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娜
工业经济提质扩量,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
今年上半年,平阴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工业生产企稳回升,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89.68亿元,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其中,民间投资占比60.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4.4%,建安投资增长20.6%,列全市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5亿元,增幅列全市第2位;消费水平持续恢复,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55亿元,增长4.1 %,列全第2位;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增长31.1%,列全市第2位;限额以上零售额3.93亿元,增长21.5%,列全市第1位。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7元,增长5.1%。1-5月份规上服务业营收7.2亿元,增长47.8%,居全市第一位。
产业底子好,发展底气就足。产业这个经济发展的支柱稳,经济发展的大盘就稳。工业经济,一直是平阴县的一面特色旗帜。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大力实施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巩固提升主导产业上,以玫德集团为支撑,带动高端五金产业向系统集成服务转变,拉长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智能铸造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加大炭素产业优化提升力度,打造全国一流预焙阳极产业集群。
炎炎夏日,万物丰茂。在玫德集团子公司济南科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智能化的生产流程赋予了企业发展更加澎湃的动能。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64天,再次刷新了项目建设的玫德速度、平阴效率,加速了玫德集团向智能化生产和智慧型服务的转型。项目通过5G、工业互联网、RFID视频识别技术、视觉技术等手段,实现生产信息、设备信息、质量信息、能耗信息可视化、数字化,推动实现螺旋焊管产业迭代升级和产品结构替代升级。这也为平阴县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样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充足能量。
在高高擎起“工业强县”大旗的同时,平阴县还不断通过招大引强增添发展后劲,加快形成产业链条。
7月18日,平阴县二季度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议召开。博科智造产业园、中电建核电装备智造基地项目等17个项目擂台上“比武”。这些项目涵盖了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文旅康养和产教融合等各方面,是平阴县持之以恒招大引强的硕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的深耕收获。
平阴县聚力做强新兴产业,厚植发展新优势,全力支持博科、贝兰圭、泰德EPP等企业发展,推动生命科技、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有序建链、扩大规模;助力科德智能、丰科智能推广智能仓储、智能工厂等业务推进,做大应用技术服务业;依托金融产业园,引进私募基金、区域金融总部等机构,健全县域普惠金融体系。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平阴的发展实力将更加强劲、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乡村振兴更有看头。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全力营造舒心创业、安心发展的优良营商环境,让每一位投资商专心创业,这是企业家们纷纷来平阴县投资的重要原因。平阴县致力于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台玫瑰产业发展“金十条”、“平阴英才计划17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持续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马上办等新举措,不断擦亮“在平阴、您放心”服务品牌,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让全体客商放心投资创业、舒心发展生活,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产业发展是平阴发展的重头戏,项目建设是平阴发展的“压舱石”。项目建设有新亮点,产业发展就有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就会有新进展。下半年,平阴县将一如既往的“抓大不放小,攥指能成拳”,努力将一张张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划图”变为一幅幅“实景图”,用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奋力攻坚。
(通讯员 赵青山)
初审编辑:魏俊怡
责任编辑:张娜
随着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脚步不断向前,对城市的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承载等能力都提出了挑战。[详细]
7月23日至24日,由济南市射击狩猎协会指导、济南市市中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济南一家体育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承办的济南市市中区射击联赛“奥运之星”选拔赛暨济南市市中区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射击比赛在济南一家光电射击馆举办。[详细]
自7月13日起,济南市图书馆推出升级版“夜读空间”,在推出后的一周时间中,“夜读空间”座无虚席。[详细]
进入城镇化2.0阶段,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已成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区域竞争新优势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