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济南名士多很多无人识
除了徐志摩,济南李清照、辛弃疾、闵子骞、张养浩等古代名人,邓恩铭、王尽美等近代革命烈士以及王统照、魏启后、李苦禅等近现代大家,确实不负“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美誉,很多历史名人或生于斯长于斯或与济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些名人在济南的墓地、故居还有点点滴滴的故事,都是时间赋予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那现在这些“财富”被利用得如何?记者调查了解到,其中一些已被保护起来或正在开发,比如位于百花公园西门附近的闵子骞墓,这里已被设为济南孝文化博物馆,墓园正门为仿古建筑,走廊里写着二十四孝经,园内散落的一些石碑、石刻和雕塑也在默默地告诉人们闵子骞的故事和孝文化;还有位于天桥区柳云村东南侧的张养浩墓,其周边已改为街心花园,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位于济南东部的齐国一代贤相鲍叔牙墓也正在被族人开发,鉴于“管鲍之交”的故事源远流长,其族人正准备在此建立以弘扬“贤德文化”为主题的管鲍文化产业园,表示一期工程力争今年10月前完工。
不过,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济南对名人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还远远不够。“假如现在问济南市民,李苦禅纪念馆在哪里?魏启后故居又在哪儿?肯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更别说外地人,咱们对名人文化的开发保护还应该做更多。”李炳锋说。而不久前,本报曾刊登《王统照:不该被遗忘的齐鲁之子》一文中,也曾提到,作为一代大家的王统照墓地如今还在与其环境十分不相称的动物园内,少被人识,更少被人凭吊。此外,散布于济南各地的扁鹊墓、邹衍墓、李慎修墓、马保三墓、刘谦初墓等情况也基本相似。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11日,大明湖景区一处地下管道突然爆管,大量清水从破裂处喷射而出,受低温天气影响,周边树木上挂满了冰凌,最高处达到5米,一棵松树不堪冰凌重压歪倒在地,众多游客纷纷拍照。[详细]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12日,在三孔桥纺织市场,原价20多元/米的棉布仅卖6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淘宝”。月底前,纺织市场所在的老国棉三厂片区要整体搬迁,业户将迁入一路之隔的嘉汇国际家纺城。三孔桥纺织市场所在地是济南仁丰纺织公司,也即原来的国棉三厂。[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在交谈中记者得知,老人今年99岁,家就住在200米之外的意福苑小区,每天骑着小三轮车出门捡废品。据了解,老人出门捡废品时,常把三轮车停放在标山北路路口,让一位经营零食的商贩帮忙看管着。[详细]
3日,本报报道了大桥镇14岁初中生于志伟开学当天失联一事。3月11日,宾馆老板通过报纸看到了小于失联的消息,对比照片,认为宾馆里住的人和失联男孩很像。”此时,宾馆老板才联系到了小于的家人将他送回了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