着君临天下的皇帝,文武百官们照例在早朝的时候,一律跪在天子的面前,霞光映红了一排排掀起的屁股,万岁万万岁的喊声惊动了早起的麻雀和刚刚入睡的蝙蝠。就在这个时候,万里之外的穷乡僻壤的一户人家,在鸡鸣鸟叫声里点燃鞭炮,举行重修祖宅的奠基仪式。坐北朝南,负阴抱阳,风水先生根据祖传的智慧和神秘的数据,断定这必是一座古宅。匠人们来了,泥匠、瓦匠、木匠、漆匠;劳工们来了,挑土的、和泥的、劈柴的、做饭的。妇人们穿上压在箱底的花衣服,在这个劳碌的、热闹的日子里,舒展一下尘封已久的对生活的渴望;孩子们在不认识的身影里奔来跑去,在紧张、辛劳的人群里抛洒不谙世事的喊声笑声。感受劳动和建筑,感受一座房子怎样一寸一寸地成形,他们觉出了一种快感,还有一种神秘的意味;村子里的狗们都聚集到这里,它们是冲着灶火的香味来的,也是应着鞭炮声和孩子们欢快的声音来的。它们,也是这奠基仪式的参加者。也许,在更古的时候,它们已确立了这个身份。它们含蓄、文雅地立于檐下或卧于墙角桌下,偶尔吐出垂涎的舌头,又很快地收回去了,它们文质彬彬地等待着喜庆的高潮。哦,土地的节日,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座房子开始生长。

  我坐在这百年老屋里,想那破土动工的清晨,那天大的吉日,已是一个永不可考的日子。想那些媳妇们、孩子们、匠人们、劳工们,他们把汗水、技艺、手纹、呼吸、目光都筑进这墙壁,都存放进这柱、这禄、这窗、这门上,都深埋在这地基地板里,我坐在老屋里,其实是坐在他们的身影里,坐在他们交织的手势和动作里。

  我想起我的先人们,他们在这屋里走出走进,劳作。生育、做梦、谈话、生病、吃药;我尤其想起那些曾经出入于这座房屋的妇人们,她们有的是从这屋里嫁出去,有的是从远方娶进来,成为这屋子的“内人”,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纺织、缝补、洗菜……她们以一代代青春延续了一个古老的家族,正是她们那渐渐变得苍老的手,细心地捡拾柴薪,拨亮灶火,扶起了那不绝如缕的炊烟。我的血脉里,不正流淌着她们身上的潮音?我的手掌上,不正保存着她们的手纹?我确信,我手指上那些“箩箩”、“筐筐”,也曾经长在她们的手指上,她们是否也想象过:以后,会是一双什么手,拿去她们的“箩箩”、“筐筐”?

  我坐在老屋里就这么想着、想着,抬起头来,我看见门外浮动着远山的落日,像一枚硕大、熟透的椅子,缓缓地垂落、垂落。 我的一代代先人们,也曾经坐在我这个位置上,从这扇向旷野敞开的门口,目送同一轮落日。

  暮色笼罩了四野,暮色灌满了老屋。

  星光下,我遥看这老屋,心里升起一种深长的敬畏——它像一座静穆的庙宇,寄存着岁月、生命、血脉流转的故事……

  【三篇散文比较赏析】一般来说,作者呈现在文字里的必须是经过自己审美体验和情感浸润后的生活,这种生活已经不是原生态的生活,但却比原生态的生活更集中、更富表现力。张炜《我的小小山屋》是现实之作,行文'中基本上没有虚构的成分,又何以能如此动人呢?原因是触手可及的细节和攫取人心的真情实感打动了人。文章借山屋写自己对安静的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简朴生活是一种自由,一种浪漫,一种心安理得和一种和谐自如”。山屋是作者选择的材料,小屋既是容纳作者情感和文章主题的容器,又是文章行文的线索,小小的山屋串起了众多的材料。围绕着山屋,作者写了许多生活细节,这些细节再现了自然淳朴的生活场景:“果然,这儿的山屋让我有了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更有了安定的志趣。奇怪的是深夜寂山并不使我害怕,听了猫头鹰的长号也安之若素。百鸟作歌,林兽和鸣,溪水在山恻回响。这样的时刻多么适合回忆,回忆青春年少时光。回忆无拘无束的日子。”在文章中,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组成文章充满灵性的血肉。

