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刊文点赞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 致力建设“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泉城

2018-11-11 10:00:00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

  来到济南,不但能游览如镜的大明湖、喷涌的趵突泉,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泉城的天作之美。更重要的是体验信息化带来的出行、就医、办事的高效和便捷。天上看云知气候,地上看水知旱涝,路上看车知拥堵,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这是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智慧生活”。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山’的风骨、‘泉’的精神、‘湖’的开放、‘河’的奔畅、‘城’的包容。”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用这样的妙语形容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引发强烈反响;国内外专家对“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泉城也给予肯定和点赞。

  围绕“优政、惠民、兴业”,将“沉睡”的海量数据通过“城市大脑”汇集,由“神经系统”激活,通过“智能感官”实现与市民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这是科技信息快速发展时代,山东省济南市交出的新答卷。

  感知之城:市民参与城市治理 海量数据“牵动”城市神经

  宋伟康是济南的一位上班族,近期发生的一件小事,让她记忆深刻。

  “小区门口车辆乱停乱放,造成上下班高峰严重拥堵,我通过济南爱城市网反映给市民热线,没想到,第二天就得到回复!”宋伟康对于如此高的行政效率非常满意。她说,为了更直观些,她拍照并上传了图片,没想到问题很快就得到解决。

  她说的爱城市网是一款手机APP,这是济南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点通”:手机一点,服务就在身边。

  “‘一机在手,走遍泉城无忧’已经成了市民的一句口头禅。”智慧泉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志平一边用手机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爱城市网是城市的一个入口,通过这个“小窗口”,市民可以实现智慧停车、在线办证、网上挂号,并能查询社保、查看公交车运行等情况,简单又方便。

  目前,爱城市网能为市民提供68项便民服务。同时,市民可以把身边遇到的环境污染、拆违拆临、基层管理等问题反馈给政府,参与城市治理。

  “这是对城市大数据进行整合后,‘挖矿’得到的‘宝贝’。”在济南市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智管中心),济南市经信委主任汲佩德告诉记者,智管中心是城市的“大脑”,是海量数据的“总指挥”,不但接入了政务大数据,还将路灯杆、井盖、停车场等“沉没资产”,转化成可以生产、流通的优质数据资源。“城市大脑”通过遍布全市的“毛细血管”和“智能感官”,实时采集城市数据,并获知问题的发生。

  “在这里可以了解道路交通、雨量变化、空气质量等整个城市运行变化的实时数据,可谓‘全局在胸’。”汲佩德指着LED大屏幕上不时变换的各种数据说,作为全国首个“先进级”政务云试点单位,济南大数据平台汇聚了8500多万条数据记录。目前,建设形成了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电子证照四大基础数据库,实现了62个部门的互联互通,2355个数据接口面向社会开放。

  大数据就如同“泉水”,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撑。正是部门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的开放共享,让济南这座城市变得“善解人意”:群众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城市的“心”,不管你在与不在,见与不见,城市的管理者都会给你满意的答案。

  温度之城:幸福就这么简单 新办企业20分钟拿证

  “没想到20分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不到一小时,公司的全部公章刻制完备,还完成了银行开户,省了我到处跑腿!太方便了!”提起近日到济南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开办一次办成”窗口办事的经过,崔玉芬女士一脸欣喜。

  “对政务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为老百姓提供个性化、全链条服务。”济南高新区行政服务与审批管理局副局长陈波介绍,运用区块链技术,高新区建设了智能政务“企业开办一次办成”协同管控平台,打通了市场监管局、公安、人社、税务等部门的业务专网,让各自为政的“沉睡数据”动起来、跑起来,实现了业务办理的协同化、全程化和智能化,新开办企业在窗口用1个小时就能完成证照及公章业务,大大减少了群众在多个部门、多个窗口之间来回跑的成本。

  这是济南市“一次办成”改革的一个缩影。济南市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汇聚了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搭建网上办事大厅,设置“马上办”综合窗口,政务服务从“只跑一次”向“零跑腿”“不见面”“全程网上办”大步迈进。目前,36个部门进驻服务大厅的497个事项中,88项实现零跑腿,399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在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遇到了来看病的李大娘,没有文化的她最头疼跑医院,每次都得由人陪同,现在不用了。“政府想的这办法真好,看病再也不用孩子们操心,我自己拿着卡就全办了……”与记者攀谈期间,她发自肺腑地不停夸赞,让记者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自今年6月试点电子健康卡(虚拟的二维码)以来,济南市实现了跨医疗机构的健康医疗服务“一卡通用”、智慧就医,目前已有3家医院、3个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电子健康卡集预约挂号、诊疗检查、交费取药等服务于一体,去任何一家医院就诊“一卡通办”,真正实现诊间结算,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表示,大数据的创新融合应用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城市管理迈入数字时代。这既优化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又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宜居宜业宜游家园,让广大市民有更多获得感。

  呼吸之城:治堵用上大数据 城市发展步入“数字生态圈”

  道路上车流不息,立交桥上畅通有序,大明湖景区一览无余……在济南市交警支队的“交通大脑”展示平台上,全市的交通实况尽收眼底。

  “我们会根据平台报告的道路拥堵情况,选择派警员到现场疏导,或对信号灯进行远程调控。”济南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韩军庆介绍说,交通大脑研判分析平台计算出每个辖区的拥堵指数,然后自动汇入“城市大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历史突发性、常发性拥堵和事故堵点的研判分析,会自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支队指挥中心据此进行精准派警,做到“让民警在对的时间、到对的路段、干对的事情”,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同时,实现了警力的合理有效利用。

  “我每天上班沿经十路开车,用‘绿波速度’畅通无阻,拥堵时40分钟的路程,现在十几分钟就可通达。”市民崔先生对智慧治堵感受颇深。他说,出门前用手机看路况直播,行驶到路口看交通诱导屏选择路线,这样对路况了然于胸,能有效地避开拥堵路段,合理安排出行。

  通过对交通大数据的分析,济南在525处路口设置了“会思考的信号灯”,实时推送“绿波速度”;在城市干道设置AR鹰眼,对警情事件快速定位跟踪;打通停车场数据,实现预约停车。今年以来,济南市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延误时间下降近11%,交通拥堵指数环比下降8.9%。

  海量数据的集合分发让济南生机勃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业体系有机衔接,形成一条条奔流不息的“智慧+”产业之“河”,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智慧发展。

  “一个智慧的城市,是个动态的有机生命体。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城市运转更加有序,资源调度更加合理。我们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城市更具智慧、更有人情味。”王忠林这样描述智慧城市。

  专家谈泉城

  智慧让城市更美好济南或将引领全国标准

  10月10日至11日,首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际峰会在济南召开。启动仪式上,济南市正式启动“智慧泉城”,并公布了“七通”应用:群众办事“一站通”、市民出行“一路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爱城市网“一点通”、公共安全“一网通”、金融服务“一贷通”。

  “这是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在出席峰会时表示,“济南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作出了有益尝试。群众办事各方面智慧专题的运用,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实践证明,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济南在国家层面上跑在了前面。”

  用智慧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城市通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据统计,我国有50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但是,在运营方面存在如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智慧城市标准化引领等问题。

  “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济南把顶层架构设计得很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对济南的体制机制创新给予充分认可。

  “济南的智慧城市做得很扎实,符合国家发展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总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希望济南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成为引领者。

  王钦敏对智慧泉城寄予厚望,他希望济南通过持续加强城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共建共享,深化政务信息资源的公众服务和挖掘利用,在建设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建立上先行示范,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济南经验”。

  原标题:人民网刊文点赞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经验做法 致力建设“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泉城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赵晓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