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目前,泉城路改造工程正稳步推进,作为泉城路标志性景观的石板路面也随本次改造,有了新变化。
作为济南商业与文化地标,泉城路自2002年铺设石板路面以来,历经20余年使用,如今已出现明显老化磨损。路面小型坑洞、成片状坑洞、重度边角剥落等问题随处可见,其中南北两侧公交车道的成片状坑洞占比更是达到车道总面积的51.6%;更为严重的是,地下基层病害也在持续发展,重度裂缝、接缝料损坏暴露无遗,雨水顺着路面缝隙渗入,不断侵蚀基层,导致路面出现沉陷与错台,不仅影响出行体验,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石材改造需求迫切。
为此,本次改造工程首先采用机械铣刨,彻底清除受损基层,随后展开新石材铺设。泉城路作为“一湖一环”景观廊道的重要段落,路面不仅承担通行功能,也承载着济南的城市记忆。在石材选择上,既要延续文化肌理,也要从根本上提升道路品质。
此次改造选用了海阳红花岗岩作为新路面石材。该石材具备坚固耐用与高防滑性两大特点,其密度高、质地坚硬,抗压强度显著优于普通石材,能有效避免旧石板易磨损、断裂的问题;同时,表面经特殊处理,可在人流车流密集环境下保持足够摩擦力,适应泉城路的实际使用需求。
此外,工程还对拆除的旧石板实施打包编号,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做好准备,既减少浪费,也为城市留住道路记忆。
原标题:泉城路石材“换新装”:提升道路品质守护城市记忆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今日,记者从济南市商务局获悉,济南交易分团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全市596家企业、2653名专业观众完成注册报名,将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平台,开展精准采购与投资合作。[详细]
全国首条“六改十二”车道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齐河至济南段改扩建工程,已进入通车前的最后冲刺。这不仅是车道数量的简单倍增,更是一场从“传统基建”到“智慧基建”、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的深刻转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