  李永祥的《小屋》写得细腻生动,语言诗意有张力,内容富含哲理。透过这间屋子,我们看到了作者读书写作的诗意情怀,这也是作者追求充实高雅生活的写照。这个主题其实和高考湖南卷作文题“诗意地生活”相契合,这是“文本摇动心灵”中的题材摇动、主题摇动。作者抓住了“小屋”内外的景色。用细腻且充满感情的笔触进行描述,用传神的细节进行刻画,房子的景色是“实”,而阐发的情感和哲理是“虚”,在描述中寄寓哲理,抒发感受。有情、有理、有事、有人。这样的语言是比较容易模仿的,同学们可以试着模仿具体语段。

  李汉荣的《老屋》是借物写事写人的典范之作,老屋“寄存着岁月、生命、血脉流转的故事”,这是文章的中心,在结尾才点出。而在前文,作者写了老屋的建造过程、老屋中的人生际遇,寄寓了一种生生不息的传递的主题,这和高考广东卷作文题“传递”连通,也可以作为“题材和主题摇动”的例子。另外。文章将叙述、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充满张力的语言风格。这样的语言,容易在考场上迅速成文,同学们可以重点模仿。

  写作技法归纳: 借物写事 一线贯穿 细节传情 虚实结合

  理念导引我们有必要理清什么是真实的素材,什么是虚构的素材吗?朱自清先生把真实分为现象的真实、逻辑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艺术总是在两个世界间往返徘徊,一个是有客体存在的行动的及其表现形态的现实世界,另一个则是被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看成“真实印象”的暗示之中隐隐约约显示出本质的虚幻的个性世界,一个依靠心灵感悟才能发现的世界。有人说,现实世界最重要,因此,要仔细观察世界,然后真实地录写,甚至不允许虚构作品;也有人说,文章不是现实的产物,而是心灵世界的舞蹈,所以,没有虚构和联想想象的作品就是没有才情的作品。其实,文章是现实的和还是虚构的都不是很重要,文章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真实”。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千古名句,因为其虽夸张却写出了情感的真实,以此写出了塞北的寒冷;而杜牧的名诗《江南春》,明代著名诗评家杨甚曾“很蠢”地提议将“千里莺啼绿映红”改为“十里莺啼绿映红”,因为距离之远完全不可能听到和看到。不过,几百年过去了,也依旧是“千里”,因为“十里”虽接近现实,却失去了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其中的情感真实是春天那美好的景色旺盛地占据了千里那样广阔的空间!

  写作最重要的是将现实中的真实世界吸纳到自己的心灵中来,然后,用自己的个性才情进行重组 和熔铸,调剂成与自己的语言感觉融为一体的“文章原料”,再和需要写作的主题相连通。如果说待写作的主题是水渠的话,那么,“文章原料”就是活水,文章就是从这个水渠中流出来的“文章原料”之水。

  散文中“写物”是最常见的技巧,而伴随着“物”出现的是线索和细节。用“物”串起写作素材,围绕着“物”进行细致的场景和景物描摹,更是水到渠成的写作教巧。同学们可以在“仿写随笔”写作中进行“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的专项训练,这样再加上整篇作品的阅读摇动,写出精彩的文章就很容易了。

  下水作文之一

  套到高考湖南卷作文题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

  例文: 小屋(诗意地生活 )

  我有一间书房。

  不大,只有10余个平方。

  这是在买房的时候,我和妻子在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要让我那些随我漂泊的书,有一个安稳的家。

  屋里有我特意买的羊皮灯,上面抄录着《陋室铭》的书法。四壁和书架都精装修了,这当然不是陋室。我想,刘禹锡的书房也不应是陋室。这是文人的一种情怀,暂且就叫“诗意”的情怀吧!

