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来章丘普集西山,共赴一场初夏的约会吧!

2023-05-10 09:4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凡庚

  五月的天气,明媚而热烈,不知不觉中,普集街道西山村的樱桃红了,绿荫浓了,桑葚熟了……刚刚好,是时候来一场初夏的约会了!5月10日,“樱”红西山 长白探“蜜”——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首届西山文旅节与您邀约,共赴一场山水文化之旅。

  当天的活动启动仪式,将现场发布普集名优农产品标识,发布“乡村好时节畅游普集”旅游线路;并为普集商会企业代表颁发“提振消费 爱心助农”西山樱桃爱心认购卡。

  那作为游客的您,可以干点啥?或观看十二位小花神展演,参与活动有奖问答,现场参观农产品展示;或根据自身喜好游览山村景色……活动现场,定点“打卡”跟“自由打卡”随您选择,咱们的旅游节就是这么贴心、接地气。

  那么西山有啥好吃的,好玩的?跟着记者,咱们先睹为快!

  说到吃的,最让人期待的,就是西山的樱桃了。除了我们常见的大樱桃外,这里最有特色的,当属有着500多年种植历史的中华小樱桃了。酸酸甜甜,皮薄汁多,晶莹剔透,一颗入口回味无穷,是熟悉的“配方”,更是记忆中的味道。风景秀丽的西山村位于章丘长白山之白云山前,为济南、淄博、滨州三地交界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西山村在山水环绕之中,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不很炎热的常温性气候。阳光充沛,林草丰茂,常年空气新鲜,独特的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为中华小樱桃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记者了解到,西山村从明代开始便种植樱桃,庄里庄外、沟堑野坡到处是樱桃树。每逢到了五月收获的季节,红盈盈的樱桃挂满了枝头,构成了“樱桃花开屋檐下,村在樱桃环抱中”的田园美景。当然除了樱桃,这里还有陆续成熟的桑葚、山杏等山里果子。尝了山里的果子,如果不足以满足你的味蕾,那不妨再尝尝咱山里的农家菜,泉水豆腐、炖土鸡、大锅菜……菜式简单,却绝对够味道儿,食材的鲜美正是农家菜的王道!

  说完吃的,接下来咱就要看看西山的美景了。其实,进入西山村,不用多介绍,就会有种“一入西山皆是景”的感觉,大自然赋予的色彩,时间沉淀的韵味,山里人朴实的笑脸,共同描绘出一幅和美画卷。整个西山村的古村街巷及民居,除了具有平原四合院的一般特点外,还受自然、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得古村的山地院落小巧玲珑。具有随地形变化、形状不规则、就地取材等特征。主房、厢房具有主次、高低之分,并保持着基本的轴线关系。村落面积97亩,东西街为主街,南北为巷,从东往西看,村庄呈现“龙”的字形。

  西山村几个王牌景点,也各有特色,不容错过。

  第一个就是始建于明代的碧霞祠了。碧霞祠在清道光年间翻建,2016年再次翻建。此庙坐北朝南,外观宏伟壮观,飞檐斗拱,屋脊两条青龙。庙内房梁为重梁椽檩式结构,梁上曾有龙形彩绘。一砖一瓦间,让我们窥探到古人的精湛技艺,感受到历史变迁带来的视觉冲击。

  第二处就是位于鞍子峪峡谷诸水汇合之处的龙湾石刻。这里是明代时在龙湾上方曾建有庵堂,庵堂附近有水井,如今遗址尚在。庵中道姑在龙湾北侧的岩石上刻有“正德十年正月十二日立”的字样,故被称为“龙湾石刻”。“正德”是明武宗朱厚照的年号,即公元1515年。由此可推断西山村建村至少已在500年之上了。

  第三处就是全村制高点——古村北高岗上的千年古柏。古松主干高约10米,腰围三人手接手一起环抱方能抱拢。古松虬枝呈伞状,枝杈直插云天。枝干上褐色的纹路,与树梢上绿色额新绿,是时间更迭中,老树对西山不变得守护。

  第四处就是柳树古井啦。好山怎会少了好水,一口古井滋润着西山村的前世今生。柳树古井在对松桥的西面稍微偏南,井口距桥五六米,河沟之水从古井北边潺潺流过。在井台南端曾有一棵老柳树,树干弯曲,树头伸过井口,柳丝几乎垂在井口和井台上,故名柳树古井。

  除了这四处外,还有在后山深涧里一方高大黑褐色的岩石下面的老虎洞,老虎洞口扁圆形,洞口左边一挂瀑布飞流直下;还有村南的山溪河上的对松桥,桥洞为拱形单孔,由褐色沙石砌成;还有有着古老传说的老人石,远远看去,犹如一老妪站在石崖上,像期盼着什么,又像守护着什么。

  尝过美食,看罢美景,您是否意犹未尽,依依不舍,那就在这住上一住,真正体验一下“世外桃源”的生活吧。融合了现代简约与古朴典雅的乡隐民宿,是一家院落式民宿,红瓦、青砖、白墙,还有挂在墙上的玉米串……让人不由而然,生出许多的亲切感。看看石榴树上火红的花,喝杯山泉水泡的茶,或与家人好友三五小聚,或一人独坐发会呆儿,尽情体验被山水美景包围的浪漫甜蜜,静享云卷云舒带来的悠闲恬淡。

  如果您想打卡拍照,或是来个亲子游,那还有一个地方您必须得去。那就是“一个园”,一个园是集户外露营、网红打卡、亲子娱乐于一体的观光游玩空间,在这里既能感受户外露营的新鲜刺激,还能享受爱人在旁的温暖心安。树梢上彩色的油纸伞,树干间悬挂的小风车,是打卡照片里的绝美背景;树林间摇摆的秋千,草地上倾放的米缸、石槽,是孩子眼中的无尽宝藏。(通讯员 孟凡庚)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