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灵岩寺与最早的饮茶记录

2023-04-03 08:55:52 来源: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作者:

中国确定可考的饮茶习俗,起自唐代。现在我们提及饮茶,一般总会提到“茶圣”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因为他有一部著作《茶经》存世,算得上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综合性茶书。但是,饮茶习俗早在陆羽之前就已经有了,陆羽的饮茶之法,也是来源于他少年时期的寺院生活。

灵岩寺辟支塔 济南时报·新黄河记者:黄中明 摄

陆羽并不姓陆,而是一个被寺院捡来收养的弃婴,佛教能够兴盛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僧人和寺院在战乱不断并且缺乏社会福利体系的年代承担了很多福利、救济的工作。按照《唐国史补》的记载:“竟陵僧有于水滨得婴儿者,育为弟子,稍长,自筮,得《蹇》之《渐》,繇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令姓陆名羽,字鸿渐。”就是说,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有个僧人,在水滨捡了个婴儿,作为弟子抚养,后来通过卜卦,根据爻辞选了几个字,定名为陆羽,字鸿渐。《诗》和《易》是中国传统社会常用的起名典故来源,钱钟书(1910年-1998年)有一部小说《围城》,里面的男主角就叫方鸿渐。

陆羽从小在寺庙长大,习诵佛经,并学会了煮茶等事务。当时,饮茶习俗主要是在各大寺院当中流行,并没有广泛兴盛于民间,现存最早的饮茶记录就与济南的灵岩寺有关。据唐代《封氏闻见记·第六卷·饮茶》记载: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起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类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怀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衫,戴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歠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澌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气,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吴主孙皓每宴群臣,皆令尽醉。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茶茗以自代。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办,设茶果而已。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

这大约是关于饮茶之风形成过程的最早、最系统的记录,它明确地指出:北方饮茶始于开元年间的灵岩寺。“开元”即公元713年至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的第二个年号,李隆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宠爱杨贵妃的“唐明皇”,李隆基的谥号应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代以来避清圣祖康熙的讳,改称“唐明皇”。

《封氏闻见记》为唐人笔记,全书共十卷,由封演撰写,封演的生卒年不详,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十五年(756年)的进士,贞元年间(785年-805年)官至御史中丞,与上述两位著名茶人陆羽和常伯熊是同时代的人。此书史料价值颇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之曰:“唐人小说,多涉荒怪,此书独语必徵实。前六卷多陈掌故,七、八两卷多记古迹及杂论,均足以资考证。末二卷则全载当时士大夫轶事,嘉言善行居多,惟末附谐语数条而已。”

根据《封氏闻见记》的说法,灵岩寺饮茶习俗是由禅宗的降魔师带起来的,主要是为了修禅的时候提神醒脑。根据《五灯会元》的谱系,“降魔师”即“兖州降魔藏禅师”,是北宗禅创始人神秀(606年-706年)的弟子,属于禅宗五祖旁出。神秀与慧能(638年-713年)在继承禅宗衣钵的人选问题上有过一个著名的公案,五祖弘忍(602年-675年)自感尘缘将尽,欲传衣钵,遂令众弟子各写一首偈子,表述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见地,以便决定继承者。第六代弟子中,以神秀水平最高,其偈子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当日只是寺内烧火做饭的下等杂役僧人,不识字,但却不认同神秀的认知,认为神秀未通,便也参与其中,口诵偈子一首,请别人帮忙写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宗讲究“见性成佛”,两首偈子显然对本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神秀认为还有一个实体,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而慧能则认为性本为空。但当时神秀的拥趸众多,立慧能为六祖,慧能也很难立足;当夜,五祖将代表禅宗衣钵的袈裟和信物交给慧能,命他远去。慧能心领神会,一路向岭南去了。

有记载说,神秀的拥趸听说慧能得了衣钵,便分头去追赶,其中有一位叫慧明(世传多称惠明)的僧人,两个月后在大庾岭(今江西赣州大余县)追到了慧能。慧明也是五祖弘忍的弟子,出家前曾是三品将军,颇有勇力,却被慧能数语点化开悟,遂改拜慧能为师。慧能于是让他向北去化人,这才平安来到岭南,遁迹于常人生活。慧能携衣钵离去隐而不显,神秀仍为当时的禅宗领袖人物,故传播的仍是勤修之路,由此形成南北两宗。这段故事记载于《祖堂集》,如今常用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语,就来自慧能与慧明的这次谈话。