  我喜欢将玻璃擦得亮亮的,这样可以随时观赏窗外河边的风景。我住在三楼,当时要安防盗窗,我极力反对,因为那如牢笼一样的栅栏和我诗意地生活的理念相左。但是,小偷又不能不防,为此,我特意请教了做护栏的师傅,他们说,可以不全封,只封一少半,而护栏是向外伸展的,这样小偷就无法攀援上来了。我又安装了封闭的报警系统,这样一来,既照顾了我饱览窗外风景的嗜好,又将安全工作做到了位。

  本来,以前我就不喜欢走动,现在,有了这样满意的书房,我更将我的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读书写作上。书买的越来越多,花草栽的也越来越旺盛了,我的书房自然成了一道风景。我有时将我的朋友带到书房里,他们都感叹:真是个好地方!

  我越来越迷恋深深地陷在书房的幽深气氛中的感觉。最好是夜晚,外面的喧嚣已经沉寂,内心的波澜开始涌起。洁白的灯光,泛黄的书页,墨黑的方块字,都从静谧中活跃起来。我的眼光是一只具有魔力的手,在它的抚摩之下,文字成为形象,或站立,或舞蹈,都和我心灵中的节奏相应和。这时候,我的褐色的书桌仿佛是一片奔涌着热浪的大海,我的书籍就是汪洋中的一艘艘船,而我手中的笔就是船桨。

  书桌的小,是受了书房的限制,这样,我的领地就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领地上,书本比书桌小,笔尖又比书本小,而笔尖是我获得智慧的最佳武器。和局促相对的是驰骋,而笔尖的驰骋又是无限的,足以涉猎古今,足以游走龙蛇。上溯可以抄写《诗经》,下启可以抒发心志,适合于心灵耕作,灵魂舞蹈。这个如点的笔尖,是我开垦智慧荒地的犁铧。

  也许我们只看到了有形的书籍,文学、地理、历史著作,以及各种期刊杂志之类。而那些白纸,却是另一块土地,也会生长出树木、庄稼。这些植物也有根叶,也会荣枯,也有春华秋实,那是人类文明文化的鲜花和硕果,我们叫作名人和学者,他们都是从书房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植物。和那些名人学者相比,我只是一株卑微的小草,但我也有我的盎然绿意,我也有我的诗意生活。

  我把工作之余的书斋生活当作艺术享受,读书、写作、品茶、欣赏音乐,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我的书房。白天,我在讲坛上逸兴横飞;夜晚,我在文字中默默穿行。每一个夜幕垂落的夜晚,我眼中燃起对文学和文字的渴望,笔下流淌出生命的清泉。这种诗意的生活是书为我营造的,我沉浸在一种虚无缥缈的境界中,书房失去了它坚硬的外壳,成为我精神生活的一袭纱衣!将书房穿在身上,我居然有了这样诗意的想象。

  虽无大名无大钱,每晚却有文字寄情养眼。

  无须四处乱转,书房内就有最好的食粮——文学的诗意。

  教师下水感悟 写“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找到一种能够寄托“诗意”的活动,因为这里的“生活”是动词,这个活动又要有一个相关的事物来容纳和寄寓中心,这个事物最好能成为串联材料的线索。根据自己的特点,我写了“读书”,进而找到了适合的事物——书房,用书房贯穿材料,融汇了两篇文章的构思特点,开头和骨架借鉴《小屋》,结尾仿照了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见人教版教材第二册)的结尾。

  下水作文之二 老屋

  老屋已经很老了,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夕阳下,静静地坐着。时间似乎停止了,而它的思绪还在流淌。时间给了老屋许多故事,可这些故事对于成长的年轻人又有多大的作用?

  老屋是祖上的产业,存留着往昔家族繁盛的痕迹。雕梁画栋,飞檐斗拱,让人产生迟暮美人一样的感慨。老屋传递着一种沧桑的变迁,留存着一个家族辉煌的历史,而这些,和这块地皮的经济价值相比,如同秀才遇上了野蛮的强盗——任你说破大天,也难以挽回被拆除的命运。

  围绕着老屋的存留问题,家族中已经开了好几次会议。坚持修葺后留下老屋的只有奶奶一个人。奶奶以前是大家闺秀,写的一手娟秀的小楷。奶奶说,老屋是王家的祖脉,不能拆除。它可以保佑王家富贵长久,诗书继世。

  一听到诗书继世,有几个后代子孙就更不耐烦了。诗书有什么用,不如将老屋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得到大笔金钱来得实惠。但是,碍于奶奶在家庭里的威望,只能将怨气收回腹中。奶奶自此独自搬进了老屋中,自己一个人生活。拆房之事只好作罢。

  我坐在老屋的台阶上,遥想老屋当年的辉煌情景。某年,我祖上以贫寒之身高榜得中,积攒金银,回到家乡,筹划盖起村庄中最气派的房屋。剪彩那天,肯定是锣鼓喧天,酒喝多了,鞭炮也放腻了。这时,我的祖上环顾祝贺的乡亲们,一定有过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骄傲。奶奶刚嫁过来的时候,老屋依旧气派,家族仍然兴旺。可以说,老屋伴随着奶奶从一个少妇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妪,其中寄托了多少情感!

