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注册

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0531——85196021

投稿信箱:wode_210@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总汇 > 济南城事 > 往期回顾

城·事(94)110岁小学桃李芬芳,欧阳中石是咱校友

来源:大众网   作者:宋立鹏   2016-01-08 14:41:00

从晚清私塾到官立学堂,再到民国省立小学,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几经易名。这里曾培养了名族实业家张东木、国学大师欧阳中石、我国第一代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沈力等诸多名人志士,历经百余年风霜,制锦市街小学成为济南市为数不多的跨入百年门槛的小学之一。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济南解放后的制锦市街小学

制锦市街小学老照片

制锦市街小学老照片

如今的制锦市街小学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宋立鹏

  从晚清私塾到官立学堂,再到民国省立小学,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几经易名。这里曾培养了名族实业家张东木、国学大师欧阳中石、我国第一代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沈力等诸多名人志士,历经百余年风霜,制锦市街小学成为济南市为数不多的跨入百年门槛的小学之一。

  多次更名终定名 110年前诞生于镇武庙

  1月8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位于铜元局后街12号的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这所已是110年高龄的学校,如今,校园内建成了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座矗立在校门口的红色雕塑,记录着学校发展的历程。

  制锦市街小学,要从一间祠庙讲起。这座叫“镇武庙”的祠庙里,满载了这所小学成长的岁月。据考证,制锦市街小学初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因校址建在镇武庙内,故取名为“镇武庙学堂”。当时为私塾,因经费不足,设备简陋,又加之管理混乱,校舍破烂不堪。

  1911年由政府出资修建了校舍,学校由私塾改为官办,校名也改为“官立镇武庙学堂”。辛亥革命后,山东省教育部门根据民国时期的有关规定,又将官立小学改为省立小学,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五初等小学”。后来又经过前后十多次更名,直到1948年济南解放,才正式定名为“济南市制锦市小学”。

  结下不解之缘 三代五口人都是制小校友

  今年75岁的退休老人段荣芳,曾是制锦市街小学的学生,还曾是学校的教师。更让人惊叹的是,段荣芳一家三代五口人全都是制锦市街小学的学生,和学校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不解情缘。用他的话说,他是制锦市街小学的“三老”,老学生、老教师、老家长。

  段荣芳告诉记者,1953年他跟随父亲从淄博来到济南,在制锦市街小学读书。10年后,还是师范学校学生的他又回到制锦市街小学当起了代课老师。从学校值班员、代课老师、大队辅导员、副校长,段荣芳一干就是13年。

  对制锦市街小学有着深厚感情的段荣芳,又将自己的儿子、女儿送进了自己的母校。儿子毕业后,和父亲当年一样,又重回母校当起了老师,并在学校认识了做音乐老师的妻子。后来,两人的女儿也从制锦市街小学毕业,与爷爷、爸爸、妈妈、姑姑成为了校友。

  曾两班合用一间教室 走出诸多名人志士

  作为百年老校,制锦市街小学桃李万千,在这片悠远的土地上,走出了民族英雄方范、民族实业家张东木、国学大师欧阳中石、我国第一代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沈力等诸多名人志士。

  “我在制锦市街小学读书时,觉得校园老大老大,学生老多老多。”段荣芳说,当时因为学生多、教室少的缘故,同级两个班合用一间教室,分上下午轮换上课。1963年,段荣芳回到制锦市街小学当教师时,制锦市街小学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校门已经北移,南院分离改建成十三中学。

  据段荣芳回忆,1975年制锦市街小学被确定为济南市重点学校和对外开放学校,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友好人士及教育代表团都前来参观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制锦市街小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拆除了陈旧的校舍,新建了高标准教学大楼,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