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项目带来“蝴蝶共振” 大产业托起“沂南现象”
来源:大众网济南站 2015-01-13 14:56:00
投资30亿元晶科新能源、15亿元阳都建华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正式落户沂南;投资30亿元中国智圣国际温泉城、14亿元的标王布鞋之都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投资30.7亿元的新大洋电动车、10亿元东岳机械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接踵而至的大好项目不仅壮大了沂南“6+2”产业集群,还让沂南紧紧抓住现代产业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迅猛向前的举措得到了真诚回报。
投资30.7亿元的新大洋电动车厂。(保健时报 滕建摄)
绿源电动车厂内工人正在组装电动车。(保健时报 滕建摄)
大众网济南1月13日讯(记者 宋立鹏)投资30亿元晶科新能源、15亿元阳都建华医药产业园等项目正式落户沂南;投资30亿元中国智圣国际温泉城、14亿元的标王布鞋之都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投资30.7亿元的新大洋电动车、10亿元东岳机械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接踵而至的大好项目不仅壮大了沂南“6+2”产业集群,还让沂南紧紧抓住现代产业这个牛鼻子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迅猛向前的举措得到了真诚回报。
招高引新扩总量 促形态上规模
1月9日,由沂南县委宣传部和中国文化传媒网主办的“新沂南·新成就·新形象”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聚焦沂南经济社会发展活动正式启动,大众网记者在沂南电动车产业园区内看到,投资20亿元绿源产业公园、10亿元大阳电动车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也是沂南电动车产业开工建成项目中投资额比较大的项目。
据介绍,随着承载壮大沂南电动车产业重任的绿源产业公园等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大好项目带来的“蝴蝶共振”效应正在逐步显现:中农集团公司、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建材集团、雨润食品、东风日产、泸州老窖酒业集团……这些行业“高大上”相继在沂南“安营扎寨”,县域经济存量总量明显提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位次持续前移,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将产生更大规模、更为强劲的“齿轮传动”效应。
该县把发展壮大现代产业集群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按照突出“关联”、推进“集中”、发展“集约”、功能“集合”的原则,对接全市“百日会战”,围绕“产业抓招商”,积极构建“6+2”现代产业集群,以抓大项目、引好项目、建强项目为抓手,引导人物财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集聚区集中、靠近,促进金融等配套服务功能向产业集聚区延伸、覆盖。自去年以来,该县新引进大好项目7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2个,纳税过百万元企业达208家,实现公共预算财政收入13.2亿元,总量和增幅均居临沂市十五个县区前5位。
培优做强提增量 促生态上水平
文化旅游是沂南的“亮点”,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沂南统筹文化、旅游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一体发展。依托“红绿古泉”四大特色资源,大力实施“158”工程,推出了投资30亿元诸葛亮智慧梦园等8个文化旅游新亮点,建成了汶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沂河东湖湿地公园、沂蒙红嫂纪念馆、战工会纪念馆、红石寨、林海花田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该县用好临沂市出台的《关于实施县域经济三年提升意见》等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对接全市“双30”工程和“1531”培植计划,围绕“转调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骨干企业扶持、加快主导产业培育、推进产业错位发展、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4050”工程,重点扶持40家骨干企业,着力推进50个重点项目。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该县已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9家,六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1亿元,同比增长11%。同时,沂南县依托“一铁三高”的区位优势,对接临沂市“1332”国际商贸名城建设计划,大力建设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及加快永兴商城等建设,目前全国五大联锁酒店就有4家落户沂南。
质效同构增效益 促质态上层次
开元轴承,一个从沂南本土成长起来的“大个头”企业。洛阳轴承,一个中国机械装备集团旗下的科技型企业。两者均为上市公司,其主导产品都与“轴承”有关,难道两者就没有互通有无、强化合作的空间?
“去年5月份,开元轴承“牵手”洛阳轴承,共同投资12亿元建设了山东轴研科技产业园。”该项目总监杨传明介绍说,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滚动体2亿粒等新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将为中国一汽等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厂家及徐工等工程机械配套。同时,以洛阳轴承为技术依托,建成国家级精密轴承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打造全国最大的轴承产业研发基地。沂南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优质化,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提升沂南现代产业体系综合竞争力。
与此同时,沂南县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央企名企对接、技术装备更新、企业家培养”三项计划,重点打造全国著名的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制砖机生产基地等,2014年该县又荣获了“国家火炬计划沂南电动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制鞋基地·沂南”两个“国字号”。
责任编辑:宋立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