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助44国企解困 18户完成职工一次性安置
来源:大众网 2014-12-04 19:27:00
4日下午,济南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嘉振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就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困难企业帮扶解困等方面工作与市民进行了沟通。王嘉振表示,针对济南的44家困难市属国企,市国资委相关部门将通过“四个一批”,或改造或重组或破产,让困难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目前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已完成。
大众网济南12月4日讯(记者 王亚男)4日下午,济南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嘉振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电话,,就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困难企业帮扶解困等方面工作与市民进行了沟通。王嘉振表示,针对济南的44家困难市属国企,市国资委相关部门将通过“四个一批”,或改造或重组或破产,让困难企业重新焕发生机,目前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已完成。
济变集团等新厂区投产 完成145项科技开发
据悉,204年全系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8个,投资总额43.23亿元,引进内资11.5亿元,吸引外资1.04亿美元,组织8户企业申报了10亿元的集合债券,筹措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一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济变集团长清新厂区,二机床集团铸造公司平阴基地、提升重型机床制造能力技术改造和数字化研发中心,金钟衡器公司章丘工业园传感器搬迁改造等项目已经建成,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王嘉振表示,目前全系统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2个。累计完成科技开发项目145项,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而二机床集团先后承担了“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等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35项关键技术难关,企业研发的单双臂高速送料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伺服压力机等冲压产品,始终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实现了同步开发。
“我们坚持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国有产权“酵母”作用,通过国有股权“减少股份,增加股值”的方式,引增量,盘存量,加快与知名大公司合作。”王嘉振介绍,变压器集团与中国西电战略重组,引进现金5亿元,国资委持股由47.25%降至21.55%,但持有股值却从1.53亿元增加至1.98亿元,同时企业资本、资产、产品、市场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问题。
“四个一批”盘活困难国企 18企业职工安置已完成
在帮扶解困工作中,市国资委重点解决群众急切要求解决的拖欠医药费、职工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死亡职工抚恤金、职工遗属生活费、因公致残职工补助费等五项内债,共发放资金1.3亿元。第二批安排2.6亿元帮扶解困资金用于职工个案清缴社会保险费、解决第三批职工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最大限度维护了职工群众合法利益。
目前,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完成预定目标,先后累计安置职工1583人,及时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安置费4290万元,支付社保费659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解决职工内债2146万元,已全部完成社保账户合并或注销等项工作。
市国资委工作人员表示,四个一批中,战略重组发展一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大易造纸公司已完成资产评估报告,职工安置方案、重组工作方案也已细化完善,企业战略重组准备就绪。济南蔬菜集团、印刷四厂已完成清产核资、资产审计、债务和解等基础工作,即将启动战略重组工作。市投资控股公司下属东风汽车、美术总厂等企业战略重组工作正有序推进。
而调整改造搞活一批中,小鸭精工机械、小鸭洗涤设备分公司职工内债得到妥善解决,人员、资产整合完毕,企业甩掉包袱走上正常发展道路。重工集团的技工学校实习工厂、山东电梯厂、专用汽车公司职工已安置到位,企业帮扶解困工作全部完成。市投资控股公司下属交电家电公司已完成企业资产回购、债务和解、职工安置工作。
同时,11月5日法院正式下达了齐鲁化纤集团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济南味精厂、小鸭冰柜公司等6户企业破产裁定书。这些都是破产推出一批所包含的内容。截止目前,六户企业已分流安置职工6255人,补缴社保费2.84亿元,发放经济补偿金安置费3.92亿元。
制定审计监督等47风险管控制度 健全激励机制
市国资委先后制定完善国有企业产权流转、财务会计制度、审计监督、中介管理等47项风险管控制度,建立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流失的责任体系。对全市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经普查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077亿元,摸清了家底,为国资整合流转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健全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实施目标管理,与企业负责人签定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书,完善企业负责人年度和任期考核制度,对盈利企业、亏损企业,以及非年薪制企业进行分类考核,加大行业对标工作,提高了考核工作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嘉振接听市民来电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王亚男
责任编辑:王亚男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