数年之后,乾封二年(667年),慧能到了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印宗(627年-713年)正在讲《涅槃经》,慧能在座下参听。当日僧众正谈论“风幡”之动,有人认为是“幡动”,有人认为是“风动”,慧能说:“仁者心动。”众僧皆惊。慧能遂与众僧说无上道,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法”,给禅宗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禅宗由此也成为士人阶层的“显学”。其实这也能够表明,汉代经学之僵化,至少在唐代已不被南方的知识阶层所取,禅宗的思辨和跳跃性思维,似乎对接了百家之学的灵动;禅宗的“机锋”,即机警、锋芒、寓意深刻的话语,对追求“智慧”的知识阶层极具吸引力,于是迅速地传播开来。

北方主要城市都是经学重镇,延续汉代经学传统,皓首穷经、领会微言大义仍在继续,又由于地域阻隔,“顿悟禅法”的传播则要迟滞一些,灵岩寺僧众不食不寐地苦修,还靠饮茶来提神,也是反映这一时期的状态。茶树主要生长于南方,但北方在气候适宜时也可以生长,如今青岛崂山和日照皆产茶,颇有名气,其实泰山亦产茶,当地一大特产叫作“泰山女儿茶”;唐朝时的气候比今天可能还要温暖一些,就当时的气候条件而言,灵岩寺一带种植茶树应该是没问题的。据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宫里就种过柑橘,还曾结果数百;如果说柑橘有可能是室内种植的,那么,唐玄宗还有一位宠妃,极爱梅花,唐玄宗曾在宫苑里种植大片梅花与她赏梅,并留下了诗作《梅亭》(收录于《全唐诗》),“从今呼尔为梅妃”,此妃遂改称“梅妃”。而在今日,传统梅花大概已不能在西安一带盛开,普遍是杂交培育的耐寒品种。

唐时泰山周边是否曾种植茶树,只是推想,史料并无相关记载,但把饮茶习俗推向市民社会,尤其是北方几大郡县,则与济南灵岩寺僧人“到处煮饮”的习惯不无关系,“从此转相仿效,逐成风俗”,应该是比较确实的情况。根据《封氏闻见记》记载的状况,北方市面上的茶主要还是来自江淮一带,这条贸易路线可能在历史上延续了很久;直到今日,济南仍是北方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产自安徽的“黄大茶”则历来以济南莱芜为北方集散地,导致很多人都以为“莱芜老干烘”产自莱芜本地,实不知来自安徽霍山。

到了晚唐时期,“顿悟禅法”在北方传播开来,从而诞生了禅宗至今流传最广的机锋“吃茶去”,这说的是赵州禅师的故事。赵州禅师,法号从谂(778年-897年),曹州郝乡人(今山东菏泽),俗姓郝,自幼出家于曹州扈通院(今菏泽牡丹园禅香寺),后跟随南泉禅寺(安徽铜陵)的普愿禅师(748年-834年)学禅,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根据记载,从谂禅师与灵岩寺的慧崇禅师一样,活到了120岁高龄,圆寂后,寺内建塔供奉衣钵和舍利,同样谥号“真际禅师”,但他最广为人知的民间称呼是“赵州古佛”。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近八十岁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即今石家庄赵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就坐落在那里;从谂禅师的信众请他驻锡在“观音院”(元代以后称“柏林禅寺”),从谂禅师就是在这里留下了“吃茶去”的著名典故。话说,有两位僧人自远方来求法,禅师问他们以前来过这里没有,一个说来过,一个说没来过,禅师皆曰:“吃茶去。”身边人不解,为何来过没来过的都让吃茶去?从谂禅师于是亦让他“吃茶去”。以我们今日的理解,从谂禅师的意思大约是让人“放下”执念,回归自然的状态,自此,“茶禅一味”成为禅宗、茶道等领域里的名言,也说明饮茶习俗在唐末已成为常事。显然,禅宗的“顿悟”和传统儒学观念大相径庭,但唐代是个自信、开放的时代,禅宗的思想在这一时期还是逐渐融入了传统士人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后世大儒王阳明(1472年1529年)的“心学”当中,似乎可以看到禅宗与儒学得到了完美的融合。(白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逸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