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征民意:“不留作业”改为“减少作业”
来源:北京日报 2013-09-09 09:16:00
一周之内收集到近6000条意见和建议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目前已完成第一次修改,教育部昨天公布修改稿,再次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教育部透露,近期还将出台小学升初中办法、中考改革意见、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意见、高考改革方案等,并将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一周之内收集到近6000条意见和建议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目前已完成第一次修改,教育部昨天公布修改稿,再次面向公众征集意见。记者发现,此前曾受到很大争议的“不留作业”条款被调整为“减少作业”,并设置了小学生作业量的上限。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征集意见后,如果公众对某一项规定还有集中意见,将会继续修改。
作业量:小学生最多一小时
8月22日,教育部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第一次征求意见,一周之内收集到近6000条意见和建议。其中,“一至六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曾引起很大争议。昨天公布的“二稿”中,此项条款进行了调整,改为“减少作业”,并为作业量设置了上限——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调整后的条款与本市“减负八条”中的相关条款类似。市教委发布的“减负八条”中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30分钟,五至六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得超过1小时。
虽然教育部吸取公众意见,及时修改的态度得到社会肯定,但调整后的规定依然争议颇大。海淀区某小学数学老师小代说,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如果低年级学生课后不写作业,肯定会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和平里第三小学邓老师则对书面作业的定义产生疑惑,“有的老师可能以背诵、预习或者动手实践的作业留家庭作业,有的孩子如果课堂作业没写完留在课后写,这算不算书面家庭作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减负十条”在留作业方面有些“一刀切”,“全国的孩子那么多,怎么能用同一个标准呢?”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业状况老师最清楚,应该由老师规定作业量,尊重教学自主性。
考试:四至六年级英语不再统考
第一次征求意见时,教育部拟规定四年级起,只有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考;二稿中调整为四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可统考,外语不再统考,同时提出新要求——“教育质量监测不公布学生成绩与排名。”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不考外语是为了进一步减轻孩子的负担。对此,家长却不领情。孩子刚上五年级的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小学的外语本来就教得简单,如果不统考,学校更不重视了,我们还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带孩子去上补习班。
还有专家预计,中高考也要考英语,小升初中,一些学校也看重学生的英语能力,因此虽然英语不统考,孩子身上的英语学习压力不会被减轻。
此外,在严禁违规补课方面,一稿中的“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二稿去掉了“公办”的字样。
动向:减负新规本月出台
点击教育部官网“征求意见”专栏,自2009年4月以来,该部已就20多个文件征求意见,其中,“减负十条”是惟一两次征求意见的文件。“减负十条”二次征集意见的时限也适当延长,将从9月5日持续至9月18日,达半个月之久。
续梅透露,二次征求意见稿是教育部结合公众反映、专家、老师及家长意见调整的,如果公众对某一项规定还有集中意见,教育部会继续修改,如果大家基本认可,预计本月之内将出台正式文件。
此外,教育部透露,近期还将出台小学升初中办法、中考改革意见、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意见、高考改革方案等,并将进一步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任敏)
责任编辑:彭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