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路口礼让行人,已成司机自觉习惯!

2017-09-25 08:41: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张九龙

  山师附中交通志愿者在劝阻行人,维持交通秩序。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路口的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直观缩影。历时数月的整治,“济南式过马路”已经成了城市的新品牌,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如今,闯红灯、逆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现象,在济南已经越来越少,井井有条的交通秩序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感,也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明指数。

  齐鲁晚报记者 张九龙

  加强路口指挥引导 规则意识渐养成

  每天交通早晚高峰,61岁的王学泉会准时出现在解放桥路口西南角。戴上橘黄色帽子,穿上绿色马甲,手里握着小红旗,便开始了忙碌的交通引导工作。他是首批济南文明交通志愿者之一,至今已服务一年。像他这样的资深文明交通志愿者,在济南还有很多。

  看到变成了红灯,王学泉熟练地将手中一米多长的指挥杆举起,横在了非机动车道的中央。一个月前,王学泉还总要反复提醒大家“不要越线”,如今还没等到变成红灯,临近标识线的市民就已经停了下来。

  交通素质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拥堵的济南来说,非猛药不足以治顽疾。投入大量人力引导文明交通,如今已经成为济南街头的常态,尤其是一些大路口,甚至有十几位工作人员在值守。这种变化源于济南采用了民警、辅警、协管员、志愿者、学习驾驶员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让市民更直观感受到了济南治堵的决心。

  “人盯人、人催人”虽是老办法,可效果却很明显。“路口秩序整治行动是从五月份开始的,起初有闯红灯的现象,我们就用身体去挡,不让他们冲出去。”不过,随着交通整治的常态化,这种情况几乎完全消失了,“现在市民普遍养成了文明交通的习惯,就算没有执勤的人员提醒,大家也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了。”王学泉说。

  治理不是一阵风。春夏秋冬,日复一日,看着路口的志愿者为城市交通文明的辛勤付出,市民也渐渐由不理解变为了支持。市民付先生说:“以前都是抢行,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可谁也不让谁,如今都守交通规则了,道路变通畅了,出行也安全了。”据了解,他的孩子在济南燕翔小学上三年级,学校门口是个丁字路口,人来车往,十分混乱。以前付先生很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出行,如今学校周边有学校、家长和临近高校的志愿者,每天在路口引导学生们过马路,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济南马路遮阳棚越来越多,等红灯不怕雨淋日晒。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改造路口设施 人车通行更加顺畅

  除了人力引导外,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也很必要。临近火车站的天桥南路口是济南的“明星”拥堵点,这里南北方向是大纬二路和济泺路,东西方向是经一路,每逢交通高峰期,总是堵得水泄不通。

  如今,这个路口发生了许多脱胎换骨的变化。原先路口四角有不少隔离岛,占用了不少有限的空间资源,降低了路口的通行效率。如今,隔离岛已经全部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减速带,整个路口显得比以前宽敞了许多。

  同时,路口的斑马线、非机动车道线也进行了微调并全新绘制,更加方便行人、非机动车通行,减少了与机动车抢道的安全隐患。“这个路口我每天上下班都会走,原来路口很窄,有朝东的、有往西的、有左转的,需要不停躲闪,尤其是高峰期的时候,大家都往里挤,很不安全,改造之后有序多了。”市民高女士说。

  “电子引导员”的到岗更令人耳目一新。在天桥南路口的东北角,远远就能听到“现在红灯,您已越线,请退回到安全线内”的语音提示。走近一看,原来是路边一处半米多高的电子桩在“说话”。在它旁边地面上,还有红灯止步线在不停闪烁,提醒市民不要“越雷池一步”。“一发出语音警告,要是压着线,它会一直语音提示,大家都会自觉往后退,效果挺好。”在路口附近经营生意的张先生介绍。

  数月来,济南对道路实施“减、挪、扩、调”,包括减小右转车辆转弯半径,对斑马线、非机动车道线性取直;挪清占用道路资源的各种设施,移走违法占道的景观石、广告牌、灯杆等,有条件的前移斑马线;扩大行人、非机动车驻足区,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安全,实施导向车道“瘦身扩容”;调整优化信号配时,实施行人过街绿波放行信号控制。

  济南交警提供的数据显示,通过对路口的优化改造和秩序整治,全市路口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济南交警支队民警李娜介绍,以经十路舜耕路口为例,顺直行人及非机动车行驶轨迹及缩小路口面积,将东口斑马线、机动车信号灯杆向路口内平移7米,其他方向平移5米,缩短了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距离,改造以后行人过街减少3-5秒;扩大行人、非机动车等候区域,对路沿石进行无障碍处理,实现行人通行效率提高20%,非机动车通行效率提高25%;通过减小路口转弯半径降低路口右转车辆车速,行人非机动车通过量比往常增加40-60人次。

