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救人还是床前尽孝?造干志愿者的捐献日记看哭网友

2021-01-14 21:01: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晓丹 济南报道

  临近捐献,父亲体检查出胃癌亟待手术,但是捐献日期已定不能更改,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是在父亲面前尽孝,还是留下来救人?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王子铭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1月14日,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王子铭在济南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成为济南市第10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2021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3岁的王子铭是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的一名本科生,自童年起他便偏爱于观看各类纪录片和时事新闻,与生命有关的话题更是格外关注。“当我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各地血库告急,呼吁爱心市民踊跃献血的新闻和各类医疗纪录片里亟待用血的患者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源而焦虑落泪的场景时,我的内心都深受触动,想着一定要做点什么。”王子铭说。

  2015年,刚满18周岁的他偶然发现了路边的献血屋,顺利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也正是在那时,他通过宣传手册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许多被判死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能够获得重生希望的终极手段。

  于是在献血后的一个月,王子铭便申请采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并且多年来始终坚持着无偿献血的习惯。

  2020年10月下旬,王子铭突然接到了骨髓库的电话,得知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询问是否愿意继续,他毫不迟疑的说“我愿意”。“这并不是我的一时热血,我等这一刻已经等待了太久。”放下电话,王子铭感慨万千。

  王子铭的捐献之路并不平坦,采集入院的时候正值期末大考之时,如何既不影响捐献救人又不影响学业,他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临近捐献,不幸的消息传来,父亲在一次体检中查出胃癌,亟待手术,但是捐献日期已定不能更改,作为家中独子的他是在父亲面前尽孝,还是留下来救人?常人难以抉择,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王子铭最终选择了前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对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重生的承诺,这条路一但开始,患者就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和满心的期盼。”王子铭说,希望我们都能加入时深思熟虑,捐献时义无反顾。

  附:王子铭的捐献日记

  缘起

  我叫王子铭,自童年起便偏爱于观看各类纪录片和时事新闻,喜欢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社会,体味人生百态,与生命有关的话题更是能格外引起我的关注,当我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各地血库告急,呼吁爱心市民踊跃献血的新闻和各类医疗纪录片里亟待用血的患者却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源而焦虑落泪的场景时,我的内心都深受触动,一颗自己也要做点什么的种子便开始在心中萌芽;2015年的我刚满18周岁,周末出门逛街时偶然发现了路边的献血屋,往日种种瞬时浮现在眼前,于是带着一丝好奇与纠结,我走了进去,顺利的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献血。

  献血后在休息区休息时,我翻阅着桌子上的各种宣传手册,开始了解到除了普通的捐献全血和成分血,我们还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解到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许多被判死刑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能够获得重生希望的终极手段,于是在献血后的一个月,我便申请采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并且多年来始终坚持着无偿献血的习惯,有的人奉劝我你年纪轻轻总是献血万一对身体有影响怎么办,有的人对此表示不理解,甚至有人说我傻,但我想的却很简单“如果你也不献,我也不献,急用的人怎么办呢?”怀揣着对生命的热忱,我也逐渐萌生出做一名医生的愿望,得益于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和我个人一点点微小的努力,我成功从入校时的公共管理专业,继而转入预防医学专业,最终转入临床医学专业,实现了穿白大褂的梦想。

  惊喜

  时光眨眼间就来到了2020年,在5年间,除了各类节日骨髓库发来的祝福短信外再无消息。我一方面觉得自己迟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而感觉失落,一方面又在用没有匹配成功说明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在经历病痛的折磨,大家都不用申请移植才是好事情来宽慰自己。直至10月下旬,我突然接到了骨髓库的电话,通知我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询问我是否愿意继续。我当时毫不迟疑的说“我愿意”,这并不是我的一时热血,因为我知道这一刻我已经等待了许久。放下电话,复杂的思绪瞬间便涌上了心头,对这是真的吗的疑惑,对自己要给别人带来重生希望的骄傲,对这个世界有一个人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心痛彼此交织,五味杂陈。