  我想起我的先人们,他们从这个屋子里走进走出,劳作,读书,应试,做官,经商,或春风得意,或失败而归,一个家族的生命痕迹也许只有老屋可以承载,可以传递。我确信,一个事物的存在都在传递着某种独特的信息,奶奶固执地要将老屋留下来,可能不止是老屋寄寓了她太多的情感印记,更重要的是,她让我们这些后代子孙记住祖先曾经的勤奋和荣耀、辛酸和执著。也许那种生活的历炼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真正缺少的。

  我坐在老屋里就这么想着、想着,抬起头来,我看到天边的夕阳慢慢地沉入山峰之后。我们不只需要朝阳的蓬勃,更需要夕阳的沧桑。也许,夕阳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让我们更多地参悟出世间的真理。

  夕阳下,我注视着老屋,心中升起一种想要继承什么的冲动——历经沧桑的老屋传递给我们的也许是我们一生都无法参透的真理。

  教师下水感悟《项脊轩志》中的祖母的形象让我构思出了文章中的“奶奶”。而老屋,作为传递“祖先曾经的勤奋和荣耀、辛酸和执著”,以及诗书传统的工具,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文章。

  学生训练文题

  走进社会,你会惊讶生活的多姿多彩;走进民间,你会洞悉民风的淳朴与敦厚;走进校园,你会觉察学海的苦辣与酸甜……

  请以《走进老屋》为题,写一篇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感受或认识为内容的作文。

  要求:①将作文题补:要完整。②写真事、抒真情。③立意自定。

  (思路点拨:写走进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老屋”,描述在老屋中发生的人和事。)

  [学生作品展示]  走进老屋

  窗外漆黑得如墨洒了一般,靠在窗台上的我心底突然涌起一阵失落,我不禁感叹:又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真怀念以前的日子,那美丽的苍穹如一幅画船闪现在我的眼前,月牙儿就在那中间,星星在周围不停地眨着眼睛一颗,两颗,三颗……思绪延伸,心儿像一只顽皮的小鸟一样,振翅飞出铅灰色的笼子,穿过迷蒙的烟雨,越过苍茫的群山,执著地停落在那一片灿烂的记忆中——老屋,我回来看你了。

  再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我思潮澎湃;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两边的景物迫不及待地闯入我的眼帘——切都是那么熟悉。我怀念那清澈的泉水从山上的溪涧汩汩流下,小鱼小虾在浅滩欢快地嬉戏;怀念那一片黄土地,连绵的庄稼在风中摇曳,如绿色的海洋,藏着我童年最真的梦;更怀念老屋前那棵耸入云霄的古树,茂密的树冠,如浓得化不开的云,新长的嫩芽迎着金灿灿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摇落点点晶莹的露珠。看着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我不由得对老屋更加期待。

  转过老樟树,就看到了老屋的守卫者—那扇厚重的大门安静地伫立着,一点都没变,只是颜色更深了,老屋,就在里面。

  不禁喃喃道:老屋,你还好吗?

  “嘎吱”一声,大门缓缓地打开了,老屋展现在我的眼前。曾经的花坛,满眼娇艳的花在里面争奇斗艳,蜂飞蝶舞,如今却与野草作伴,失去了往昔的繁华。沿着沧桑的墙壁一步一步地走,手掌摩挲着墙上的纹路,粗糙的质感是老屋无言的述说,墙上的涂鸦是我童年时光的痕迹,这么多年来,它一直触摸着老屋的记忆,倾听着老屋的叹息。