  人脸识别成利刃 自觉守护斑马线

  “这不是我同事吗?他这是闯红灯给逮住了啊。”骑电动车在解放桥路口等红灯的钱先生看着路口东南角处的曝光台哭笑不得。据了解,解放桥路口南北向信号灯每次约60秒,东西向信号灯每次约30秒,行人的通行时间比较充裕,可在过去,总是有人不守规矩,抢行几秒。为了整治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现象,交警部门在该路口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有摄像头专门盯着斑马线,对违法市民的人脸抓拍取证,违法者要接受罚款、接受违法教育和在路口做交通劝导员等方式的处罚,另外还会识别出违法者身份信息、工作单位和住址,从而把违法人的信息通报到单位或社区居委会。据了解,同款的设备,全市已经设置了几十处,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同时,违法的市民还会被实名曝光,在全市的户外大屏上滚动曝光。“大家都是好面子的人,这个法子比单纯罚款可管用多了。”在路口引导交通的志愿者董瑞莹笑言。

  此外,为了提高违法处理效率,济南交警还研发搭建了支队交通违法短信告知平台,升级了非现场录入审核系统,确保了对一些违法行为10分钟内短信告知。截至目前,共发送违法停车告知18.3万条。

  为了让斑马线真正成为“安全线”,市交警支队近日公布市区又新增34处电警设备,其中有33处为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这些点位全部位于车流量较为集中的路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违法者罚款50元、扣3分,震慑效果明显。

  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也让智慧交通变为现实。2016年9月起,济南交通与滴滴出行进行战略联合,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技术研发与数据共享、城市交通建设规划、市民出行生活服务等层面开展“互联网+交通管理”深度合作。今年3月开始,在经十路的山大路到舜耕路的六个路口,试行基于融合了滴滴平台浮动车轨迹,以及济南交警卡口、地磁等多元数据之后研发出的新型“智慧信号灯”,对交通拥堵缓解明显。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南“后花园”升级展新颜

    日前,素有济南“后花园”之称的南部山区门牙风景区经过拆违拆临和升级改造后展露新颜。自2014年起,济南市对南部山区水源地进行环境保护、生态修复,通过拆除违章临时建筑、引导升级“农家乐”经营模式、建设给排水系统等措施,改变景区原先脏乱差的状况,取得了环...[详细]

    09-27 08-09新华社
  • 济南划定44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 城市开发首次有了“绿色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一个挺专业的词汇,可别以为它与我们无关,其实小到市民的房子,大到粮食安全、城市建设,都与永久基本农田息息相关。东部以巨野河采空区划定的基本农田和章丘西部已有基本农田为主,实现了中心城区与章丘区规划发展区的绿色隔离。[详细]

    09-27 08-09舜网
  • 梯内手机信号 济南电年底前全覆盖!还将定期将公布电梯困人率

    timg-(1).jpg

    近年来,各地频发电梯困人事故。对此,丁正罡表示,电梯里没有信号,这和目前济南市的部分区域电梯里无线信号覆盖不全有关系。另一方面,部分电梯生产厂家为了占领市场进行低价中标,除了相关部门要求必须配备的安全配置以外,一些生产厂家也会减少一些配置。[详细]

    09-27 15-09齐鲁晚报
  • 500余名师生晒家风故事 6大方面颂传统美德

    IMG_8016.jpg

    27日上午,由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中建长清湖实验学校承办的“晒家风故事 颂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在长清湖实验学校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一个月,围绕“论家风、话家风、绘家风、赞家风、评家...[详细]

    09-27 17-09大众网
  • 长清公安300余警力誓师打响安保维稳保卫战

    27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分局“决战三十天、保卫十九大”誓师大会在济南国际园博园水之门广场举行。此次誓师大会目的是向市局党委、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庄严宣誓,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满弓紧弦、枕戈待旦”的作风和姿态,完成十九大安保维...[详细]

    09-27 17-09大众网
  • 《济南城记》首发!记录济南20个老街区变迁

    27日,“坚守老济南”——《济南城记》图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济南明府城泉水人家民俗馆举行。该书由资深媒体人雍坚积十余年采访、调查之功,对济南20个老街区的旧巷古宅、人文掌故、民俗风物和拆迁改造加以真实记录和切实反思。书中数百张绝版图片,颇能勾起当代...[详细]

    09-27 16-09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