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文明过路口已成为大多数市民的自觉。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济南市民带来了什么?除了内心的喜悦,更多的是对城市变化的欣慰。在创建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执行者和见证者,也是成果的分享者。
文明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当济南朝着心中理想的宜居城市华丽转身时,市民更能感受到创城的意义所在。
齐鲁晚报记者 张九龙
“济南式过马路” 成文明交通新品牌
人行道隔离栏、请勿越线标识、斑马线减速带、闯红灯人脸识别设备、交通违章信息曝光大屏幕……“隔几天,路口就会有新变化,让人感觉济南越来越先进了。”在附近某培训机构上班的孙女士,对解放桥路口新貌赞誉有加。
除了科技的运用和设施的更新,加大人力引导文明交通,也已成为济南街头的常态,这源于济南交警采用了民警、辅警、协管员、志愿者、学习驾驶员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以前没这些人守在路口,难免会有闯红灯的侥幸心理,现在有人看着,确实不好意思违法了。而且他们会疏导交通,大家出行更安全了,非常支持。”在天桥南路口等待红灯的市民赵先生表示。
道路畅通离不开疏堵结合,文明习惯亦需要精心引导。最近,在许多路口的非机动车道处,白鹭展翅造型的遮阳棚陆续安家。这些遮阳棚让市民得以在路口遮阳挡雨、安全出行,体现了城市的温情,同时也以这种形式,鼓励更多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
直面问题,方能戮力前行。“首堵”曾是人们调侃济南交通状况的热词,而如今,泉城的交通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规范有序的“济南式过马路”俨然成了城市的新品牌,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和点赞。如今,闯红灯、逆行、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现象在济南越来越少,井井有条的交通秩序不仅提高了市民的安全感,也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明指数。
保卫“泉城蓝” 身边绿意多起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金秋时节,微信朋友圈“晒蓝天大赛”又开始了。人们惊喜地发现,“泉城蓝”已经如同常见的老友,时不时在天空露出笑脸,给奋进的济南人“鼓鼓劲”。
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为了蓝天白云,东部老工业区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搬离;为了蓝天白云,南部山区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为了蓝天白云,以史上最严厉的方式整治扬尘污染;为了蓝天白云,关闭燃煤小锅炉,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
如果说蓝天白云只可远观的话,家门口新增的绿地花园则更加亲民。在公和街7号院“口袋公园”的木质观景台上,几位老邻居正围在一起下象棋,气氛轻松愉悦。“现在推开窗就能赏景,下楼就能逛公园,住得舒适多了。”附近居民李女士说。
创城,让生活更美好。今年以来,拆违拆临腾出大量空地,济南借此机会积极建绿透绿,仅在市中区就已建成了20多处“口袋公园”,全市的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都提高了0.5%。正如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所言:“这0.5是老百姓身边的0.5,是市民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0.5。”正是身边的这些变化,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多幸福感。
拆违拆临的空地变身居民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
老小区“美容” 空中“蛛网”落地
老旧小区是创城的“硬骨头”,也是百姓眼里的标尺。乐山小区是济南最早的开放式小区,如今的小区路面宽敞整洁,部分道路中央安装了隔离栏,道路两侧绿草如茵、鲜花点缀。南区广场更是修缮一新,仿古亭、石桌石凳、乒乓球场以及健身器材等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郁郁葱葱的树木使整个广场十分阴凉,不少居民来此乘凉,小朋友们则在一旁的滑梯上玩耍。
变化还不止于此。空中杆线的“蛛网”、伫立在大街小巷的废旧线杆曾让人头疼不已。如今走在二七新村,大小各异、高低不一的杆线全部拔除,道路两侧清爽了许多,头顶黑压压的线缆也消失不见。“以前这些杆线有些断裂露出里边的钢筋,每次经过都提心吊胆,现在可算是解了心头之忧。”家住梁庄大街的刘秀英连连称赞。
