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有600多年历史的龙泉寺,现在位于唐王镇中心小学校园内。
这座大殿为木质框架式,砖石填围筑成,目前仅存的是当年龙泉寺的前殿。
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坐落在砖石填围的高台之上。
大殿内已重新整修过,现为学生的活动室,整齐地摆放着桌椅。
在殿前有一鼓形石塔,石塔上刻有“龙泉寺第一代住持长老瑢公之塔--成化七年五月初一日徒妙诺立石”的字样。
房顶覆满琉璃瓦,在黑色瓦片中有橙色瓦片组成的一个菱形。
唐王镇中心小学内的龙泉寺,之间还保留着当面的砖石。
据传,两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为瑢公从五台山移植而来。
编者按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均在这片土地上默默伫立千年。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名相房玄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词人李清照、辛弃疾,著名小说家刘鹗,近代文豪老舍等都曾在济南生活工作游历,故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之佳誉。
济南,不仅人杰辈出,更有天赋地灵,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城内72名泉争涌,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久负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之誉。千佛山峰峦秀丽,守护南界;大明湖润物无声,滋润北城。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也成为济南的独特风光。
济南,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诸多古老建筑、千年大树、特色名吃、名家桥段、奇人轶事、隽永典故。
济南,值得去追本溯源,值得去重走一遍,值得去再书画卷。即日起,大众网济南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城·事》,在现实中勾勒济南背影,在往事中讲述济南印象,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济南,爱上济南。
文/片 见习记者 尹延杰 记者 宋立鹏
全国各地有大大小小40余个龙泉寺,咱济南也有个龙泉寺。“龙泉寺在韩家庄。旧志误载唐王道口。乾隆21年重修。”这是历城县志上对唐王镇龙泉寺仅有的记载。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蜿蜒曲折的巨野河北岸,唐王镇中心小学院内,有一座雄伟的大殿和两株高大挺拔的银杏树,这就是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唐王镇龙泉寺仅存的遗迹。
旧址仅剩前殿,殿外书声琅琅
9月29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位于巨野河北岸的唐王镇中心小学,在干净整洁的校园内不时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教学楼前有两株参天的银杏树,虬曲苍劲。穿过教学楼来到操场,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殿映入眼帘。整座建筑坐北朝南,坐落在砖石填围的高台之上。大殿所在这片区域是曾经古树参天、香火鼎盛、钟鼓远扬的龙泉寺,目前仅存的这座大殿就是当年龙泉寺的前殿。
大众网记者注意到,这座大殿为木质框架式,砖石填围筑成,东西长约11米,南北宽约8米,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龙吻,房顶覆满琉璃瓦,在黑色瓦片中有橙色瓦片组成的一个菱形,四角的挑檐下各有一根红漆立柱,这四根柱子是为了防止大殿倒塌后来维修时立的。在殿前有一鼓形石塔和一块石碑,石塔上刻有“龙泉寺第一代住持长老瑢公之塔--成化七年五月初一日徒妙诺立石”的字样,由此可以认定龙泉寺至少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旁边石碑上斑驳不清的形象,也应为瑢公当年的样子吧。据传,教学楼前的两株银杏树亦为瑢公从五台山移植而来。
记者走近大殿,透过窗户往里观瞧,大殿内已重新整修过,现为学生的活动室,整齐地摆放着桌椅,几个画架倚靠在墙上,看不到屋顶的结构,只能看到四个角上榫卯结构的立柱,突然想到画架也是榫卯结构,不禁感叹古人智慧的传承。
曾经香火鼎盛,暮鼓晨钟相伴
“郁郁银杏出龙泉,古刹虽没独岿然,桥头风雨谁记忆?而今沧海变桑田。”目睹了龙泉寺数十年巨变后,家住在唐王镇年逾古稀的老人韩作云欣然提笔,赋诗一首。
现在,光滑的青石板,斑驳的石碑,虬曲苍劲的银杏树,无不诉说着龙泉寺几百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
大众网记者了解到,龙泉寺相传始建于隋朝,至唐代达到顶峰,寺院规模最大时占地50余亩,共分四大院落。楼堂殿阁廊房僧舍,中间大雄宝殿,殿前有通道直通庙门,门内有天王金刚等塑像。殿内有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塑像。甬路两旁古柏参天,碑石耸立。东西厢有钟鼓楼各一座。想当年香火隆盛,邻近各村早晚都可以听到庙里的暮鼓晨钟。在上世纪30年代,每逢山洪暴发,这里总是古钟长鸣,伴随着山洪撞击大桥发出的哗哗巨响,催促着四周村民前来抢险。因此,龙泉寺在当地又成了驱邪避难的象征。
对龙泉寺颇有研究的当地人朱作鹏介绍说,现在仅存的这座大殿是龙泉寺的前殿,大雄宝殿在解放前就已经被拆除了,上世纪60年代,龙泉寺的东西廊房也被破坏殆尽,仅剩下这两株银杏树和一座前殿。1983年12月,龙泉寺被历城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审编辑:尹玉涛
责任编辑:宋立鹏
全国人大代表、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日前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作为中原经济区“米”字形高铁的“一点”,郑济高铁(郑州-济南)今年将动工,并将肯定经过聊城,建设周期为3年左右,届时聊城和济南将实现27分钟通达。[详细]
近日,位于西客站片区的兴福寺已整修一新。据介绍,兴福寺始建于宋代,明、清两代数次重建,其整体建筑按照官式建筑设计,单体建筑均是高等级的庑殿顶,这种规格在省内仅次于灵岩寺。[详细]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在济南杆石桥街道春元里社区,总能看到一支身穿蓝马甲的巡逻队。记者了解到,这支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成立于2006年的大年初一,专门挑在了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风雨十年,春元里社区蓝马甲巡逻队不断壮大,成了一道靓丽的文明风景线。[详细]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图书馆了解到,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山东省图书馆联合全省17市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品味书香 分享精彩”的第十一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大赛分设亲子组、儿童组、少年组、成人组四个组别。参赛的获奖选手可获得山东省文化厅颁发的荣...[详细]
3月14日,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成立,这标志着济南辖区又增加了中邮保险服务窗口,成为其向全功能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的新起点。今后济南的客户不仅可以在邮政网点办理业务,还能在中邮保险山东分公司营业部享受到同样优质与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当天记者看到多家...[详细]
14日晚,六里山南路高温水供热管网敷设工程将完工。改造后,周边4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将更稳定。该工程是济南热电有限公司借海绵城市建设契机,先行进行敷设的。[详细]