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济莱高铁人为“莱”而来 天地间施展“绣花”功夫

2021-02-11 14:56: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曹亮 赵业超 吕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曹亮 赵业超 吕磊 济南报道

  初春的阳光十分和煦,大地萌发着勃勃生机。腊月二十四,泉城的年味儿渐浓,而济莱高铁建筑工地上却一派繁忙。

工区副经理赵厚杰检查安全生产等相关设施

  镜头一:黢黑的隧道里,500名工人昼夜施工与时间赛跑!

  从济南东站出发,沿济青高速南线南下约32公里,到达济莱高铁寨山隧道进口施工现场。从隧道口北望,那山坳里的高铁墩身已建设完毕,居高而望,一座座墩身拔地而起,如同一条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扎在了大地上。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跟随济南轨道集团济莱高铁现场管理人员梁英智和中铁二十一局济莱高铁常务副指挥贺丹,进入济莱高铁全线最长隧道的施工现场。

工人们利用陈钦足设计的轮式移动溜槽浇筑隧道

  进入隧道,梁英智告诉记者,作为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随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24小时常驻现场,遇到重要的施工节点,还有在现场盯守,为了就是把济莱高铁建成百年工程。

  在隧道内,身边一辆辆混凝土搅拌车擦身而过,机器轰鸣声越来越近,光线从明到暗,空气中夹杂着水泥、水汽的味道,在距离洞口约600多米处,一批工人正在打着灯,为隧道底面浇筑混凝土。负责安全生产的李哲民喊着说:“隧道内空气流通不畅,呼吸会觉得费劲儿,由于施工噪音大,指挥交流需要大声喊!”

记者曹亮正全神贯注拍摄航拍画面

  随着掘进的深入,隧道内的湿度越来越大,记者踩着凌乱的碎石,继续前行。当临近隧道尽头时,钻爆技术员刘新波大喊:“前方危险!不能再往前了!”记者透过昏暗的灯光第一次看到了黑黝黝、凹凸不平的山体。远远望去,十几名工人正“全副武装”对山体发动“攻击”。

  刘新波穿着红马甲,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洞底的施工人员,等待钻爆工序全部到位,并叮嘱工人全部安全撤离,他才静下心来,讲述隧道掘进的点点滴滴。他说,隧道的修建都要经历掘进钻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几道工序。工程挖掘进度如同蜗牛爬行,每天只能掘进3至6米,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才猛然发觉隧道变得这么长了。他感慨地说:“这就像养‘娃’,不经意间,‘娃’却长得这么大了!”

隧道尽头,十几名工人正“全副武装”对山体发动“攻击”

  贺丹告诉记者,寨山隧道围岩为花岗岩,全长4812米,是全线最长的一段隧道。隧道自2020年5月28日开工以来,500名工人昼夜交替,已开挖2300多米,目前,这隧道也就是刘新波口中的“娃”才是蹒跚学步阶段。

  为了快点,再快点!隧道工们卯足劲与“寨山”掰起了手腕。来自浙江的隧道工陈钦足已经有35年的隧道施工经验,为了加快隧道施工进度,提高工作时效,节省工人劳动量,陈钦足在人工移动溜槽(混凝土浇筑装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轮式移动溜槽,隧道浇筑工序从原先的十四五个小时浇筑一段提高到现在的八九个小时,腾出了近一半的时间留给工友们去“啃”山。目前,他发明的移动溜槽工装,已经在全线工段普及使用。

由于施工噪音大,贺丹与李哲民交流需要大声喊着说

  工区副经理赵厚杰,今年65岁了,与隧道相伴了44个年头,已退休多年在家养老的赵厚杰,2020年8月份接到一个电话,听说济南要修建济莱高铁,其中寨山隧道难度大,需要他的经验支持。赵厚杰二话没说,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施工现场。“作为济南的一员,听到要修高铁,我异常兴奋,高铁需要我,我就应该为济莱高铁建设多出一份力、多发一份光。”赵厚杰说。