  我的眼光越过窗口到了内室中的炕上,厚实的木头斑驳陆离,炕上的温度早已消逝在空气中,没了昔日的温暖。曾经,坐在炕上,是我最大的享受,那欢声笑语至今犹萦回耳际,外公外婆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窗台下的方桌还是静静地守候着,伸手轻轻地抹过桌面,清晰地印出一道道指印,灰尘如精灵般在一道道金色的阳光中飞舞,不住地冲我扮着鬼脸。我抬头看到天空是那么的蓝,那么的纯粹,无边无垠,朵朵白云自由地飞翔。俯下身,捧起一捧松软的泥土,清香的老屋气息丝丝滑入鼻间。

  老屋,你也孤单吗?汩汩的溪水冲刷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老樟树上镌刻着我童年的记忆,而你,则把我的一切都仔细地封存了起来。

  老屋,你可知道我此时的思念,你的一切早已在我脑海中深深烙刻。老屋,你可记得,那个在你身边奔跑、欢笑、哭泣的孩子?老屋,你可怀念那个在躺椅上仰面数星星的孩子?老屋,你还能细数那些悠长悠长有滋有味的日子吗?

  啊,老屋,我一直梦牵魂绕的老屋!

  学生仿写感悟李汉荣的《老屋》给了我很深的感触,由此,我想到了我家的老屋。老屋的年纪已经很老了,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冬夏。我只依稀记得,它在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存在了。那里有我的欢笑和泪水,我觉得,老屋像我久违的老朋友。在范文的情感哲思的引领下,我就有了上面的文章。

  教师教学感悟 很多同学看似掌握了许多素材,可是真正动笔时,又觉得没什么可写,这是为什么?我想,可能是原生态的生活和写作语言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优秀的文章恰好可以将这个距离填补上。李汉荣的《老屋》启迪了同学们的写作,这就是“写作题材摇动”的结果吧!

  高考链接 (09高考天津卷,语文,18-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老屋

楚岩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8.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4分)

  19.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6分)

  20.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答案

  18.【答案】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

  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考点】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解析】"如同鸟儿的归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老屋的感受,可以联系语境,加以理解。通过语境中的"厮守"、" 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这些信息,可以作者对自家老屋的情感。

  "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是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老屋的变化,表达作者对老屋变化的感慨。可以借助语境中的"苍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以及后文对老屋的感受等信息加以理解。

  【思路点拨】散文作品中作者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来抒发,所以要注意理解形象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而且要结合语境,从文章整体上理解。

  19【答案】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

  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引起下文。

  【考点】考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思路

  【解析】第五自然段的划线句子描绘了儿时嬉戏的情景,从情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乡村的童趣,"光着屁股"" 戏水"" 放牛" "戽水捉鱼""慢悠悠晃悠悠地回家来"等细节表现出淳朴自然纯真,快乐悠然自得的情趣。语言表达的特点可以概括描绘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生动形象,充满动感,风格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

  结构中的作用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考点相对较多,要注意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要点,语言风格和写作思路。

  20【答案】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

  【考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文章的表现手法。

  【解析】这道题虽然只有两问,但是却包含着三个层次的要点。"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使用比拟的手法描写社会发展之快。要注意结合语境理解,"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这些信息也给出提示。文章的主旨可以通过文中的很多议论抒情的语言信息加以分析。表现手法的判断注意到文中的老与新,可以判断出"对比"。

  【思路点拨】这道题的难度主要在于主旨的分析。分析文章的主旨要注意作者在文中对刻画的形象的感情态度,从而把握主旨。

  21【答案】A E

  【考点】考查对文章的综合赏析

  【解析】B项中对表现手法的鉴赏,修辞项不准确,句中与永乐比拟的手法,不是比喻和你人。虽然有"仿佛"但是喻体没有出现,不能算作比喻,没有赋予物人的感情和行为,不是拟人。C 项对主旨的鉴赏,其中"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不合主旨。D项也是对文章主旨的鉴赏,其中"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与主旨不符。

  【思路点拨】对文章的综合鉴赏,分项考查,难度不大,只要能够把握全文的主旨、写作思路以及表现手法就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

  附:几篇与老屋(小屋)相关的学生优秀作文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老屋佳作之一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而当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而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担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料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撩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点评】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立象尽意,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老屋佳作之二 站在老家的门口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我们的胡同院还在吗?那棵高大的槐树还在等着我放学回家吧!那古墙焦急地等着我的情书吧!我闭上眼。

