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古彩戏法艺人王超
王超将盖布里外展示给观众看
古彩戏法与魔术为完全不同的两种表演门类
在后台准备道具的王超
出神入化的表演手法,平中出奇,让人不禁拍手叫绝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宋立鹏
一件长袍,一条毯子,肩上一披,手上变出一只大海碗……出神入化的表演手法,平中出奇,让人不禁拍手叫绝,这就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魔术——古彩戏法。近日,大众网记者走进芙蓉馆内,近距离感受这门在中国几近失传的古老绝技。
“仙人摘豆”满堂彩,一身大褂一串神奇
古彩戏法好看吗?2月20日,大众网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剧院内的芙蓉馆,只见表演台上摆放的3只小球,在表演者手中棍子的指引下,在3只碗里跑来跑去,忽隐忽现,最后齐聚同碗,并变出“秋收万颗子”的满碗结尾。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的掌声,甚至有好奇的观众跑到台前近距离观察表演。随后,记者在后台见到了古彩戏法表演者王超,他告诉记者,刚刚演出的节目叫“仙人摘豆”,表演手法巧妙,可谓是神奇异常,没有两年的练习基本是完不成的。
中国古彩戏法历史久远,自南宋以来杭州的瓦舍、街头以及喜庆堂会都有演出。艺人表演过程中都遵循传统,一直身穿大褂表演,表演前必须,把盖布里外让观众看过,上下反正都要亮相。表演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平中出奇。
与魔术并不同门,鱼缸火盆瓷碗藏于身上
乍一看,古彩戏法与大家平时所见到的魔术相似,但古彩戏法与魔术为完全不同的两种表演门类,古彩戏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小戏法看的手里快,大戏法看的身上带。”王超说,魔术表演中大都借助精心设计的道具来完成,而古彩戏法在表演中所用道具如鱼缸、瓷碗、火盆等全部带在身上。
艺人讲究“八字真言”,称为“捆、绑、藏、掖、撕、携、摘、解”。后台做准备工作用捆起、绑好、埋藏、掖夹,前后使活时用撕烂、携带、摘下、解开。有的表演大师在台上可以变出整整一个舞台的东西,变出的东西足足有近百斤,可见其不易。
在表演过程中,古彩戏法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不能穿帮,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与魔术精彩的配乐不同的是,古彩戏法在表演中全凭表演者“嘴说”,戏法艺术中的语言和表演同等重要,通过不断的抖包袱与观众互动,将观众带入表演中。
负重百斤如同常人,热水拿纸练就娴熟手法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年36岁的王超,8岁就开始练习古彩戏法。据王超介绍,古彩戏法学习者要从基本功开始,最基础的是站桩,学习者要身负重达近百斤的道具,练就走路的步伐与正常走路没有什么区别的本领。
同时,表演好古彩戏法也离不开精湛与娴熟的手法,练习在热水里拿纸。王超告诉记者,每次演出前他都会拿热水来泡手,保证自己的手能够柔软灵活的表演。
“古彩戏法不仅讲究技巧,还要有实打实的硬功夫,毫无捷径可走,现在的年轻人哪能受到了这个苦。”王超说,虽然现在魔术很热,学魔术的人也很多,但是作为中国传统魔术的古彩戏法却依然是冷门,全国真正的高手也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