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芳菲四月天 最一年是瓜甜时,济阳区仁风镇探索西瓜产业升级转型

2023-04-16 20:4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彤晖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4月15日,第十五届仁风西瓜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

  品牌化佳话浸润的当代风貌

  相传,唐代薛仁贵驻兵迎风城时,曾吃到该地出产的一种黑皮西瓜,其皮乌黑如铁,其瓤艳黄似金,其籽墨黑如玉,瓤细脆甜,汁多溢口。

  将军叹为观止,称“此真天上味也”。这一传说成为仁风西瓜种植历史和品质的佐证。

  短短6字,让仁风西瓜的种植历史追溯到三百年前。如今,传统的盛夏佳果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吊秧西瓜,一蔓一果,已成为仁风镇的一张亮丽名片。

  仁风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种植瓜果的上佳区域。1997年,仁风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2000年,仁风镇党委组织人员先后乘坐火车、大巴辗转到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引进黑美人、金美人、和平、蕙兰等20个品种在仁风镇一起试种。用了3年时间试验,最终选出“小兰”品种,后来,农科院专家帮助改良品种,增加了硒元素,成为全国首创。如今,在“品牌化”战略带动下,仁风镇大力推广“立体化”种植的礼品西瓜,高擎“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华商标博览会金奖”等10余项国家级奖项和认证,通过品种更新、科技支撑、园区发展、订单销售,让特色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推动西瓜产业向高端、精致路线迈进,走出了一条“易推广、效益高”的种植新路,成为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

  从薛仁贵盛赞佳话,再到发展早春大棚种植,仁风西瓜不仅饱含历史文化,更具时代特色,折射出仁风人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

  园区化 产业背后的全镇瓜香

  冬暖式大棚、双膜式大棚、大拱棚等不同类型的大棚,鳞次栉比而又相映成趣,成为仁风镇西瓜产业布局有序的缩影。

  为打造西瓜产业腾飞的坚固支点,仁风镇培育龙头,推动“园区化”发展,建设了一批上规模、高档次、有特色、带动强的现代西瓜生产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化、休闲化园区产业,建成1100亩现代农业基地,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综合发展的新路径,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带动村民快速致富的生动实践,树立起现代农业发展“仁风标杆”。

  立体化 科技背后的思维转变

  东街村的街道,整洁干净,临近公路的大棚内,2斤左右的小西瓜一个个“悬”在地面一米以上的半空中。

  西瓜离地,打破了人们固有思维中的传统种植印象。近年来,仁风镇鼓励瓜农建设冬暖式大棚,改造提升现有大拱棚,实现“立体化”种植,西瓜上市时间提前至3月中下旬,抢占市场,弥补西瓜上市“空档期”,形成“错位”销售,增加收入。

  “立体化种植下,每亩定植量由1800来棵,增至2600来棵,提升了品质和产量,亩均效益由2万元提升至4万元,种植效益翻了一番,推动了西瓜产业的提质升级。”仁风镇农办主任侯念波介绍。

  立体化种植,是该镇引领瓜农积极转变思维的一个方面。通过示范引领,强化“良种化”支撑作用,引领瓜农在小西瓜上实现大文章。

  加大新技术普及应用。按照“政府主导、农户收益”的原则,加强与山东省农科院的技术协作,建立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收获的全程技术支撑,仁风镇1100亩富硒数字产业园采用数字化系统培育种植,有效保障了高端西瓜品质;

  高端化 增收背后的品质升级

  江家村种瓜大户江绪中正在瓜棚中忙碌着。40亩17座新型日光大棚,是这位齐鲁乡村之星的骄傲。

  “2014年,我们两口子就开始种西瓜,当时,种了2亩多,那时技术不行,也不太挣钱。这不,镇上领着我们走出去学习,我们也引进品种,引进技术,收入和原来相比,真的是太不一样了。”江绪中边说着边翻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我们两口子的微信好友有1000来人,光他们预订的西瓜,就不愁我们卖的……”

  品质升级,盯紧“高端化”市场,是仁风镇党委政府近年来的努力方向。坚守西瓜品质,精准化、智慧化推行西瓜质量溯源体系,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推进西瓜产业生产标准化、监管智能化、特征标识化、产品身份化,实现高端“礼品瓜”优质优价,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目前,仁风西瓜主要销往青岛、南京、上海等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的同时不断规范线下销售市场,对种植基地、瓜农商贩、批发市场等各个流通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经营秩序;在线上销售方面,充分发挥西瓜协会官方网站、仁风西瓜微信商城等平台作用,做大做强“互联网+仁风西瓜”模式,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人性化 温度背后的为民情

  怀三月下旬,天气微凉,一口甜蜜入心的西瓜,成为迎接春天的独特感受。

  “三九播种,二月吊秧,三月授粉,45天凝结成优质高端的仁风富硒西瓜”,西街村西瓜种植户张波说。

  近年来,西瓜采摘,让西街村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旅游村”。

  2000年,西街村依托专业种植合作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产业,陆续在村南修建了23座冬暖式大棚。大棚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引进立体化种植,引进西瓜新品种,创新“旅游+采摘”模式,推动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这23座大棚,每年种植两茬,春夏季种植礼品西瓜,秋冬季种植西红柿、青椒等蔬菜,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仁风镇不断积极探索“N+精准扶贫”模式,实施个性化帮扶,脱贫成效显著。2014年至今,全镇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54个,累计实现收益600余万元,按比例发放分红资金150余万元。积极探索“孝善扶贫”和就地就近就业扶贫新模式,累计实施孝善扶贫1430人次,兑现奖补资金90.15万元;因人而异设置保洁保绿、光伏管理、邻里互助等公益岗位331个,累计发放岗位工资70余万元。

  仁风西瓜,既是有历史的西瓜,更是有温度的西瓜、有内涵的西瓜。“小西瓜,大产业。仁风要深化西瓜产业升级,开拓富民增收的新路径,带富一片村,带活一产业,激发农民活力,做强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仁风镇党委书记张强说。

  为打造西瓜产业腾飞的坚固支点,仁风镇培育龙头,推动“园区化”发展,建设了一批上规模、高档次、有特色、带动强的现代西瓜生产园区,大力发展现代化、休闲化园区产业,建成1100亩的数字产业园,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农村综合发展的新路径,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带动村民快速致富的生动实践,树立起现代农业发展“仁风标杆”。

  当前全镇82个村中有27个村发展西瓜产业,其中西街、东街、江家、付家等十余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仁风西瓜种植专业村。全镇现有西瓜种植龙头企业3家,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家庭农场30余家,全镇西瓜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年产量2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西瓜产品成为真正的富民支柱产业,实现了产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华丽转变。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