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2018-02-05 15:37:0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袁思陶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东升汇董事长徐军利接受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袁思陶报道组:邢贺扬、伊媛)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如今,文化产业日渐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文化产业与科技、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信息化时代的新业态。

  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城”东北角的东升汇文化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东升汇”)自成立之初起,便致力于将园区打造为文化、艺术、科技融合的综合平台,通过与文化艺术界的深入合作,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正是建设新型文化业态的先锋企业。

  2018新年之初,新华网“十九大精神进企业”报道组走进东升汇文化产业园区,对东升汇董事长徐军利和东升汇文化传媒总经理王岳祥进行专访,听他们讲述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引领下,“东升汇”是如何开启创新发展之路,成为一流文化产业园区的背后故事。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2017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东升汇召开

  2017蓄力之年:立足新时代 进军文化艺术界

  2017年,“东升汇”作为北京市一流文化产业园区,与文化艺术界深入合作,成功举办了“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等文化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据了解,2017年前11个月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9.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逐渐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这一年,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重要源头,海淀中关村创新文化为高科技企业发展注入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据数据显示,2017年1至5月,海淀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收入合计2236.5亿元,同比增长12.7%,占全北京市收入的42.1%,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稳定增长起到了添秤作用。

  地处海淀区、涵盖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部位的“东升汇”正是在此背景下,储备能量、积攒经验,与文化艺术界进行通力合作,达成了令人瞩目的斐然成绩。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展览现场

  “立足于蓬勃发展的好时代,‘东升汇’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企业,在文化推广方面自是不遗余力。”董事长徐军利不无感慨地说。

  据他介绍,2017年“东升汇”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在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百件获奖佳作在全国巡展首站北京亮相,这场精美的连环画文化盛宴令首都各界观众赞不绝口。活动期间,“东升汇”等主办方还开展了配套的连环画普及、宣传推广活动,为这门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东升杯”这一文化品牌项目也因而在业界确立了重要地位,发挥了示范作用。

  此外,“东升汇”还于2017年举办了“中外艺术荟萃”活动;同年8月,由“东升汇”主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东升汇艺术研讨会亦成功召开。上述活动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令“东升汇”的品牌形象在业界有口皆碑。

  2017年既是“东升汇”的蓄力之年,也是影响力全面扩展的一年。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2017“东升杯”全国连环画征稿大赛部分巡展作品

  2017开拓之年:积累文化资源 着力学术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徐军利对此亦深有体会,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文化企业要想提供文化的精神食粮,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资源积累。他介绍说:“截至目前,‘东升汇’已先后与清华经管学院、清华美院、苏富比艺术学院、李可染画院、山东艺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汇聚了一批高端艺术人才,积累了珍贵的书画资源。”

  事实上,“东升汇”不但重视文化资源的积累,还始终坚持助力学术研究。近年来,艺术创作研究院和东升汇龙榆生研究室的建立,为“东升汇”全面拓宽了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艺术创作研究院是由东升汇与人民美术出版总社共同创办的机构,秉持开拓创新的思想,以创作艺术精品为原则塑造品牌,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其积极的学术态度、丰硕的创作研究成果,希望能助力文化界发挥积极向上的作用。”总经理王岳祥介绍说。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东升汇文化传媒总经理王岳祥接受新华网专访

  而比之艺术创作研究院,专注单一艺术家研究的东升汇龙榆生研究室显得更为“特别”。“东升汇”创立这样的一间研究室,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董事长徐军利来进行解惑,他说:“龙榆生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词学大师,在词学的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作等身,影响深远。龙榆生研究室是东升汇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备学术研究、文艺创作、文物收藏、博物考古、编辑出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经济投资的综合资源与运作功能。它以龙榆生先生手稿、信札、著述等珍稀原始文献为基础,深入研究龙榆生先生的词学成果,发扬‘诗教’传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研究传统文人群体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情感变化、心路历程及文人文化的历史脉络、时代走向。”

  “在研究室组织建立期间,我们就系统地整理了收藏的三千封‘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这些书信往来中涉及龙榆生教学、研究、编辑、写作过程中,与彼时硕学通儒之士的往来信函,讨论社会问题、交流吟诵诗词、切磋读书体会、言述离别思念。沉郁或诙谐的文辞、古雅或简逸的书法,描绘出中国传统文人之间的往来图景。”徐军利不无骄傲地介绍道。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杭州展出