  “吱呀”一声响,门开了,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随即悬空,像掉入了一个古老悠远的梦境里,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首从远古传来的歌谣。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钝厚温柔的声响,古墙斑驳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些许皱纹。我不在的时候,古墙就是借青苔的手为我一笔一画写下思念的文字。记得童年时候的我,笑声溅湿了你的脸,槐花瓣儿簌簌落下,淡黄色的花蕊落地,我总爱捡起贴在你苍老的脸上。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将水桶放进水井,担起满满的一个月亮,然后有节奏地担进家门,该是那月儿也进了我家门儿了吧!恍惚间看到我自己放学后的雨天,穿着凉鞋跳跃在石板道上,一步两步……

  后来,一纸封条贴住了我向里张望的眼睛,村子里传言上级发命令要整治村容,将老院改成商业街。

  那时奶奶慌了,满院里转,却不讲话,如同枝柯间找不着旧日里做窠的老燕,在枝柯间翻飞。孤独惆怅。

  那时孩子们也慌了,低头走过,恍惚传来昔日的笑声,他们再也吃不到古园里糖艺老人做的糖小鸟了。再也吃不到槐花糕了吧。

  再后来一切都变了,古镇如同一个抹脂粉的老妇人,在时代T台上走秀,却让人惊喜不起来。我流泪了,古院也流泪了,那条穿过院子的小河涨得飞快,那奔流的不是水,而是古院的眼泪吧!一滴两滴……

  肆虐的笑声传过来,惊醒了我的梦,我还站在原地,站在老家门口,舍不得进,更是不忍进,害怕进。如同怕看旧照片里的初恋情人。

  古墙还在吗,胡同院里的老槐树还在吗?纷纷的淡黄色落蕊还在吗?

  算了吧,都算了吧,走吧,走吧,就将所有的儿时记忆酿成一杯酒,饮下它,永远陶醉在和谐美好的图画中;将一切美好的现实酿成槐花糕,藏在记忆深处,默默的默默的……在蓦然回首的刹那,留下簌簌的淡黄色花影……

  转身,回首。

  然后掉头,默默走开,眼泪成诗。

  【点评】本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墨,生动地再现了小院昔日的人事与今日的变迁。观察细致,文笔细腻,感情真挚,一切景语皆情语。恰当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手法,语言富于感染力。文章主体部分似梦非梦,亦虚亦实,空间转换、时间推移、层次井然。用“眼泪成诗”作结,意在点明“回忆总是美”。由于年龄、常识等原因,文中也有瑕疵,说奶奶“如同枝柯间找不着旧日里做窠的老燕”就不准确。

  湖北高考满分作文 老屋佳作之三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

  【点评】文学艺术作品魅力无穷,它可以滋养人的身心,牵扯人的灵魂。孔老夫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青年学子品美文,心灵为之感动,情操为之陶冶,想象为之激发,还被它成就了考场美文一篇,这不正是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对于抱怨缺乏直接生活感受的中学生来说,合理利用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文,不也是路径之一吗?

  高考满分作文 老屋佳作之四 2011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小屋佳作之模仿 “我的精神空间”话题作文导练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著名作家毕淑敏曾写过一篇题为《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文章。她认为人活在现代生活中,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和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用于安放自己。毕淑敏用三间小屋作为自己的精神空间,那么,你有没有精神空间呢?你若给自己构建精神空间,又是怎样的呢?请以“我的精神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精神生活是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开辟一个精神的空间,来贮存自己在现实中或劳累的、或疲倦的、或受伤的心灵。当然,你的精神空间的构建,可以与毕淑敏女士的相同,也可不同,但写作时,所写的必须是你的精神的空间,而不能写成自然的、物质的、现实的空间。

  飘香阁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人人耐不住寂寞一心追名逐利的今天,在原汁原味远离我们,人们要去氧吧呼吸氧气的今天,你,芸芸众生的一员,是否疲倦得欲要出世?但是我不会,因为我的飘香阁,永远飘香的心阁……

  (一)墙·纯洁

  那是刚粉刷过的墙,像雪一样白,没有一点点的污浊,白得那样耀眼,那样炫目。它使我想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使我明白了做人应像屈原一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高洁,让自己在回顾往事时看不到半点污点……

