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93)制锦市原名棘针市,曾是济南“菜篮子”

2016-03-14 15:42:2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宋立鹏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1902年济南街巷全图中的制锦市街区

  

  原泺源造纸厂厂房

  

  建于1934年的成记面粉厂制粉楼

  

  如今的制锦市已是楼房临立,成为远近有名的居民小区。

  

  制锦市街区内的周公祠街

  

  五龙潭公园

  /片 大众网记者 宋立鹏

  在济南璀璨的历史中,制锦市街区是别具特色的一页,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兴盛于明代,曾被誉为济南民族工业的摇篮,亦有许多历史名人生活于此。如今的制锦市已是楼房临立,但高楼间偶存青砖门楼。近日,大众网记者来到制锦市内,探寻这一片老街区的百年沧桑。   

  兴盛始于明代,北部曾是菜畦藕池   

  1230日,大众网记者来到制锦市街区。作为天桥区最东侧的街道办事处,制锦市地处黄金地段,这里楼房临立,已成为远近知名的居民小区。制锦市街、朝阳街、花店街、铜元局后街……一条条狭窄弯曲的街巷穿插在制锦市街区内。

  制锦市的兴盛始于明代。据载,明洪武九年(1376),迎仙桥设馆驿总站。此处因经常接送来往官员,故又称接官厅。馆驿总站设立后,地处北走燕冀、东通齐鲁、进出济南咽喉要道的制锦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凸显。自此,自西门至迎仙桥道路周边,不断修建起店铺和寺庙,明崇祯年间已形成街巷。

  明代,泺水、西圩壕、北护城河围绕的制锦市街区,北部地势低洼,多为菜畦藕池,在此处居住的多为种菜种藕、采摘莲子荷叶的菜农,种植的蔬菜主要供应城内官府和百姓。现在的花店街,就是当时进行蔬菜交易的市场。   

  制锦取自“棘针”,30条街巷云集   

  今年70岁的刘忠帮一直生活在制锦市街,他告诉记者,以前在此种菜种藕的菜农为防止偷盗和破坏,在地堰田上插满棘针。因为棘针的需求量很大,南部山区的山民便肩挑棘针到藕池菜园边上叫卖,后来逐渐形成了棘针市。随着经营棘针的业户店铺日渐增多,人们便以棘针市为街名相称。

  刘忠帮介绍,民国十年(1921)前后,居住在制锦市街的名士杨名漪,因街名文辞不雅,便取“棘针”谐音“制锦”(济南方言读“棘针”为“zhi jin”),将街名改为制锦市,并刻石立于街的南头,制锦市的名字就沿用至今。

  制锦市的繁华对街区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曾有三十多条街巷。在众多街巷中,制锦市街作为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颇为有名。制锦市街又叫做制锦市前街,南连朝阳街,北接铜元局后街,早年的制锦市街长约260米,宽4米。   

  开埠后更加风光,实业家纷至沓来  

  1904年,济南开埠通商后,制锦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本地和外地实业家来此投资办厂。以制锦市街为中轴线,周边的街巷逐渐成为了制药、染织、面粉、电力等行业的聚集地。山东铜元局、济南电灯公司、宏济堂阿胶厂、泺源造纸厂、成记面粉厂、东元盛铁工厂和众多的染厂、织布厂相继建立。

  “以前去面粉厂送麦子、拉面粉的大卡车,从早到晚熙熙攘攘,可热闹了。”刘忠帮说,当时的制锦市十分繁华。到制锦市投资创业的外地商贾都在制锦市街附近购地置宅,而大部分来此务工的外来劳动力也会在此安家落户。

  日渐增长的住户带动了制锦市街餐饮、副食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当地老人回忆,早年在制锦市接口路西有许多早点摊,几张方桌、几条长凳,一大清早就能听见摊贩的叫卖声:“烧饼油条鲜豆浆!”

  时过境迁,如今的制锦市及周边街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制锦市街区也已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郑济高铁将打通济南“西进”通道 未来2小时内抵郑州

    1443176994610.jpg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03-14 09-03济南时报
  • 济南千年兴福寺修葺一新 将变身“街心公园”

    2966026209993811789.jpg

    近日,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兴福寺已整修一新。据介绍,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数次重建,其整体建筑按照官式建筑设计,单体建筑均是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规格在省内仅次于灵岩寺。[详细]

    03-14 14-03舜网
  • 济南版“朝阳群众”!济南有群蓝马甲“编外老片警”

    20160313072327845.png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03-13 08-03齐鲁壹点
  • 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开始报名啦!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图书馆了解到,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7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品味书香 分享精彩”的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大赛分设亲子组、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四个组别。参赛的获奖选手可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荣...[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中邮保险客户服务增加新“窗口”

    3月14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成立,这标志着济南辖区又增加了中邮保险服务窗口,成为其向全功能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济南的客户不仅可以在邮政网点办理业务,还能在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享受到同样优质与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当天记者看到多家...[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
  • 六里山南路供热管网14日竣工,45万平方米用户受益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济南热电质检人员随时跟进施工进度,进行质量检测_副本.jpg

    14日晚,六里山南路高温水供热管网敷设工程将完工。改造后,周边4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将更稳定。该工程是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借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先行进行敷设的。[详细]

    03-14 14-03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