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40年:从一票难求到“互联网+”出行

2018-02-01 12:43: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18年2月1日0:52,随着北京--重庆北站3603次首趟增开列车的开行,2018年的春运工作正式全面启动。据了解,该趟列车全程运行1982公里,途径12站,历时28小时,全车编组19辆,其中硬座6辆、硬卧代硬座1辆、硬卧10辆、软卧1辆、餐车1辆,满员载客1396人。 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时光的列车载着无数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

  2018年春运来了。这一次的“无数”约等于30亿人次。

  春运几乎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1979年年初的广东,众多回家的人把广州火车站挤得水泄不通时,“春运”这个词还没有诞生。1980年,“春运”首先被《人民日报》提出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也就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定期流动”的春运。40年来,春运大军从不到1亿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29亿人次,相当于让除亚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所有人搬了一次家。

  飞机太贵、汽车太慢,性价比上的优势,让铁路成为大多数中国人出行的首选。一年年的春运中,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如同一个最忠实的见证者,见证着春运里国人的匆匆背影,见证着社会的日新月异。

  一票难求

  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的负责人,12306技术部主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单杏花说,自己和所有人一样,对春运的记忆是痛苦。

  上世纪90年代初,单杏花“坐”火车从江西老家到西安上大学。“人多,一路都是‘金鸡独立’,另一只脚放下就会踩到别人的脚。”单杏花说,买不到座票是常事。

  与绿皮车一同印入单杏花记忆里的,还有那些大约两指宽、小指那么长的硬纸板火车票。这种半手工火车票最早在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开始使用。曾任中国铁道出版社印刷厂车间主任的刘占军说,“最多的一年,硬板火车票的印量超过10.6亿张,全国累计印了200多亿张。”

  对于那个时代的旅客来说,当售票员在淡粉色的硬板票上敲上日期的“嗒嗒”声传来时,就表明你至少已经有了到火车上“金鸡独立”的资格。

  “一票难求”,曾是亿万中国人一提起春运就能想到的4个字。1995年的春晚上,小品《有事您说话》中,郭冬临带着小马扎和被子连夜排队买火车票的故事,直到21世纪初仍在上演。

  90后魏岚的春运记忆中,多少还能找到单杏花年轻时代的影子。为了抢到一张回家的票,魏岚凌晨在寒风中排队,有时甚至会把省出的生活费拱手送给 “黄牛党”。

  那些年,铁路客运的能力仿佛怎么都赶不上逐年增长的回家渴望。在北京火车站工会主席谢景屹的记忆中,北京火车站售票窗口的排队长龙一直延伸到广场,“弯弯绕绕能有200多米,密密麻麻的排队者把广场占得满满的”。

  为了能让更多人买到车票,铁路部门增开成百乃至上千个售票窗口,租用体育馆售票、开出流动售票车售票……“每年春运,我们都像打仗一样。售票员因为赶时间在售票窗口边工作边吃饭,所有人都从日常的三班倒变成了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谢景屹说。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拥有的铁路长度只有6.6厘米,相当于一根烟的长度。这一年春运,约1.92亿的中国人在短短的40天内完成了迁徙,日均480万人,相当于每天都用火车搬运着新西兰全国的人。

  从硬板票到信息化车票

  “从没想到自己会和这小小的火车票发生联系。”单杏花说。

  上世纪90年代末,单杏花加入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参与铁路客票系统研究建设,自己从一名普通旅客,变身成“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的研发者:从实现计算机售票取代硬板票的1.0版本开始,她和团队的100多名同事见证着铁路一步步从手工售票向计算机售票的转变、区域联网售票向全国联网售票的转变、人工售票向自助售票的转变、传统企业系统模式售票向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售票的转变。

  1999年,以粉红色为基调的软纸车票在新的客票系统中开始投入使用,全国铁路实现联网售票,硬板票开始退出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的舞台。但真正的信息化火车票直到10年后才出现。2008年,京津城际列车启用如今的蓝色车票。“磁卡车票能同时满足磁性信息和热敏信息两种记录方式,记录的信息可以保存10年以上。”单杏花说。与此同时,火车票上的条形码也变成了加密二维码,只有专业设备才能读取,以防乘客信息被泄露。

