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胡中喆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这一按,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一年,也是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其实在济南市长清区双泉镇贾庄村,早在1970年就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济南长清区河东崖村的张洪印老两口
饥饿回忆
饥饿使人尿炕,看似前言不搭后语,在济南长清区河东崖村(贾庄村所属的一个自然村)70岁的村民张洪印看来,形容当年饥饿的岁月很是贴切,粮食不够吃,只能喝水充饥。
张洪印是完整经历了挨饿时期的一代人。人民公社时期,贾庄村一共有六个生产队,180户人家,一共有294亩地。他所在的河东崖村为一个生产队,队里大约有40户人家,每到粮食成熟,一户能分到的粮食少之又少,甚至有时玉米面一家只能分十几斤二十几斤。种地靠天吃饭,下雨多的时候粮食就会多产,雨少的时候粮食就少产。
他回忆,那时候都吃地瓜面野菜做成的窝窝头,没菜吃,就用窝窝头蘸盐水就着吃,有时甚至窝窝头也没得吃,就用地瓜秧熬汤,熬一大锅汤,一家人喝一天。“那时候的人为什么容易尿炕,肯定是有关系的。”张洪印开玩笑道,饿了就喝水,没饭吃用汤顶,肚子都喝得圆滚滚的。
贾庄村村委会主任张兆国回忆,当时自己年龄还小,只记得所有的吃食里面最难吃的就是糖渣,制完糖以后剩下的渣子做成窝窝头,真是难以下咽。但是那时糖渣都是紧缺的,队里专门派人到七八十里地远的万里镇用小推车推,一路全是土路,一个车子需要两个人倒班才能走完全程。
说起糖渣,张洪印妻子至今还感到委屈。没粮食吃,只能在窝窝头里掺糖渣,粮食越少,掺的糖渣越多,窝窝头就越难捏到一起。那年自己18岁,刚刚嫁给张洪印时因为窝窝头里糖渣掺的太多,还遭到过丈夫的责备。
“磨洋工”
张洪印14岁当上了村里的保管,16岁干上生产队副队长,18岁当上了正队长,那时候每天必干的一件事,就是跑到屋顶上喊人下地干活。上午去哪块地锄草,下午去哪块地挑粪,同一个生产队的村民都住的很近,大家伙集合到一起,一块出发。“早晨一大早出去干一会,等到早饭时间回来吃过早饭,再继续下地干活,下午干到天黑。”张洪印说。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似忙碌,却收效甚微。
人民公社时期,所有的土地都归生产队,产出的粮食要先上交给队里之后才能分得口粮,赶上雨水充足的一年,上交的粮食就多,如果赶上干旱,上交的粮食就会少。粮食少,根本就吃不饱。张洪印回忆,因为家里太穷,公社借给了他们100块钱做豆腐生意。自己80岁的老父亲用这100块钱制作豆腐,每天往返50里地出去卖豆腐贴补家用。
他说,那时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到地里干活乡亲们只出人不出力,到了干活的时间一吆喝,是该去的都去了,但是到了地里之后都是磨洋工,“干少干多一天都是那些工分,很多人都不愿意卖力。”张兆国说,地不是自己的,粮食不是自己的,大家根本就没有积极性,那时候一个地瓜烂在地里,没人让你拿都不敢去动。
到了秋天种花生,地里的草比花生都高,本来品种就不行,加上荒地,产量肯定上不去,其他的农作物也是这样,地荒的让人心疼。思来想去,张洪印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不但地荒了不说,大家都得挨饿。
于是他想了一个提高干活效率的办法,将队里的地分成几份,然后让队里的人抓阄,抓到哪块就负责哪块,负责锄草等等,一直到收获。“比如抓到哪块地,无论你用多长时间干完活只要干完通过了验收,就记工分,之前一亩地可能干一天都干不完,但是如果你用一个小时干完一亩地,分还是那些,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抓阄的方式一实行,立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队里的社员积极性提高了很多,一到农忙活早早的干完,村里的小伙子还跑到别的村帮忙,那时候叫出服。
偷偷分地
穷则思变,张洪印用最简单的道理诠释了这四个字,就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吃饱。
据资料记载,安徽小岗村是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村子,1978年,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按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在长清区贾庄村,其实在197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已现。
抓阄一直实行到1970年,1970年以后,张洪印做出了更大胆的决定——偷偷给乡亲们分地。最开始先是给村里喂猪的分一点,这样可以有猪饲料喂猪,渐渐的基本每家按照人口都分一点。因为偷偷进行,张洪印不敢分多了,每家一口人只能分几分地。“比如生产队有100亩地,只敢拿出30亩来分给大家,也算是一个试点,比如夏天分了二分,等到冬天发现没人来查,再分一些。”渐渐的,每家每户分的地越来越多,张洪印回忆,当时也是害怕,担心被查住,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只敢等到检查的人走了才敢到地里去收粮食。也因此,张洪印得了一个外号,叫张大胆。