  贺丹从事隧道工程已经有34年了,今年的春节,他也记不清是第几个在外面过了。他说,为了响应疫情应对的号召,“我们工段也对就地过年做了安排部署,目前已有400多名工人决定就地过年。这不仅是为了疫情应对的要求,这些可爱的工人‘舍小家顾大家’,更是为了济莱高铁工程,为了山东省会城市圈建设,昼夜奋斗,同样也是‘舍小家顾大家’。”

90后周旭征指导记者曹亮如何操作水平仪,身后就是营运中的瓦日线铁路

  镜头二:跨瓦日铁路特大桥10天浇筑3米 高铁人高空中“绣花”

  距离寨山隧道进口施工现场80公里外的钢城区内,与瓦日铁路线交错的36米高空,一批高铁人正在转体连续梁上迎着风抢进度。下方的列车不断穿梭,铁路线上27.5千伏的高压线在风中“唰唰”作响。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济莱高铁建设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王会刚告诉记者,这座桥叫跨瓦日铁路特大桥,由于距离营运中的瓦日铁路只有2.5米,施工风险极高,为了不影响瓦日铁路运营,建设者们只能利用列车经过前的“窗口期”进行施工。

崔九洲带领记者爬上36米高的扶梯

  80后的项目负责人庞曰国介绍说,为了不影响瓦日铁路线正常运营,桥梁项目需平行于瓦日线作业,待9300吨的转体连续梁建设完成后,再转体17°,完成两座梁体的准确对接。建设项目对高度、坡度、距离要求精准无误。

  80后的桥梁工程师崔九洲说:“这个工程是在瓦日铁路线上施工,环境和安全的要求给施工带来了难度。目前的工程进度是10天浇筑3米,转体梁长度为112米,共分为15段,从2020年8月开始动工,截止目前已浇筑3段,完成了只有1/5,工期十分紧张。”

  崔九洲给记者分发好安全帽,带着记者爬上了43米高的防护梯笼。他说,每座基墩大约有50个工人作业,相当于12层楼高的高空施工面,他们平均每天上上下下6趟。跟随着崔九洲,脚踩在230个铁台阶上,“嘎吱嘎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风越来越大,空气吹在耳旁,“呼呼”作响,如果往下看,双腿不禁颤抖,浑身发软。记者紧紧攥着扶手,艰难地爬上了桥梁施工面。

基墩上记者吕磊抓拍工人工作的镜头

  箱梁保温箱内,80后钢筋工王泽中熟练地操作着螺纹钢,焊接、搭接、编形……他忙得有条不紊。常年的风吹和电焊辐射,让他的脸显得十分黝黑。他说,为了响应疫情应对的号召,也是工程的需要,今年春节就留在工地上了。

  初春的风,仍然料峭,王泽中已经习惯了高空作业,也适应了基墩桥梁上的环境。他说,前段时间零下20多度的寒潮来临时,手一摸钢筋就粘上了,现在天气转暖了,工程进度会更快了。

  “左侧往上2.2厘米!”对讲机里传出测量人员的指令,基墩顶部两名工人开始轮流按压千斤顶,将重达10吨的模板往上抬升。为了保持精度,工人们一边用水平仪测量,一边用千斤顶、倒链进行校准。崔九洲介绍说,为了保持精度,在浇筑每段桥梁时,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否则会导致桥梁转体后无法对接合拢。介绍过程中,90后周旭征支好水平仪,再次对校准的模板进行测量。

在崔九洲的指导下,记者赵业超操作千斤顶缓缓顶升模板

  崔九洲说,除了浇筑角度,为高铁线路预留的排水、电缆等预留口也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每个预留位置之间的间距和参数都是固定值,施工中不能有任何疏忽,工人们常说,这就相当于按照图纸在天地间“绣花”。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受限,诸多困难摆在了这群汉子的面前,为了按时完成任务,春节期间他们都选择留在工地上,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站在36米高的施工段面上,脚下就是呼啸而过的列车。向北眺望,座座桥墩已初具规模,山间就像卧着一条长龙。夕阳下,可爱的高铁人身影穿梭,数千个日日夜夜后,他们的汗水将会浇筑起济莱的高铁客运动脉,为“大强美富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做出巨大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开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