  (二)窗·忍让

  人们常说窗是心灵的眼睛,而我说,它同时又是一个位置:给别人腾出的位置。它从不关闭自己,也不阻断你的视线,给你一片宽阔的视野。它是墙上的缺口,是墙主动空出来的位置。所以我常告诉我自己,要给别人留一点位置,即使要像落叶一样,以自己的飘落给别人留出宝贵的空间,那也不要伤心,因为你的忍让,别人有了位置。

  (三)灯·奉献

  灯,没有太阳那样灿烂,却有月光那般的柔和。是那一束微弱的光线,打破黑暗的沉寂,给人希望。灯是寂寞的,它的寂寞因无人欣赏它的美丽;灯又是美丽的,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它美丽的寂寞。它在黑夜里孤军作战,没人在意,但它义无反顾。我欣赏它,我喜爱它,因为我希望它能在我身上出现。

  (四)书架·追求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架是用来承载书的,书架的天地就是书。我想像书架一样,有曹操的气魄,乔丹的勇猛和盖茨的富有;有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有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强;有诸葛抚琴的镇定,有包公断案的刚劲……是的,我希望自己是个书架,可以承载那么多的东西,却依然有副不变的从容和不变的气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要努力去做到完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依然护守着我的飘香阁,永远飘逸着芬芳的香阁!

  简评:在这物欲横流、喧嚣纷扰的尘世中,小作者遗世独立,以纯洁之墙、忍让之窗、奉献之灯、追求之书构筑了一个纯净清灵的三维的精神世界——飘香阁,令人心驰神往。视角的独特,立意的新奇,使文章在内容上不同凡响。

  语言上,作者也以透明清亮的语言娓娓道来,显出了独特的意韵。品读着“灯是寂寞的,这的寂寞因无人欣赏它的美丽;灯又是美丽的,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它美丽的寂寞”等句子,我们如品一杯香茗,沁人肺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南城市民出行更方便!济南二环南路8座BRT站台已建成

    这段开辟在高架路上的公交车专用道以二环东路旅游路路口为起点,向南通过老虎山隧道、搬倒井立交,两个站点之间长达3公里。二环南路BRT与搬倒井立交BRT通道连接起来后,济南市东西向将再增加一条BRT快速公交线路,二环南路有望与二环东路BRT快速公交以及二环西路BRT相对...[详细]

    05-03 08-05齐鲁壹点
  • 山体保护有了“护山符” 济南聚焦城市顽疾开出立法“良药”

    5月1日起,备受社会关注的《济南市山体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市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济南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详细]

    05-03 08-05舜网-济南日报
  • 济南正式推出"微信办照",几分钟可完成企业注册申报

    2日,记者从济南市工商局获悉,从5月2日起,济南市的市场主体便可通过微信“济南工商企业注册”公众号(微信号:jngsqyzc),进入“业务办理”中“网上登记”的“全程电子化入口”轻轻松松办理营业执照。[详细]

    05-03 09-05齐鲁壹点
  • 中铁济南局回应济南东站改名:避免车站称谓“撞车”

    6月1日起,济南东站正式更名为“大明湖站”。今年4月初,济南局集团公司提出将济南东站更名为“大明湖站”的申请,总公司于4月底批复,并于近日正式下发文件将济南东站更名为“大明湖站”。济南东站距离大明湖北门300米左右,故更名为此。[详细]

    05-03 10-05舜网
  • 周知!今起三天济南汽车总站南区购票打九折

    2日下午1点,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大厅里热闹非凡,旅客们正在选购一批精美而特殊的手工艺品,有钥匙挂件、手机挂件、杯垫;图案有小猪佩奇、小黄人、流氓兔等。5月2日—4日,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南区党、团委联合天翼儿童康复训练中心举办“照亮星...[详细]

    05-03 10-05齐鲁晚报
  • 4人地理奥赛国家队,济南占俩!来自省实验,不光成绩好

    近日,第十五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拔赛复赛在北京举行,山东省实验中学学生隋兆旭、刘宗一过关斩将,从初赛47个队伍600余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家队。除了爱好地理,隋兆旭还是学校天文社社长,也是济南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初始会员。[详细]

    05-03 09-05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