胆大并不妄为。
那几年,队里一亩地粮食从三四百斤,一下增产到了八百斤甚至一千斤。“别人吃十几斤二十几斤玉米面的时候,我们队一人一年就能吃到上百斤了。”张洪印说,每家每户只要把队里规定的公粮上交之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不过没有不透风的墙,工作组的人也曾到队里检查过,当时张洪印也挨了批评,往上交了粮食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乡亲们有饭吃,上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行之初,遇到了重重阻力,邓小平却给予了支持:“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邓小平对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肯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方向。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粮食总产量大幅攀升,从1978年的6095亿斤增至1984年的8146亿斤。
而贾庄村也是从1979年到1980年期间,才开始光明正大的分地,随后,济南300余万亩农田相继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白鹅”村
上世纪70年代,双泉镇很流行一个词,小白鹅,这是对河东崖村青年们的称呼,这个词也成了富裕的一种象征。
分地之后,村民不但能吃饱,还可以将富余的粮食拿出去换钱,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村里自行车就有30多辆。青年们喜欢穿着白衬衫,骑自行车穿梭在周围村子帮忙,或者在村头的篮球场打球,成了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靡街头,走哪也能惹来目光和羡慕,也因此,村里的青年们被别人称为“小白鹅”。“我们村里的自行车,比整个镇其他村加起来都多,那时候能骑上自行车比现在开宝马都拉风,骑车一出去排成一长排,很耀眼。也因此,外村的人一看见我们就说小白鹅来了。”张洪印说,那时候村里不光是自行车最多的,缝纫机、收音机等等都很多,别人都羡慕的不行。他还开玩笑道,那些年村里可没什么光棍,周边的姑娘都愿意往村里嫁。
现如今,贾庄村实行的是土地确权制度,这让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以大胆投入放心流转。这也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升级。“现在好多人都不在家,地不能荒了,村里这几年也有承包大户,村民把不种的地都包出去,土地确权让双方都有保证。”张兆国说,地荒不了,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山东商报)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胡中喆
大众网济南8月26日讯今年上半年,济南市的驾驶员考试合格率全面下降。济南市车管所考试科科长王俊钢分析称,科目一和科目三安全文明常识考试合格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去年10月1日新国标实施后考试题库有所变化。[详细]
26日,在火车站广场东侧入口处的车站街,多名社区志愿者和安保人员值守在路口处,拦停进入广场的共享单车。据了解,为确保广场及周边道路秩序,火车站广场开始禁止共享单车驶入,集中停放在车站街。记者王锋 摄[详细]
街道、社区等基层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帮办代办服务窗口,负责解答咨询、协助准备、代收申请材料,代替企业和群众办理手续,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通知》指出,将通过加强帮办代办人员培训、建立统筹协调制度、加强新闻宣传推广、定期组织检查落实等措施保障帮办代办制...[详细]
大众网记者从8月27日山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与山东省邮政分公司举办的邮政网点代办公安交通管理业务合作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9月1日起,群众办理驾驶证换证等业务可直接到就近的邮政网点办理相关手续,新证将以邮寄的方式直接送达办证客户手中,免去...[详细]
27日,济南公交联合滴滴出行隆重推出的济南定制公交“爱巴士” 23条S类高峰通勤线路正式上线运营,济南公交全面开启“网上智慧公交”模式。本次开通的S类高峰通勤线路主要满足济南东西两翼“职住分离”高峰出行需求,为市民提供更加快捷、方便、舒适的出行服务。 [详细]
受第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8月17日至21日,山东省出现大范围强降雨,造成潍坊、济南、淄博、东营、菏泽等13市遭受严重台风灾害。为支持灾区救援救灾工作,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8月27日,济南市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情系灾区”募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