  2017年3月,东升汇龙榆生研究室承办的‘字响调圆: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展’在京开幕。这是龙榆生所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第一次与观众见面,也是东升汇龙榆生研究室在2017年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同年5月,“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赴杭州展出,手札作者里包括许多浙江文化名人,包括张元济、马一浮、周作人、丰子恺、沈尹默、俞平伯、沙孟海、夏承焘、钱君匋等,他们的手札文墨兼优,皆是书法精品。这两大展览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谈及这些过往成绩,徐军利表示:“‘东升汇’致力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同时,从资源累积到学术研究,坚持全方位的发展,因而才能寻找到越来越多志向相投的文化领域企业。多方的通力合作,为‘东升汇’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东升汇”涉及的领域仍在不断的拓宽中。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东升汇”还在“修旧如旧”基础上修葺和保护的三座明代木结构“古徽宅”里,建设了一系列“文化创意工作室”。“文化创意工作室旨在将传统与创新完美结合,使古韵徽宅焕发新的活力,我们希望能令古宅既古意浓重,又今韵勃勃,生机盎然。”总经理王岳祥如是说。

  开拓的2017年已然成为过去,但“东升汇”前进的脚步却从未停下……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区内的古徽宅

  2018发力之年:加强中外交流 抓住时代机遇

  “2018年新年伊始,作为‘联合国陆海丝绸之路城市联盟’成员理事单位,‘东升汇’将利用自身现有文化资源和平台,着力加强中外人文交流,兼收并蓄。”董事长徐军利谈到2018年的新规划时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立足于新时代的“东升汇”2018年也把重心放在了文化传播方面。据徐军利透露,“东升汇”近期将在北京市科委支持下启动“数字丝绸之路全景三维地图”项目,以地理信息为主体,从文化角度全面显示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地理、地质、地貌、以及遗址、文物、风貌、民族等内容,力争利用互联网在线上和线下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数字丝绸之路’项目将以视觉文化产品为切入口,通过集聚、融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利用‘东升汇’已经建立的平台优势,努力讲好咱们中国文化的故事,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且走得越来越远。”对“数字丝绸之路全景三维地图”项目的发展前景,徐军利满怀信心。

  2017年4月,文化部印发《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和提升作用充分发挥;“十三五”期间,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支持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创建一批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等。

  “东升汇”根据《发展规划》及时调整布局,在2017年奠定了坚实基础。谈及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徐军利说:“‘东升汇’的产业定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哲学、美学、伦理、艺术、旅游、教育等方面综合性新兴实验文化产业,是涵盖广、创意新、融合深的特色产业园,也是中关村地区,甚至海淀区少有的专题文化产业园。”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未来,‘东升汇’将继续鼎新文化创造、坚持文化进步,抓住机会主动融入新时代,为文化兴国贡献绵薄之力。”徐军利表示,“东升汇”将继续发力,在文化产业大潮中,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东升汇文化产业园:鼎新文化创造 坚持文化进步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尹延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网络筹款背后的套路:包装信息 还没治疗就说已花20万

    20180205081043883.jpg

    大病筹款平台志愿者正在指导病人家属,并帮助他们将看病的资料上传至平台。在交谈中,赵苗苗得知王先生想给女儿发起大病筹款,不知该如何操作,上传什么资料,这才请志愿者帮忙。[详细]

    02-05 08-02齐鲁壹点
  • 济南在氢动力领域发力 借“中国氢谷”新旧动能转换

    20180205072336402.jpg

    由中国重汽开发研制的新型燃料电池车使用氢气做动力 记者郭尧 摄  机动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城市雾霾重要原因之一。后来又提出了具体路线图: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达到50列;到203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详细]

    02-05 15-02济南时报
  • 济南西客站片区二星级以上酒店仅3家 婚宴频频挤成堆

    20180205072920387.jpg

    从2011年,西客站片区迎来首批彭庄、大金庄等安置居民,到如今近60万人入驻。领跑的人口增速,正凸显着滞后的酒店建设步伐。 [详细]

    02-05 09-02济南时报
  • 春节前工作量翻倍 燃气开通要忙到除夕

    微信图片_20180205164537.jpg

    临近春节,不少市民都赶在年前搬进新房,希望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做一桌香喷喷的年夜饭。大众网记者从济南港华燃气有限公司获悉,每年春节前夕都是燃气开通的高峰期,业务量比平时至少多出一倍,为了点燃千家万户的“安居梦”,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的奋战在各个小...[详细]

    02-05 16-02大众网
  • 章丘:打造引智聚才省会新高地

    111.jpg

    章丘“爱才”可谓“情真意切”。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章丘区把“人才强区”战略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助力“四大提升”工程、打造济南东部新区的重要抓手。“我们在认真落实济南‘人才新政30条’基础上,推出章丘版的人才新政20条、人才安居工程、双创基地建设等...[详细]

    02-05 09-02大众网
  • 济南227所学校“赶考” 角逐三类市级培育学校

    W020180205349185944063.jpg

    2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市“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市级培育学校创建遴选答辩会现场,观摩了来自市区、农村各类不同学校校长现场答辩情况及精彩的专家点评。据了解,济南227所学校参与了遴选答辩。根据创建计划,本次济南市将遴选确定三类市级培育学校150所...[详细]

    02-05 10-02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