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正在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张明阳 记者孙镇镇 摄
时报4月10日讯 “亲爱的大哥,您好,因为不知道您的姓名,只能称呼您一声大哥,感谢您给我带来再生的机会,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希望……”4月10日,一封来自杭州的感谢信送到了90后小伙张明阳手中。此时,躺在床上的张明阳正在为14岁白血病男孩送去“生命的种子”——造血干细胞。
1994年出生的张明阳去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毕业后,到了北京的一家公司上班。在校期间他自愿献血3次,同时报名参加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活动,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1月,张明阳接到威海红十字会消息,他与一名14岁的白血病患者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低分辨分型初配相合。“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明阳说,为了能够顺利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开始每天锻炼身体并戒酒戒烟。
3月初,张明阳在医院进行了包括基本身体素质检测、血液高分辨配型、传染病检测等检查,结果全部符合捐献要求。“不管工作多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张明阳随即向单位领导请假准备来济捐献。
“虽然知道捐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有影响,但还是怕父母担心,就没告诉他们。”张明阳告诉记者,因怕父母担心,他清明假日都没回河南老家,4月5日直接从北京的公司赶来济南,目前只有姐姐知道此事,并表示支持他。
“我就是觉得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张明阳笑着说:“我本来想自己偷偷捐献完了就好了,没想过要对别人说,也不想成为英雄。”
●延伸阅读
去年动员近3000人,最后84人捐献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小之又小,仅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
“按说山东登记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人数并不低,但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志愿者流失和反悔。”10日,山东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据悉,2017年山东动员人数近3000人,最后只有84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有很多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误解,认为要抽骨髓,损害身体健康。实际上,整个过程像献血一样。造血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复制功能,捐献者两个星期内就能恢复原有造血干细胞数量,不伤害身体。
据了解,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进入采集程序之后,受捐的患者会住进无菌病房,用化疗药物将患者体内生病的造血系统全部破坏掉,等待新的造血干细胞输入体内,重建健康的造血系统。假如患者体内的造血系统全部破坏后,志愿者又中途反悔不捐,患者最多只能活两星期。
2002年,来自淄博市的吕陟成为我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至今,我省共完成6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这对于我省目前18万人的库容来说,使用率还是很低。”该负责人表示,为减少流失率,山东今年启动了“志愿者保留项目”,全面回访入库志愿者,剔除无效数据。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新东站站房的设计也将有很大亮点,未来济南东站站房将呈现环抱的建筑形态,为双面状钢结构拱顶的独特建筑风格。据项目负责人透露,新东站还计划设置航站楼,从这里出来后,乘客就可以直接办理值机业务,真正实现铁路空无缝衔接。[详细]
据李铭介绍,济南战役时,国民党军在郎茂山、茂岭山、卧虎山、六里山、砚池山、千佛山等处设立堡垒,在济南的南部形成一个半月形的防守堡垒。除去这些遗址外,在济南南部的龙洞山、砚池山、洄龙山、燕翅山、平顶山等山上也有一些济南战役遗迹留存。[详细]
一位乘客认出了班元磊。女朋友为了记录他的日常,将拍摄的视频发到抖音,没想到火了。说起自己走红后的心态,班元磊说,自己33岁了,希望自己能尽快成家,在岗位上保持良好心态,踏踏实实工作。[详细]
知了叫,蒲扇摇,炎炎夏日不好熬。素有“小火炉”之称的济南已进夏季最热的二伏天,这让市民们出门购物、散步都成了考验。正值此时,济南市人防工程管护中心协助所监管的工程使用单位——纬十二马路人防商业广场,于8月4日启动“邻里嘉年华”活动,贴近市民生活,惠...[详细]
8月6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与山东省文物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山东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科研教育基地”与“山东省文博创新创意设计研究院”挂牌成立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详细]
为纪念济南解放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由济南市文广新局、济南市摄影家协会、济南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办,济南市图书馆、济南艺文天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下区文化馆、天桥区文化馆协办的“天耀泉城”王鲁新大型全景航拍摄影巡回展将于2018年8月4日在济南市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