攻坚克难,一往无前。为了根治城市顽疾,今年3月,济南展开了城区杆线专项整治工作。如今,6个月时间过去,杆线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治线缆16894公里,这个长度相当于188条经十路、156圈绕城高速。
便民设施咋建 市民最有发言权
“创建是为民、创建要靠民、创建不能扰民”,说到底,创城是让老百姓得实惠。大观园街道辖区多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通过多次召开协商会议、走家入户征询,工作人员发现,设置停放自行车、电动车专属区域成为许多居民的强烈愿望。
居民的需求就是第一命令,马上就办!截至目前,大观园街道辖区内共建起了18处便民公共车棚。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周边的小饭桌、“五毛零食”曾生意火爆,如今在省实验中学、燕山中学、甸柳一小、汇波小学等中小学附近,脏乱差的小吃街消失了,流动商贩也陆续被取缔。与此同时,济南试水学校食堂加营养配餐,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吃上营养卫生的午餐。
针对规范经营后社区商业出现缺失的情况,济南提出10月底前,在部分社区配置100辆标准化便民餐车或配餐点;12月底前,市区累计配置500辆标准化便民餐车或配餐点,新建或改造便民餐饮店300家以上、社区便民肉菜店(生鲜超市)200家以上,增加100家具有互联网配送功能的“互联网+便利店”,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培育文明之风 从身边小善做起
城市进步,有你有我。过去几个月里,一到周末,齐鲁志愿者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济南大街小巷。劝阻“大桶客”、引导排队乘坐公交车、整理共享单车、文明交通引导、爱心义卖等展示了志愿者的风采,也让更多人关注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
发挥民智,新风拂面。以前,每到周五和周日下午,济南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拒绝去燕子山西路和环山路交会口附近。因为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坐落在这里,接送孩子的车辆至少会让这里的交通瘫痪1个小时。今年3月底开始,原来拥堵的路口变畅通了。改变源自一张小小的“绿色出行奖励卡”,学生通过绿色出行方式到校便可以领取一张奖励卡,从而带动了更多家长绿色出行。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一座城市的高度。从城市的外在美,到城市的内在美;从城市的建筑美,到城市的文明美,济南创城坚持“为民、靠民、不扰民”的标准,走出了一条提升市民幸福度、激发市民幸福感的创建之路。这种以人为本、民生导向的创建方式,将每个济南市民都吸引了进来,也让创建文明城市融进了每个济南市民的生活。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日前,素有济南“后花园”之称的南部山区门牙风景区经过拆违拆临和升级改造后展露新颜。自2014年起,济南市对南部山区水源地进行环境保护、生态修复,通过拆除违章临时建筑、引导升级“农家乐”经营模式、建设给排水系统等措施,改变景区原先脏乱差的状况,取得了环...[详细]
永久基本农田,一个挺专业的词汇,可别以为它与我们无关,其实小到市民的房子,大到粮食安全、城市建设,都与永久基本农田息息相关。东部以巨野河采空区划定的基本农田和章丘西部已有基本农田为主,实现了中心城区与章丘区规划发展区的绿色隔离。[详细]
近年来,各地频发电梯困人事故。对此,丁正罡表示,电梯里没有信号,这和目前济南市的部分区域电梯里无线信号覆盖不全有关系。另一方面,部分电梯生产厂家为了占领市场进行低价中标,除了相关部门要求必须配备的安全配置以外,一些生产厂家也会减少一些配置。[详细]
27日上午,由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中建长清湖实验学校承办的“晒家风故事 颂传统美德”系列活动在长清湖实验学校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为期一个月,围绕“论家风、话家风、绘家风、赞家风、评家...[详细]
27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区分局“决战三十天、保卫十九大”誓师大会在济南国际园博园水之门广场举行。此次誓师大会目的是向市局党委、区委区政府和全区人民庄严宣誓,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满弓紧弦、枕戈待旦”的作风和姿态,完成十九大安保维...[详细]
27日,“坚守老济南”——《济南城记》图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济南明府城泉水人家民俗馆举行。该书由资深媒体人雍坚积十余年采访、调查之功,对济南20个老街区的旧巷古宅、人文掌故、民俗风物和拆迁改造加以真实记录和切实反思。书中数百张绝版图片,颇能勾起当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