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7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晓广表示,目前,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90家,近期到2025年,计划引进台资企业2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产业合作区”)于2021年7月设立,落户济南、建在济阳,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
两年来,作为落户承载地,济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扎实推进产业合作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黄晓广表示,济阳区推动成立了省市一体化推进合作区建设工作专班,建立了省市区三级联动常态化推进工作机制。在济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加挂了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济南)管委会牌子,增设合作区建设发展局,明确了建设管理服务职能。同时,济阳区建立了产业合作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机制日益完善。
省政府《关于加快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在履行会签程序,意见出台后产业合作区建设方向和保障措施将进一步明确;济南市委、市政府在《关于支持济阳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相关措施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中制定了合作区专项支持政策,修订起草了《关于支持合作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现正按程序上报批复,加快产业合作区建设的政策集成效应将更加凸显。
结合国土规划调整,济阳区城镇开发边界用地规模新增19.85平方公里,达到67.92平方公里。今年5月18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济北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方案,为产业合作区近期用地提供了保障。随着济滨高铁、有轨电车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济阳区在产业合作区规划范围内,启动了高铁新城规划设计及片区开发项目、黄河大道北延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备。
济阳区先后参与承办了鲁台合作推进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暨授牌仪式、旺旺集团20周年庆典活动、合作区建设暨泉城论坛等大型活动,合作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先后赴上海、成都、重庆、昆山等地开展招商推介活动,新引进落地顶津食品热冲饮料、阿斯泰克环保纤维、乾隆特医食品城等台资项目20余家,带动关联企业83家,总投资361.3亿元。目前,产业合作区累计引进台资企业90家,重点在建项目42个,台资企业集聚优势进一步巩固。
下一步,济阳区将锚定产业合作区“新旧动能转换”这一主题主线,进一步完善“三轴两园一中心”发展布局,近期到2025年,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计划引进台资企业200家,带动关联企业300家,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远期到2035年,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力争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对台合作示范园区。
围绕上述目标,济阳区将做好以下重点工作:聚力加快园区建设。着力保障济滨高铁、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有轨电车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完成有轨电车济阳预留通道主体工程,加快推进黄河大道北延工程、黄河精致城市、滨河片区市政道路、食品工业城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聚力加强对台招商。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依托济北生命科技产业园、达沃智慧产业园、连城智造小镇、国际联合智力创新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台资聚集区,开展点对点、高频次招商活动,着力引进储备一批优质台资项目和建链延链补链项目,年内争取引进台企及关联项目80家以上。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践行“经济发展服务生”理念,坚持“围墙外的政府干,围墙内的政府帮”,进一步强化空间、土地、配套、用工等关键要素保障,扎实开展问题“摸——排——销”行动,及时解决台资企业落地、建设、发展难题。积极争取完善产业合作区扶持政策,协调推进台资项目落地建设,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发展壮大,努力打造黄河以北台资集聚新高地。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7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为确保今夏电力保供万无一失,国网济南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吴绍军表示,今年,国网济南供电公司研究制定了“项目突破年·电先行”八项再升级行动,[详细]
7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为确保今夏电力保供万无一失,国网济南供电公司总经理任志刚表示,今年,国网济南南供电公司将以“两个不能”(不能因为电网原因影响电力保供,不[详细]
7月7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国网济南供电公司总经理任志刚表示,今年,济南供电公司将主动融入全市“项目突破年”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电力先行要素保障作用,全力提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