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283)“比起牺牲的战友,这点痛算什么”90岁老战士讲述传奇一生

2019-07-09 17:15: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刘大帅 见习记者 岳璋

  在济南市槐荫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住着一位名叫孙世芳的老人。老人样貌普通,为人和蔼,平时喜欢和邻居下棋打牌,生活平淡安逸。可如果告诉你,老人曾经是一名战斗英雄,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相信许多人都会惊讶不已。历经枪林弹雨的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还有两枚弹片已在身体里“潜伏”了70年。在记者与老人交谈中,两枚弹片“不安分”了起来,隐隐作痛,让70年前的激烈战斗场景宛如重新,忽现眼前。

“济南第一团”照片

孙世芳老人的个人履历

  济南战役中是突击队员,清晨巷战手雷在身边爆炸

  7月3日,记者见到了孙世芳老人,身着一件简单的淡蓝色衬衣,党徽挂在左边胸口。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虽然眼睛浑浊,行动迟缓,但依然精神矍铄,从容而淡然。当跟记者聊起曾经的那段经历时,老人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1929年,孙世芳出生于山东临邑。因家中变故致生活困难,11岁时经人介绍给“二鬼子”当勤务。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随“主家”进入国民党炮兵连喂马。1948年潍县战役时,随炮兵连长起义,他也入伍参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孙世芳加入人民军队不久就参加了济南战役。孙世芳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率先突入济南内城。突进内城后,孙世芳手拿步枪、铁锨和十几个手榴弹,冲在前头,开始逐房争夺、逐院推进,激烈的巷战开始了。

  向前推进约一里多,战至清晨,敌人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两三米处爆炸,只见眼前一亮,顿觉脖子、腿等处黏而热,行动受阻,班长命令他后方包扎、被抬离战场。

  最终,经过8天8夜的激战,解放军全歼守敌10.4万余人,山东境内最大的内陆城市、也是南京与天津间最大城市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宣告解放。孙世芳所在的部队,由于作战勇猛、率先攻进内城,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称号。

  时至今日,孙世芳也不知道身上到底有几块弹片。2011年拍片时发现臀部有一块弹片,2017拍片又发现耳根下又有一块弹片,该弹片离大动脉仅几毫米。“现在时不时会疼起来,但相比那些牺牲的战友,这点疼痛不算什么。”说话间,老人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慢慢地告诉记者。

  淮海战役火线入党,抗美援朝击溃美军王牌师

  随后,孙世芳又跟随部队投入了淮海战役战场,参与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战斗。由于每次战斗,他都冲在最前方。在战斗中,班长看他作战勇猛不掉队,就动员他入党,告诉他,“党员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进医院,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孙世芳当场就答应加入党组织,第二天他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预备期3个月)。

  孙世芳告诉记者:“我年轻没文化,加入解放军,起初也是为了混碗饭吃。可后来,受部队教育,脑子里逐步有了个‘魂’,就是永远跟党走,赶跑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正是有这精神的力量,孙世芳在战场上越战越勇。如今,90高龄的他仍坚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活动。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老人所在的部队,被指派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刚被派过去时,他身上穿的还只是单薄的棉衣,带着“大盖帽儿”,大家伙儿都只能用毛巾捂住耳朵,防止被冻掉。

  在打响长津湖战役之前,部队20小时急行军。白天下雨,晚上气温骤降雨转雪,到了第二天早晨地上的积雪已近一尺深。修整时想脱掉袜子用热水烫烫脚,却发现袜子根本脱不下来,由于酷寒的天气,袜子早已和皮肉沾在了一起。

  “不止我是这样,我的战友们几乎都是如此。”据孙世芳介绍,抗美援朝时期,他的战友中负伤者不少,但主要是冻伤,从战场上回来的人,十有八九都患上了风湿。就这样,孙世芳所在的部队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度严寒下,依靠顽强的意志,浴血奋战,击溃了美军王牌--美陆战第一师。

孙世芳老人

  党费必须由自己亲自交,从不炫耀英勇事迹

  作为一名老军人、老党员,孙世芳至今还不忘参加党支部的活动。对于交党费这件事,老人也是格外执着。每一次支部在收党费时,孙世芳都会亲自带着党费去交给组织。即使连自己孩子想要帮他去代缴党费,都被老人拒绝。用老人的话说,“交党费是每个党员的义务,决不能让别人代替我”。

  老人的传奇经历,鲜为人知,住在对门的邻居也不曾知道他是一位战斗英雄,即使是自己的孩子,孙世芳也不多主动提起。“我们问起老爷子的事,就像挤牙膏一样,慢慢的才知道。”孙世芳的孩子孙桂臣告诉记者。然而,这段过往对孙世芳来说,却被看做是“不值一提”,“战场上那么为祖国而牺牲的战士,我又有什么好炫耀的呢。”

  战功卓著的孙世芳老人,选择了低调不做声,甚至严禁家人向外宣传自己曾经的英勇事迹。据孙桂臣介绍,他父亲转业到地方银行15年,没调过一次工资,总是将调资机会让给他人。离休后,也不向组织伸手要求分房。曾经有医生动员他,借体内弹片,申请残疾评定,领取应有的补贴,也被他婉拒。

  在孙世芳的家中,珍藏着五六枚军功章。据孙桂臣介绍,这几枚军功章,他只在小时候见过一次,其余时间都被父亲珍藏着,几十年来他想拿出来看看都没能征得父亲的同意。清明节,在给烈士扫墓时,孙世芳也坚决不带军功章。“面对那么多牺牲的战友,图虚名、夸荣耀,不觉得愧疚吗?”孙世芳说。

  “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满足了。”孙世芳老人是这么说的,当年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而现在不仅他,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面馒头,能吃的上菜,吃得上肉,有了优越的生活环境。孙世芳也经常教育子女,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必须珍惜。在和平年代,更应该要敢闯敢干、肯吃苦、能奋斗、讲奉献。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刘大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