  焦虑

  当得知自己初配成功即将开始进入捐献流程的时候,我开始认真而详细的收集着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捐献工作做准备,结果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简单。并不是配型成功就可以立刻进行捐献,从初配成功到完成捐献是一条漫长而复杂的路,供患双方在初配成功后还要再次进行更多基因点位的高分辨检测,高分辨检测后还要进行全面而严苛的体检,体检过后要注射动员剂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中来……“高分辨检测能否匹配?”“志愿者能否通过体检?”“志愿者的亲属是否同意捐献?”“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否支撑到完成移植?”“患者的经济能力能否负担骨髓移植?”“志愿者能否耐受注射动员剂的一些副反应?”“志愿者会不会中途毁捐?”只有克服这重重关卡,才能走完这条坎坷但终点确是重生的路。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担忧与焦虑,开始祈祷一定要有个完美的结局。所幸好消息接踵而至,2020年11月16日,我被通知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11月17日,完成血样采集;11月20日,我的血样被送至北京检测;11月30日,经判定检测的10个基因中有9个相合,符合移植条件可以进行移植;12月11日,进行捐献前体检。12月18日,体检合格,确定采集计划……

  波澜

  2021年元旦刚过,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打乱了正常的计划。远在吉林老家的父亲在体检中被发现胃窦部存在一个凹陷合并溃疡的病变,经病理活检和腹部增强CT综合判断高度怀疑为胃中分化腺癌被收治入院。作为家中独子,我连夜打包好了行李,并且要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联系方式,打算办理期末缓考手续后马上赶回老家。也许是至亲身患重疾的共鸣,在出发前,母亲突然打来电话“那你捐献的事情怎么办?”“我现在马上就回去商量爸爸手术的事情,赶在9号之前飞回来还来得及”“现在疫情又有抬头的趋势了,你这样频繁跨省折腾,万一要是被隔离了还能捐献吗?”“这……“一边是生死线上挣扎亟待救命的患者,一边是突患重疾的父亲和常年需要用药物控制血压的母亲;一边是给陌生人带来重生的希望,一边是至亲面临死亡的威胁,我觉得命运似乎在给自己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我知道等待移植的患者可能已经进行预处理,自身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已经被完全摧毁,采集计划万不可再推迟,一旦因为自己的原因发生变故,无异于杀人,可是父母那边的情况却又让我始终牵挂揪心,我感到胸口阵阵沉闷,彻夜未眠。最终,经过一夜的纠结,我还是决定听从母亲的意见,为了保险起见,留在济南,等待着顺利完成捐献。接下来的几天,我似乎成了高压下的陀螺,一边准备着本学期课业繁重的期末考试,一边查阅着各类书籍文献,每天数次电话和视频与家里沟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解读检验结果,对父亲进行心理疏导,同时根据家里反馈的相关信息再去查找相应的资料对父亲的病情进行评估,一边积极控制饮食,进行运动,赶在捐献前的最后时刻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完成一次高质量的捐献……在疲惫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这一路走下来,不单是对患者,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一次蜕变与重生?

  启程

  2021年1月8日,在我入院的前一天,父亲成功完成了胃远端大部切除术;1月9日,在我入院当天,父亲成功从重症监护室转至普通病房,1月10日,注射过第一针动员剂后我赶回学校完成了最后一门课的考试。1月14日,是预计进行采集的日子,判断父亲病情的最终术后大病理也即将在那时有个结果。此刻的我,正在红会老师安排的酒店里休息,腰痛胸痛头晕恶心腹泻低热等注射动员剂后正常的副反应在此刻达到了高峰,但我知道,这已经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一切都会在即将到来的春天有个美好的结局。这一路走来,感谢省市区各级红会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学校学院老师对我的关心,感谢齐鲁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的老师对我的照顾,这一路走来,我更加体会到了生命的重量,深刻感受到了医学书上轻描淡写的几个字背后却是当事人承受的深重苦难与煎熬,在办理入院手续时,齐鲁医院血液科的董孝媛教授对我说“希望你以后能成为一名好医生,20年后也出现在墙上(专家介绍栏)”,我想,我会的,时光既然无法倒流,那就大踏步的向前出发吧,管他前面是什么呢。

  结语

  随着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的普及,我十分欣喜的看到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数逐年增加,但面对我国广大的血液病患者人群来说却还远远不够,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群体中来,所谓的捐献骨髓并不是真的抽取骨髓,只不过是一次时间略长的成分献血,注射动员剂虽然会暂时有一些副作用,但一旦停止注射完成捐献这些不适的反应就会自行消退,也并没有证据表明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对志愿者有什么长期的不良影响。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对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重生的承诺,这条路一但开始,患者就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和满心的期盼,一但患者开始预处理后毁捐更是等同于杀人,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加入时深思熟虑,捐献时义无反顾。捐献造血干细胞,也许平凡,也许伟大,但绝不可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晓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