  “互联网+”铁路出行

  95后唐悦的春运记忆与单杏花、魏岚完全不同。“12306上订票、手机支付、刷身份证取票、车上能充电能上网看视频、还能订餐送到座位上。”唐悦说,春运坐高铁回家“和平常没什么差别,速度快、乘坐舒服”。

  包括单杏花在内,没有人想到12306客票系统会成为春运痛苦记忆的“终结者”之一。2010年,12306网站的开通试运行初期,并没有获得社会太多的关注。2012年春运,12306遇到了上线之后的最大压力,“12306高峰日一天售出119.2万张车票,超出设计能力近20%。”单杏花说。

  但在购票的旅客一端,显示的是12306迟迟刷新不出余票信息,或者是在提交购票信息时频繁遭遇系统卡顿。“这还不如去窗口买呢!”着急的旅客甚至与12306客服人员抱怨1个多小时,目的很简单——还我票来!

  为了防止抢票插件和黄牛党恶意购票,从2013年起,12306增加图形验证码的种类,一度令抢票软件失效,但也让当年的旅客过了把“智力测试”的瘾,还有网友把长相相近的明星做成验证码作为调侃。

  之后,12306网站相继增加了支付宝、微信支付、有票提醒等功能,12306手机客户端也不断迭代,唐悦印象中的“互联网+”式铁路出行,这才迎面冲入中国人的怀抱。

  2018年春运,12306高峰日售票量已经达到1500万张。这个年售票量已超35亿张的客票系统伴随中国铁路发展一路走来,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

  售票数量提升的背后,是中国铁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和运载能力的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新增里程1.57万公里;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3万公里左右,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再也不用久久排队了。”这两年,魏岚和唐悦的春运记忆开始渐渐重合,出行前上12306购票、自助售票机上取票已经成了她们共同的习惯。只是在魏岚记忆中,还残留着那个通过检票口总要打个洞的红色车票。对红色车票和硬板票都有着浓重记忆的单杏花来说,未来的出行中,火车票这样的实物载体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客票信息,记录下一年年中国人回家的印记。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胡中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回访山师北街 六百米小巷的脏乱环境已经明显改善

    W020180201291813575335.jpg

    (张展铭 摄)  此前的山师北街广告牌杂乱。(资料照片)  现在的山师北街更换了统一的广告牌。(张展铭 摄)  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济南的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过仍有个别道路、点位,存在占道经营、环境脏乱情况。[详细]

    02-01 08-02济南日报
  • 济南火车站进站口改造完成 36个进站验票通道春运开启

    31日,经过2个多月的施工建设,济南火车站进站口改造完成,进站口增加到16个,同时设有16个人工检票窗口和20台自助实名制核验进站闸机,春运期间新进站口全部启用,进站验票通道达到36个,有效缓解客流高峰时进站拥堵。[详细]

    02-01 09-02舜网
  • 济南版网约车新政细则今起实行 今天叫网约车可能还“好约”

    QQ截图20180201085821.png

    2月1日,济南版网约车新政细则将正式实行。”受访的10名网约车司机中,有8名均表示,网约车新政细则实行的规范期内将继续上路接单,只有两人表示2月1日是否上路接单需要观望。“虽然网约车新政细则2月1日实行,规范期6个月的时间,也算是给了我们一点缓冲过渡期,公...[详细]

    02-01 09-02济南时报
  • 一起事故问责9家单位 安全生产无小事

    近日,济南交警通报了章丘区省道102线普集普西路口“4.15”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情况,此次事故共问责9家单位6名干部。 [详细]

    02-01 10-02大众网
  • 济南历史建筑普查 七户人家住一院不知身在名人故居

    1月29日,济南公布第一次历史建筑普查名单,366处历史建筑入选。上新街46号原沙家公馆,保留了门楼。这条街道上有着众多老建筑,此次公布的名单中,上新街有9处建筑入选,沙家公馆就是其中一处。[详细]

    02-01 09-02齐鲁壹点
  • 学习与能力并进 济南外语学校5人保送北大

    “保送是一条人生的道路,但绝不是捷径,每一个保送生其实有着他人看不到的辛勤付出。”31日下午,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今年被北京大学录取的路畅对记者说。据悉,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2018届有五名优秀毕业生被北京大学录取。 [详细]

    01-31 21-01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