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心中的那串风车——浅析《我不是王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2018-10-24 10:2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为了心中的那串风车

——浅析《我不是王毛》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山东师范大学 鲍天珊

  《我不是王毛》是由赵小溪执导,王大治、郭金杰、葛晓凤领衔主演的一部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青年为娶媳妇多次应征参军的故事。影片采用三重线索结构,第一条线索是狗剩为了挣钱盖瓦房娶杏儿而多次应征参军,前两次都当了逃兵,而在新四军的队伍里他成长了,与战友一起对抗敌人。第二条线索是围绕狗剩与杏儿的感情问题展开的,两人都对对方有情义,经过一系列困难以后终于能在一起,杏儿却在结婚前被日本人残害。第三条线索是杨三也想娶杏儿,并且不断给狗剩和杏儿家制造麻烦,但最终为了保护杏儿被日本人杀死。三条线索交织并进,互相推动情节发展。

  影片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社会小人物在战争下的悲惨命运以及人物性格的现实性。狗剩为了挣钱娶杏儿,也为了报养育之恩代替王毛参军,在他心里可能并没有什么家国大义,他只想挣钱,但是他却明白不能把枪对准打日本人的同胞,在受到指导员的启发后他没有再当逃兵,而是坚定地与敌人对抗,展现了小人物心里的爱国情怀,“有国才有家”。杨三一直充当着“坏人”角色,他不断地威逼利诱杏儿的爹,设计狗剩去新四军当兵,又成为日本人的走狗,可是最后在日本人要杀死杏儿的时候他却挺身而出,体现了他性格的两面性。而杏儿的爹在影片中一直扮演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形象,但在王毛被日本人杀死之后他拿起了镰刀想要拼命,这又展现了他的父爱。影片对人物的塑造十分到位,生动地表现了他们性格的多样性和在社会生活中现实性。他们的心里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想好好地娶妻生子种地,安生地生活,可是战争却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有家才有国,反过来讲,是为了心中想要守护的东西去卫国,这可能就是普通小人物的内心。下面我仅以影片蒙太奇的运用,浅析一下这部影片。

  首先,重复蒙太奇的运用是一大亮点,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一句话的重复出现,使电影结构完整,有循环感,通过对照展现人物心理,增强其寓意。影片开头便是狗剩奔跑的镜头,而后每次从部队回家都是相同的场景,通过摄像机手提拍摄的急剧晃动,展现狗剩飞奔回家的急切心情。风车在影片中作为一个重要道具出现多次,每当狗剩奔跑着回家时都仿佛看到眼前有个风车在随风转动,风车就代表着杏儿,她是狗剩的目标和动力,代表着狗剩心中的美好。在狗剩领参军费时导演都会给出狗剩手的特写镜头,前两次参加国民党军队和皇协军时都要到了钱,而第三次新四军却是自愿免费入伍,生动地表现了狗剩参军的目的,也赞扬了新四军不强迫人民并且得民心的特性。影片多次表现狗剩望着月亮的主观镜头,表达了他对杏儿的想念、他的孤独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电影一共出现了三次狗剩在部队中打仗的场景,在国民党军队中战友都逃跑了,只有他自己坚守着用仅有的三发子弹打敌人。第二次在皇协军队伍中,面对新四军,战斗打响的时候他第一个逃跑。第三次在新四军的队伍中他本能地想逃跑却又觉醒,转头回去和战友继续战斗。这是他内心的一次次成长,潜在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出来,为了保护小家去保卫大家。

  其次,用心里蒙太奇展现人物压抑、迷茫、惊慌的心理世界和人生状态。狗剩梦到干大不让杏儿嫁给他,杏儿不想嫁给他,杨三也嘲笑狗剩不自量力,还梦到过杨三去杏儿家抢亲,充分地表现了他内心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他想娶杏儿的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侧面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杏儿的爱。

  最后,抒情蒙太奇的用法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它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作用,使观众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在影片后半段干娘同意狗剩和杏儿结婚后,杏儿裁剪布料的场景中,摄像机拍摄两人逆着光抱在一起,形成一对剪影,配合着舒缓的音乐,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而后出现了一家人准备婚事,贴喜字、挂祈福布条等一系列镜头,展现了宁静平和、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使观众以为事情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为后面的惨烈做铺垫。

  《我不是王毛》使用黑白效果的画面体现较强的时代感,同时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以及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他不是王毛,他只是中国几亿人口中一个小小的普通人,换句话讲,每个人也都可能成为王毛,在面对国家战争时,每个普通人都会像狗剩一样,为了心中想要守护珍惜的东西去拼命,这自然就是爱国。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刘大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