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手持一根简易“花棍”,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起舞……这种舞蹈表演形式你见过吗?在山东商河,这项有着几十年历史的民间舞蹈艺术活跃在商河的大街小巷,甚至走进了校园,它叫做“花棍舞”。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商河花棍舞也名列其中。
跟在鼓子秧歌后面的民间舞蹈 老艺人奔走传授重回人们视野
“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花棍舞就在商河许商街道、怀仁镇、殷巷镇一代广泛流传。”据商河县文化馆馆长徐静介绍,花棍舞产生于民间,演出时走街串巷,丰富了商河当地的民众生活。
“刚开始,花棍舞是跟在鼓子秧歌会演后面进行表演,当时只是觉得队伍跳得很整齐,并没有太重视。”徐静告诉记者,而且旧时花棍舞表演,节奏非常缓慢、形式也比较单一,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2000年之后,怀仁镇老艺人王希贵因为特别爱好花棍舞,在怀仁镇中心小学组建了第一支花棍舞队伍,参加商河县的文艺会演。“就是在那场会演上,大家发现了这项民间舞蹈艺术中的‘遗珠’。”徐静说。
再到后来,老艺人王希贵应邀到怀仁中学、怀仁中心小学、古城小学,亲自给老师、学生指导传授花棍舞表演技巧。因此,“怀仁花棍舞”声名远扬,成为商河县域及周边唯一传承花棍舞的地方。慢慢地,花棍舞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从沉睡中复苏。
非遗进校园打破花棍舞传承壁垒 成赛场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2008年,乘着“非遗进校园”的东风,王希贵主动走进小学指导学生学习花棍舞,从此打破了花棍舞发展的传承壁垒。到2010年,怀仁镇中心小学把花棍舞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整理和改编,从而使花棍舞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得到较好的保留、传承和发展。
“原来,花棍舞就是3套动作,‘双人对打’‘原地旋转打’‘行进式打法’,现在经过改编,结合着音乐,欣赏性、表演性更强,变换更复杂,学生们也很享受表演后的喝彩。”怀仁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泽呈告诉记者。
每周三下午,怀仁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花棍舞队伍都会聚集在操场上,手持一根制作简易的“花棍”,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起舞,学生们动作一致,步调整齐,花棍上的铃铛随着舞蹈“嗦嗦”作响,节奏强而有力,气氛十分热烈……
自2010年至今的11年里,一年一度的商河非遗展演,怀仁镇中心小学的花棍舞表演一定是赛场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要“被看到”更要“被用到” 花棍舞尝试踏出更多不同路径
“花棍舞在舞蹈的过程中又带有武术动作,活动范围大,让学生从肩部到脚部都得到了充分活动,也算得上能使学生得到锻炼的一项运动。”王泽呈说,所以这项民间艺术不仅要“被看到”更要“被用到”。
近年来,在老艺人王希贵的指导传授下,培育了怀仁镇中心小学赵海英、郭燕、蒙传珍、张晓霞、牛秀静等一批批年轻且优秀的传承人,这必将使花棍舞这一民间表演艺术绽放的流光溢彩。
与此同时,商河县文化和旅游局也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花棍舞的传承。“现在商河县第一实验幼儿园和第三实验小学2所县域学校将花棍舞引入校园,怀仁镇6处公办、2处民办学校启动花棍舞进校园,每所学校都建立花棍舞队。”徐静告诉记者,之后还会再到其他镇街教学,达到“百花齐放”的状态。
除去进校园外,商河县还举办了花棍舞培训班,全县花棍舞爱好者参与学习,怀仁镇还组建了一支花棍舞老年人队伍,每年在古杏林演出,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民间舞蹈又得到更大范围、更为广泛的传承与发展。目前,商河已经形成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老艺人、校园辅导老师、文化馆下属花棍舞队、活动站点花棍舞队、中小学花棍舞队、幼儿园花棍舞队等传承群体。
“早年,花棍舞表演者都是边舞边唱,从而呈现出了热情欢快、昂扬向上的艺术特色。我们以后的心愿是,希望邀请更多的专家来为我们指导唱词,将表演形式进一步优化。”王泽呈说,只有与时俱进才可以踏出更多不同的路径。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12月26日,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首发列车上,车厢内忽然传来歌声《当你老了》。一名身穿“济电段”工作服的小伙子推着两层蛋糕,来到一对老夫妻前。[详细]
11月26日,在一片千呼万唤中,盒马济南首店终于亮相,店内近7000平方米的面积,集合了盒马中国各类创新业务板块,是目前省内经营面积最大的门店之一,也是盒马今年全国范围内新开门店中面积最大、功能最新最齐全的一家。[详细]
全球性的汽车产业“缺芯”已经一年有余。近日,山东首个8英寸高功率芯片生产项目完成全线设备调试,在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顺利通线,投产达效指日可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将大批量用上“济南芯”,久旱逢甘霖的汽车业界感到无比兴奋。[详细]
近日,一组可喜数据公布:济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01.4亿元,继2020年GDP过万亿元之后,财政收入成功迈入千亿元时代,提前12天完成全年收入预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